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鸛草 2016年01月29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老鸛草爲中藥名,出自《本草綱目拾遺》[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0.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別名

五葉草、破銅錢、老鸛嘴、老鴰筋、鵪子嘴[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0.

來源及產地

牻牛兒苗科植物牻牛兒苗Erodium stephanianumWilld.或老鸛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等的地上部分[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0. 。主產河北、山東、山西、雲南、四川、湖北等地[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0.

性味

苦、辛,平[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0.

功能主治

祛風溼,活血,通絡;外用清熱解毒,收斂生肌[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0.

1.治風溼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急性胃腸炎,痢疾,月經不調,痛經[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0. 。煎服:9~15g[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0.

2.製成軟膏塗敷,治溼疹,癰、疔、瘡癤,小面積水、火燙傷[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0.

化學成分

牻牛兒苗全草含揮發油、其主要成分爲牻牛兒醇,老鸛草地上部分含老鸛草素(Geranilin)[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0.

藥理作用

煎劑或浸膏在一定劑量時,能抑制兔腸蠕動,有止瀉作用,但用量過大反有瀉下作用[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0. 。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鏈球菌、痢疾桿菌等多種細菌以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0. 。牻牛兒醇有抗菌作用,臨牀上用治慢性支氣管炎[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0.

老鸛草藥典標準

品名

老鸛草

Laoguancao

ERODII HERBA

GERANII HERBA

來源

本品爲櫳牛兒苗科植物櫳牛兒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老鸛草Geranium wil ordii Maxim.或野老鸛草Geranium carolinianum, I。.的乾燥地上部分,前者習稱“長嘴老鸛草”,後兩者習稱“短嘴老鸛草”,夏、秋二季果實近成熟時採割,捆成把,曬乾。

性狀

長嘴老鸛草

莖長30~50cm,直徑0.3~0.7cm,多分枝,節膨大。表面灰綠色或帶紫色,有縱溝紋和稀疏茸毛。質脆,斷面黃白色,有的中空。葉對生,具綱長葉柄;葉片捲曲皺縮,質脆易碎,完整者爲二回羽狀深裂,裂片披針線形。果實長圓形,長0.5~lcm。宿存花柱長2.5~4cm,形似鸛喙,有的裂成5瓣,呈螺旋形捲曲。氣微,味淡。

短嘴老鸛草

莖較細,略短。葉片圓形,3或5深裂,裂片較寬,邊緣具缺刻。果實球形,長0.3~0.5cm。花柱長1~1.5cm,有的5裂向上捲曲呈傘形。野老鸛草葉片拳狀5~7深裂,裂片條形,每裂片又3~5深裂。

檢查

雜質

不得過2%(附錄ⅨA)。

水分

不得過12.0%(附錄ⅨH 第一法)。

總灰分

不得過10.0%(附錄ⅨK)。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不得少於18.0%。

老鸛草飲片

炮製

除去殘根及雜質,略洗,切段,乾燥。

本品呈不規則的段。莖表面灰綠色或帶紫色,節膨大。切面黃白色,有時中空。葉對生,捲曲皺縮,灰褐色,具細長葉柄。果實長圓形或球形,宿存花柱形似鸛喙。氣微,味淡。

檢查

(除雜質外) 同藥材。

性味與歸經

辛、苦,平。歸肝、腎、脾經。

功能與主治

祛風溼,通經絡,止瀉痢。用於風溼痹痛,麻木拘攣,筋骨痠痛,泄瀉痢疾。

用法與用量

9~15g。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