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2011年06月02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疾病別名

呼吸道合胞體病毒感染

疾病代碼

ICD:B97.4

疾病分類

感染科

疾病概述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該病毒能使病變細胞融合成多核鉅細胞,故名。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RNA 病毒,屬副粘液病毒科。該病經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多見於新生兒和6個月以內的嬰兒。潛伏期3~7日。嬰幼兒症狀較重,可有高熱、鼻炎、咽炎及喉炎,以後表現爲細支氣管炎及肺炎。少數病兒可併發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成人和年長兒童感染後,主要表現爲上呼吸道感染。確診可分離病毒及做血清補體結合試驗和中和試驗。應用免疫熒光技術檢查鼻咽分泌物中病毒抗原,可作快速診斷。治療以支持和對症療法爲主,有繼發細菌感染時,可用抗菌藥治療。預防同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症狀:病初多有發熱(38~40℃),鼻、咽、喉卡他性炎症症狀,經2~3 天后可有陣發性咳嗽、氣促、喘鳴、呼吸困難,少數併發心力衰竭。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分佈全球,冬春季多發,有時可呈週期性流行,1~3 月爲流行高峯。在家庭、幼兒園及嬰兒室易有爆發流行。

疾病描述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病,多發於嬰幼兒,且以毛細支氣管炎爲特徵,年長兒及成人則表現爲上呼吸道感染。

症狀體徵

1.嬰幼兒感染

(1)症狀:病初多有發熱(38~40℃),鼻、咽、喉卡他性炎症症狀,經2~3 天后可有陣發性咳嗽、氣促、喘鳴、呼吸困難,少數併發心力衰竭。

(2)體徵:氣急、鼻翼扇動、呼吸困難、叄凹徵,兩肺有細溼囉音、哮鳴音,叩診一般無濁音,可有鼓音。

(3)X 線胸片:示間質性肺炎改變,多數可有小點片狀陰影及肺氣腫;白細胞計數一般爲(5~15)×109/L,多數<10×109/L,中性粒細胞多<70%。

2.年長兒及成人感染 常表現爲上呼吸道感染,可有鼻塞、流涕、噴嚏、咳嗽、全身痠痛、畏寒等。部分有發熱,症狀較嬰幼兒輕。病程最長4 周,平均9 天。年老、體弱者也可發生支氣管炎、肺炎。

疾病病因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簡稱合胞病毒,屬RNA 病毒,在人上皮組織培養形成特有的合胞體(syncytium),病毒在胞漿內增殖,可見胞漿內包涵體,合胞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依表面抗原可分爲4 個亞型。

病理生理

呼吸道病毒侵入人的呼吸道表面的纖毛上皮細胞後,在其內複製和擴散並直接引起受染細胞損傷,造成局部病變或產生全身毒血癥狀。某些病毒感染的組織損傷可能由機體免疫反應所介導,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對呼吸道纖毛上皮細胞的直接破壞最輕,但能引起嬰幼兒嚴重呼吸道疾病;最易罹患的年齡正是母傳抗體水平最高的階段;接種疫苗後反而使自然感染者的病情加重等均提示其發病可能與免疫反應有關。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理改變有鼻、咽、喉黏膜充血、水腫、滲出與單核細胞浸潤,部分細胞可發生變性、壞死、脫落。上皮細胞胞質或胞核內可見包涵體。病變程度與病毒種類、型別和感染部位有關。輕者數天後上皮細胞可再生而恢復正常。如病變累及細支氣管,可發生上皮細胞壞死、剝脫,細支氣管壁有廣泛單核細胞浸潤,纖維蛋白、細胞碎片和黏稠的黏液可堵塞管腔而致肺不張、肺氣腫。病毒性肺炎最初表現爲纖毛進行性減少,上皮細胞空泡形成,繼之上皮細胞變性,肺泡實質性壞死、萎陷,肺泡壁也可見壞死和增厚,間質水腫和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浸潤。併發細菌性感染時,可見黏膜充血,中性粒細胞浸潤和黏液膿性分泌物,嚴重者可發生肺膿腫、敗血症及多個器官的化膿性變化。

診斷檢查

診斷:

1.冬春季,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發病劇增,應考慮爲合胞病毒感染的可能。

2.臨牀上須與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相鑑別,重症副流感及腺病毒感染則持續高熱,中毒症狀及呼吸道症狀更重,而流感則下呼吸道炎症少見。

3.確診需依據病毒學及血清學檢查結果。近年來利用咽分泌物脫落細胞的間接免疫熒光、酶聯免疫吸附法等測抗原,快速、靈敏,可做早期診斷用。應用病初及恢復期雙份血清測補體結合抗體及中和抗體,效價4 倍以上升高者有回顧性診斷價值。

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一般爲(5~15)×109/L,多數<10×109/L,中性粒細胞多<70%。

其他輔助檢查:X 線胸片示間質性肺炎改變,多數可有小點片狀陰影及肺氣腫。

鑑別診斷

臨牀上須與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相鑑別。

治療方案

對症及支持治療極爲重要,呼吸困難者注意血氣分析,吸氧;合併細菌感染者給抗菌藥物。近年干擾素治療抗病毒有效,也有用國產的人血丙種球蛋白(丙種球蛋白)靜脈注射,獲良好療效。而大劑量利巴韋林短期氣霧吸入,也有較好療效。

併發症

年老、體弱者可發生支氣管炎、肺炎。少數併發心力衰竭。

預後及預防

預後:嚴重病例,咳嗽和呼吸困難加重,伴有發紺,因疲乏和低氧血癥加重,可發生倦怠,呼吸暫停等預後不良。

預防:

1.消毒污染物及手,按呼吸道隔離患者。

2.可用減毒活疫苗接種,亞單位疫苗正研製中。

3.對嬰兒有用初乳、乳清液(含sIgA)超聲霧化吸入,以提高呼吸道黏膜免疫力進行防治的報道。

4.免疫球蛋白與利巴韋林合用有協同預防作用。

流行病學

病人及帶病毒者病初及病後1~3 周內均可由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通過飛沫或接觸傳播,眼、鼻爲侵入途徑。嬰幼兒最易感染,因母傳抗體不能預防感染髮生,故出生不久即可發病。1~6 個月嬰兒最多,病情較重。年長兒及成人僅爲上呼吸道感染。本病分佈全球,冬春季多發,有時可呈週期性流行,1~3 月爲流行高峯。在家庭、幼兒園及嬰兒室易有爆發流行。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