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 2009年01月08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佔胃腸道腫瘤的第二位。好發部位爲直腸及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佔60%。發病多在40歲以後,男女之比爲2:1。

診斷

病史及症狀:

排便習慣或糞便性狀的改變,多數表現爲大便次數增多,不成形或稀便,大便帶血及粘液。有時便祕或腹瀉與便祕交替,大便變細。中下腹部疼痛,程度輕重不一,多爲隱痛或脹痛。右半結腸癌患者常發現腹部腫塊。注意有無貪血、消瘦、乏力、水腫、低蛋白血癥等全身症狀、腫瘤壞死或繼發感染時,患者常有發熱。

體檢發現:

可捫及腹部包塊或指腸指診時發現包塊,包塊多質硬伴有壓痛,形態不規則。貧血、消瘦、惡病質。伴淋巴轉移者壓迫靜脈迴流可引起腹水,下肢水腫,黃疸等。

輔助檢查:

血常規示小細胞性貧血,血沉增快。大便潛血試驗持續陽性。X線表現爲鋇劑充盈缺損,病變腸壁僵硬,蠕動減弱或消失,結腸袋不規則,腸管狹窄或擴張。結腸鏡檢查能明確病變性質,大小、部分甚至發現早期病變。另外血清癌胚抗原(CEA)、B超、腹部CT檢查亦有助於診斷。

應與炎症性腸病、腸結核,結腸息肉病等相鑑別。

治療措施

手術治療:

是根治結、直結癌的最有效的方法,凡適合手術的患者,應及早行手術切除治療。

化學藥物治療:

大腸癌根治術後,仍有50%的病例復發和轉移,因此術前、術後化療有可能提高根治術後5年生存率。抗癌藥物首選氟脲嘧啶,其次爲絲裂黴素和阿黴素。

放射治療:

術前放療,可縮小腫瘤,提高切除率,術後放療,可殺死殘留的腫瘤細胞。單純放療,僅用於晚期直腸癌病例,有止血,鎮痛、延長存活期的作用。

內鏡下治療:

對於早期粘膜層癌,可內鏡下切除,晚期腫瘤,可在內鏡下放置支架,以防狹窄及梗阻。

中醫中藥治療:

可作爲輔助及支持治療,改善症狀,延長生存期。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