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丸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異授眼科》:菊花丸

處方

菊花4兩,巴戟1兩6錢,五味子2兩,肉蓯蓉(酒洗)1兩,枸杞2兩。

製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目有瞳仁倒者,五臟俱損也。外因五色,內因五味,精液妄行,以致腎水枯竭而傷肺肝,五臟損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鹽湯送下。

摘錄

《異授眼科》

《三因》卷十六:菊花丸

處方

甘菊花、枸杞子、肉蓯蓉(酒浸,洗,切)、巴戟(去心)各等分。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肺氣虛,憂思過度,榮衛枯耗,脣裂,沈緊,或口吻生瘡,容色枯瘁,男子失精,女子血衰。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米湯送下。

摘錄

《三因》卷十六

《聖濟總錄》卷一○五:菊花丸

處方

甘菊花1兩,黃芩(去黑心)1兩,玄蔘1兩,決明子(炒)1兩半,升麻1兩,蕤仁(去皮)1兩半,車前子2兩,防風(去叉)2兩,黃連(去須)2兩,萎蕤2兩,大黃(銼,炒令香)3兩。

製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風毒衝眼,久赤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後溫漿水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

《聖濟總錄》卷一一二:菊花丸

處方

菊花2兩,黃連(去須)1兩半,槐子1兩半,車前子1兩,茺蔚子1兩,青葙子1兩,地膚子1兩,決明子1兩(微炒),菥蓂子1兩,苦蔘1兩,防風1兩(去叉),黃芩1兩(去黑心),蕤仁1兩。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眼昏暗,漸成內障。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後米飲送下,臨臥再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二

《聖濟總錄》卷一○八:菊花丸

處方

菊花4兩,烏頭(生,去皮臍)2兩,黑豆2合(生,去皮,爲末,滴鹽水爛研爲膏)。

製法

上藥,先將前三味爲末,入黑豆膏內和搗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明目。主一切眼疾。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八

《聖濟總錄》卷十七

方名

菊花丸

組成

甘菊花(擇)、枸杞子(擇)、天麻(酒浸,切,焙)、獨活(去蘆頭)、蔓荊實(去皮)、木香、芎、防風(去叉)、羌活(去蘆頭)、天竺黃(研)、赤茯苓(去黑皮)、藁本(去土)各等分。

主治

風頭旋。目暈欲倒,胸中痰逆,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荊芥湯送下,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扶壽精方》

方名

菊花丸

組成

甘菊花(家園菊,黃白色盛開時採,陰乾)6兩,秦當歸(去蘆頭梢尾,酒洗,焙乾,爲末)3兩,地黃膏(採生鮮者,取自然汁,每斤入蜜2兩,瓦器內慢火熬成膏,忌銅鐵)6兩,牛膝4兩(酒浸透,焙乾,爲末),覆盆子4兩。

功效

補諸虛,除諸疾,明目滋陰,常服氣血永不衰,鬢髮永不白,駐顏益壽。

用法用量

每服81丸,空心、臨臥鹽湯或酒任下。

製備方法

煉蜜合膏爲丸,如梧桐子大。

《聖濟總錄》卷十六

方名

菊花丸

組成

甘菊花半兩(擇去梗),羌活半兩(去蘆頭),枳殼半兩(去瓤,麩炒),芎半兩,防風半兩(去叉),桂(去粗皮)半兩,細辛(去苗葉)1兩,檳榔(銼)1枚。

主治

風邪注頭,頭目俱暈,輕則心悶,重則倒僕。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酒送下,1日2次。

製備方法

上爲末,以生薑汁煮薄面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