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芎歸湯 2009年12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續名家方選》:加味芎歸湯

處方

當歸1錢,川芎1錢,牡丹皮5分,肉桂5分,桃仁5分,紅花5分,玄胡索5分,青皮5分,莪術5分,三棱5分。

功能主治

惡露未盡,大腹痛者。

用法用量

加生薑1片,水煎服。

摘錄

《續名家方選》

《顧氏醫徑》卷四:加味芎歸湯

處方

當歸、川芎、人蔘、澤蘭、童便。

功能主治

婦人新產去血過多,致神昏煩亂,眼花頭暈者。

摘錄

《顧氏醫徑》卷四

《得效》卷十四:加味芎歸湯

別名

龜殼散、活命芎歸湯、開骨丹、開骨千金不易湯、開骨散、開骨芎歸湯、加味歸芎湯、加味當歸湯、佛手開骨散

處方

川芎1兩,當歸1兩,自死幹龜殼1個(如無,用鑽龜廢殼亦可,酥炙),生男女者婦人頭髮1握(燒存性)。

製法

上爲散。

功能主治

催生兼能下死胎,補氣養血,擴張交骨。主婦人難產5-7日不下,垂死者;及矮石女子交骨不開者;死胎不下。

用法用量

龜殼散(《醫學入門》卷八)、活命芎歸湯(《壽世保元》卷七)、開骨丹(《醫學正印》卷下)、開骨千金不易湯(《胎產祕書》卷中)、開骨散(《金鑑》卷四十)、開骨芎歸湯(《仙拈集》卷三)、加味歸芎湯(《筆花醫鏡》卷四)、加味當歸湯(《醫原》卷下)、佛手開骨散(《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胎產心法》:交骨不開者,古法用加味芎歸湯,每見服此藥者,惡血凝滯,反成不救。

各家論述

1.《沈氏經驗方》:用龜版滋陰以益腎,發灰補血而消瘀,更加芎、歸以調和營衛,行而不竄,補而不壅,能令氣血充足而無阻滯之患。保產第一方也。

2.《成方便讀》:當歸、川芎2味,古方謂之佛手散,統治胎前產後一切諸證,以及安生胎,落死胎,其功甚大。蓋以二物於養血之中,寓理氣之力,其辛香之氣,可散可宣,溫潤之功,能和能補,胎產一證,皆賴此氣血,氣血一理,故即能逆者順而病者愈矣。敗龜板取其得至陰之氣,而有解脫之功。血餘則行水消瘀,且能補益陰血,還原神化耳。

臨牀應用

產門不開:地官李孟卿,取35歲女爲繼室,妊娠慮其難產,索加味芎歸湯4劑備用,果產門不開,只服1劑,頓然分娩。上舍懷德之室,產門不開,兩日未生,服前藥1劑,即時而產。懷德傳服此方,用者無有不驗。一婦人分娩最易,至40妊娠,下血甚多,產門不開,與前湯1劑,又以無憂散斤許,煎熟,時時飲之,以助其血而產。

摘錄

《得效》卷十四

《幼幼集成》卷一:加味芎歸湯

處方

當歸身1兩,大川芎5錢,上青桂2錢。

功能主治

催生。主

用法用量

水煎,酒對服。立下。

預防血暈,以本方加酒炒荊芥2錢,先將此藥煎好,候胞衣已下,隨即服之。斷無血暈之患。

摘錄

《幼幼集成》卷一

《萬氏女科》卷二:加味芎歸湯

處方

川芎1錢半,當歸1錢半,黃芩(酒炒)1錢,白朮1錢。

功能主治

妊娠外感頭痛者。

用法用量

細茶2錢爲引,食後服。

摘錄

《萬氏女科》卷二

《女科指掌》卷四

組成

當歸、川芎、炮姜炭、炒黑荊芥、地榆(醋炒黑)。

主治

產後氣血耗傷,經脈未得平復,或驚憂恚怒,勞役損動,或鹹酸不節,傷於榮衛,氣衰血弱致血崩不止。

用法用量

水煎,頓服。

《婦科胎前產後良方》

組成

丹皮4分,元胡5分,莪術5分,赤芍4分,紅花7分,當歸7分,川芎7分,香附5分,烏藥3分,枳實4分,山楂肉5分,木香6分,陳皮3分,姜厚朴5分,蒼朮4分,砂仁6分,官桂4分,乾薑(炒)6分,益母草6分,花粉3分,半夏5分,甘草4分。

主治

產後瘀血未盡,小腹疼痛。

用法用量

生薑爲引,水煎服。

《濟陽綱目》卷七十三

組成

當歸、川芎、芍藥、桃仁、紅花各等分。

主治

死血所致腹痛,每痛不移動。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服。

加減

痛甚者,加酒制大黃。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