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化癥消瘀湯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化癥消瘀湯

炒莪白朮(各)10g,炒赤白芍(各)10g,丹蔘10g,炮山甲(先煎)10g,薑黃10g,生牡蠣(先煎)30g,煅瓦楞子30g,茜根10g,茯苓10g。活血化瘀,軟堅健脾。肝硬化或伴脾腫大。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每服200~500mL。慢性肝炎爲臨牀常見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可發展成肝硬化。症見脅下癥塊,脹滿或隱痛綿綿,可伴皮下紫癜及齒衄、鼻衄,舌質有瘀斑、瘀點或襯紫氣,脈澀。本病病機爲邪毒溼熱蘊結久踞,肝氣失舒,肝體受損,絡脈瘀阻,癥積內生。故藥選莪術、丹蔘、薑黃活血化瘀;白朮、茯苓健脾益氣;山甲、牡蠣、瓦楞子軟堅散結;赤芍涼血化瘀;白芍柔肝養營;茜根止血活血。曾經治療多例患者,效果滿意,部分早期肝硬化患者竟獲逆轉。雖然療程較長,未見不良反應。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