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三位美國科學家因在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護染色體方面的發現獲獎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Elizabeth H. Blackburn Carol W. Greider Jack W. Szostak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0分,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位美國科學家因在端粒端粒酶如何保護染色體方面的發現而獲獎。

這三位科學家分別爲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伊麗莎白·海倫·布萊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卡羅爾·格雷德(Carol W. Greider)和哈佛醫學院的傑克·紹斯塔克(Jack W. Szostak)。其中,Blackburn1948年出生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Greider1961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聖地亞哥;Szostak1952年出生於英國倫敦。

三位科學家將均分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位美國科學家,他們解決了生物學中的一個重大問題——細胞分裂期間染色體如何被完整複製,以及染色體如何得到保護不至退化。三位科學家的研究顯示,解決方案應該存在於染色體的末端——端粒,以及形成端粒端粒酶中。

長線狀的DNA分子攜帶着我們的基因,被“包裹”進染色體中,而端粒就相當於染色體末端的“帽子”。Elizabeth Blackburn和Jack Szostak發現,端粒中一段獨特的DNA序列保護染色體免於退化。Carol Greider和Elizabeth Blackburn鑑別出了端粒酶,正是這種酶製造端粒DNA。這些發現解釋了,染色體的末端如何受到端粒的保護,以及它們如何由端粒酶而形成。

如果端粒變短,細胞就會衰老相反,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長度就會維持,細胞衰老就會延遲,在癌細胞中就是這種情形,可被認爲具有永生。某些遺傳性疾病則與此大不相同,它們具有有缺陷的端粒酶,導致細胞損壞。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認可這種基礎性細胞機制的發現,這一發現已經刺激了新型疾病治療策略的研發。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