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丸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雞峯》卷十七:橘皮丸

處方

海藻3分,白前3分,黃橘皮3分,杏仁5分,茯苓5分,芍藥5分,桂5分,人蔘1兩,白朮1兩,吳茱萸1兩,葶藶1兩,昆布5合,棗肉5合,桑白皮5合,蘇子5合。

製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風虛支滿,膀胱虛冷,氣上衝肺,氣息奔冷,咽喉氣悶。

用法用量

每服15-20丸,白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雞峯》卷十七

《外臺》卷二十六引《範汪方》:橘皮丸

處方

橘皮4分,牙子6分,蕪荑6分。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寸白蟲。

用法用量

方中牙子,《普濟方》作“狼牙”。

摘錄

《外臺》卷二十六引《範汪方》

《聖濟總錄》卷五十七:橘皮丸

處方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乾薑(炮)半兩,大黃(銼,炒)半兩,京三棱(炮,銼)半兩,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半兩,牽牛子(一半生,一半炒)半兩。

製法

上爲細末,醋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久腹脹氣滯,腸胃結澀。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加至2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五十七

《聖濟總錄》卷七十七:橘皮丸

處方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兩,乾薑3兩,木香3兩,枳殼(去瓤,麩炒)3兩,芍藥3兩,桂(去粗皮)1兩,大黃1兩。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氣痢。赤白不止,下冷上熱。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生薑湯送下,日2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七

《普濟方》卷二四三引《指南方》:橘皮丸

處方

橘皮不拘多少(淨,去枝梗,日曬幹)。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膝脛痿弱。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薑湯送下。

摘錄

《普濟方》卷二四三引《指南方》

《雞峯》卷十二:橘皮丸

處方

厚朴1兩,橘皮(黃者)1兩,神曲1兩,大麥芽1兩。

製法

上爲細末,醋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腹脹。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白湯送下。

摘錄

《雞峯》卷十二

《聖濟總錄》卷二十七:橘皮丸

處方

陳橘皮(去白,炒)1兩,草豆蔻(去皮)1兩,桂(去粗皮)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木香1兩,大黃(銼,炒)2兩,鱉甲(去裙襴)1兩半(用硇砂1分,研醋5合浸炙)。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傷寒食毒。惡寒,腹脅急脹,嘔吐不下食,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生薑湯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二十七

《腳氣治法總要》卷下

方名

橘皮丸

組成

橘皮(去瓤)4兩,生薑2兩。

主治

腳氣。風燥便祕,氣不下行,中焦脹滿,飲食少思。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生薑湯送下。每日服之,即不生壅滯。

製備方法

上爲末,以蜜半斤,煉化去上沫,下藥末入內,熬成膏,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雞峯》卷三十

方名

橘皮丸

組成

橘皮(不拘多少,只揀久者,不去白)。

主治

五膈五噎,飲食不下,肌膚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1-2粒,白湯嚼下,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研大蒜和爲膏,如櫻桃大。

《衛生寶鑑》卷十九

方名

橘皮丸

組成

陳橘皮2兩,巴豆半兩(去皮)。

主治

解積,堅硬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生薑湯送下。

製備方法

將橘皮銼碎,以巴豆同炒令重黃色,揀去巴豆不用,只搗陳皮爲末,軟爛飯研爲丸,如綠豆大。

方出《肘後方》卷三,名見《雞峯》卷十一

方名

橘皮丸

組成

陳橘皮、桂心、杏仁(去皮尖,熬)各等分。

主治

氣嗽,不問多少時者。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飯後茶湯送下。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

用藥禁忌

忌生蔥。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