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門冬丸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聖惠》卷四十二:麥門冬丸

處方

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昆布3分(洗去鹹味),乾薑半兩(炮裂,銼),細辛半兩,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海蛤1兩(細研),桂心半兩。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上氣咳逆,心胸煩悶,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本方原名麥門冬散,與劑型不符,據《普濟方》改。

摘錄

《聖惠》卷四十二

《千金翼》卷二十二:麥門冬丸

處方

麥門冬5兩(去心),大黃1兩,苦蔘1兩,萎蕤1兩,梔子(擘)1兩,五加皮1兩,黃芩1兩,生犀屑1兩,芍藥1兩,升麻1兩,大青3分,甘草(炙)3分。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諸石發動,口乾寒熱,似鬼神病。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食後以蜜水送下,漸加至20丸。

摘錄

《千金翼》卷二十二

《外臺》卷十註文引《經心錄》:麥門冬丸

處方

乾薑6分,麥門冬10分(去心),昆布(洗)6分,海藻(洗)6分,細辛4分,海蛤4分,蜀椒(熬)4分,桂心4分。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風虛得冷,輒胸中上氣,喉中常如吹管聲,咳嗽唾清沫。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飲送下。漸加至20丸,1日3次。或爲散,每服方寸匕,1日3次。

注意

忌生蔥、生菜。

摘錄

《外臺》卷十註文引《經心錄》

《聖濟總錄》卷一八六:麥門冬丸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2兩半,天門冬(去心,焙)1兩3分,茯神(去木)1兩,杜仲(去粗皮,炙,銼)1兩,柏子仁1兩,石菖蒲(切,焙)1兩,枸杞子1兩,生乾地黃(焙)1兩,百部根(去皮)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山芋1兩半,人蔘1兩半,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半,貝母(去心,炒)1兩半,防風(去叉)1兩1分,五味子1兩1分,丹蔘1兩1分,遠志(去心)半兩。

製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補心育神,強力益志,兼止肺嗽,及腎臟風冷。主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米飲送下,食後常含化1丸。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八六

《普濟方》卷六十二:麥門冬丸

處方

麥門冬1兩,黃連半兩。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虛熱上攻,脾肺有熱,咽喉生瘡。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門冬湯送下。

摘錄

《普濟方》卷六十二

《聖濟總錄》卷一五七:麥門冬丸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2兩,芎2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透,銼)2兩,枳殼(去瓤,麩炒)2兩,芍藥2兩,赤茯苓(去黑皮,銼)2兩,大黃(銼,炒)半兩,檳榔(煨,銼)3枚,訶藜勒(煨,取皮)5枚。

製法

上爲末,煉蜜和塗酥爲劑,搗熟爲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益氣滑胎。主妊娠數日不產。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酒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七

《聖濟總錄》卷一二五:麥門冬丸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3分,昆布(洗去鹹,焙)3分,黃耆(焙)1兩,大黃(銼,蒸)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甘草(炙,銼)1兩。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癭腫悶。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含化。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二五

《聖惠》卷五十三:麥門冬丸

處方

麥門冬3兩(去心,焙),栝樓根3分,知母3分,黃芩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連1兩(去須),鐵粉1兩半(細研)。

製法

上爲末,入鐵粉,研令勻,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渴。口舌乾燥,煩熱狂亂。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後以清粥飲送下。

摘錄

《聖惠》卷五十三

《聖濟總錄》卷三十二:麥門冬丸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1兩,澤瀉1兩,茺蔚子1兩,枸杞子1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生乾地黃(焙)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石決明(刮淨)1兩,黃連(去須)1兩。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傷寒熱病後,眼暗有翳,及赤澀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後米飲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三十二

《聖濟總錄》卷十三:麥門冬丸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3兩,地骨皮3兩,山芋3兩,山茱萸3兩,蔓荊實(去白皮)3兩,人蔘3兩,防風(去叉)3兩,沙蔘3兩,芍藥3兩,枳殼(去瓢,麩炒)3兩,升麻3兩,赤茯苓(去黑皮)3兩,甘菊花3兩,玄蔘3兩,羌活(去蘆頭)3兩,龍膽半兩。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熱毒風發,起即欲臥,臥即欲起,心神煩悶。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溫酒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三

《聖惠》卷八十八:麥門冬丸

處方

麥門冬1兩(去心,焙),人蔘半兩(去蘆頭),黃耆半兩(銼,微炒),黃連半兩(去須),青蒿子半兩,桑根白皮半兩(銼),柴胡3分(去苗),地骨皮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小兒雖食,不着肌膚,羸瘦骨熱,小便赤黃。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熟水研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八十八

《聖惠》卷五十八:麥門冬丸

處方

麥門冬2兩(去心,焙),黃耆1兩(銼),茯神半兩,栝樓根1兩,子芩1兩,人蔘半兩(去蘆頭),赤芍藥半兩,蒲黃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車前子1兩,木通1兩(銼),生乾地黃1兩,滑石2兩,石韋1兩(去毛),當歸1兩(銼,微炒)。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小便如血色,小腹脹滿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摘錄

《聖惠》卷五十八

《得效》卷十六:麥門冬丸

處方

熟地黃、麥門冬、車前子各等分。

製法

上藥旋焙旋研,煉蜜爲丸。

功能主治

內障眼。一切病眼翳暈,昏澀癢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用酒送下。

摘錄

《得效》卷十六

《外臺》卷十一引《近效極要論》

方名

麥門冬丸

組成

麥門冬5兩(去心),乾地黃3兩,蜀升麻5兩,黃芩5兩,栝樓7兩,苦蔘8兩,人蔘3兩,黃連5兩,黃柏5兩。

主治

消渴,口舌乾燥。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飲送下,1日2次。加至50-60丸。

製備方法

上爲末,以牛乳爲丸,曬乾。

用藥禁忌

忌蕪荑、豬肉、冷水。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