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明 戴思恭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哮喘

喘氣之病。哮吼如水雞之聲。牽引胸背。氣不得息。坐臥不安此謂嗽而氣喘。或宿有此根。如遇寒暄則發。一時暴感。並於前嗽藥中。加桑白皮。則續加仍吞養正丹。間進青金丹風寒喘嗽。宜九寶湯。若幹喘不嗽。不分久遠近發。宜蘇子降氣湯。或神祕湯。吞養正丹。重則四磨飲。或六磨飲。吞靈砂丹。或應夢觀音散。吞養正丹。尤宜。喘而服藥不效者。利導之。宜神保丸大便已溏者。不可用。不嗽而氣自急。有二證。須用分別。有外邪迫肺。而氣急者。病初得。氣不急。必兼外證。此謂之喘。若用耗氣除邪之藥。則元氣愈脫。而氣愈上奔矣。宜於虛損門氣急痰證求之。氣急。而膈間更有刺痛處。宜分氣飲。治嗽與喘。用五味爲多。但五味有南有北。生津止渴。潤肺益腎。治勞嗽者。宜用北五味風邪在肺。宜用南五味。不若二者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