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明 戴思恭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膈痛(附心瘥)

多因積冷與痰氣而成宜五膈寬中散。或四七湯。加木香桂各半錢。或撾脾湯。加丁香膈痛氣上急者。宜蘇子降氣。去前胡木香如數。痰涎壅盛而痛者。宜小半夏茯苓湯。加枳實一錢。間進半硫丸心瘥。有痰飲所致。俗名飲瘥。有胃口熱。食易消。故瘥素問謂之食瘥。亦類消中之狀俗名肚瘥。痰氣宜小半夏茯苓湯。加枳實一錢。胃中熱。宜二陳湯黃連一錢。或五苓散。加桂與辰砂。膈痛心痛不同。心痛則在歧骨陷處。本非心痛。乃心支別絡痛耳。膈痛。則痛橫滿胸間。比之心痛爲輕。痛之得名。俗爲之稱耳。諸方稱爲嘈雜煩躁忪悸痰飲證也。五苓散、利心小腸之熱。恐非其對。不若用四物湯十全大補湯。去桂生血而益陰。此亦非水制火之義亦有病瘥。呷薑湯數口。或進乾薑劑而愈。此膈上停寒。中有服飲。見半熱則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