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性斜視臨牀路徑(縣級醫院2012年版) 2013年01月2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共同性斜視臨牀路徑(縣級醫院2012年版)》由衛生部於2012年12月27日衛辦醫政發〔2012〕153號印發。

共同性斜視臨牀路徑(縣級醫院2012年版)

一、共同性斜視臨牀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爲共同性斜視(ICD-10:H50.0-H50.4)。

行共同性斜視矯正術(ICD-9-CM-3:15.1-15.5)。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牀診療指南-眼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1.發病年齡、病程特點。

2.相關眼部檢查:屈光狀態檢查;戴鏡去調節之後,三棱鏡遮蓋法測量斜視度;眼球運動檢查;雙眼視功能檢查等。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臨牀技術操作規範-眼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軍醫出版社)

1.診斷明確。

2.有弱視者先治療弱視。

3.內斜視患者遠視性屈光不正全部矯正、戴鏡6-12個月。

4.共同性斜視的斜度≥15Δ。

(四)標準住院日爲5-8天。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H50.0-H50.4)共同性斜視疾病編碼。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牀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六)術前準備(術前評估)2天。

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尿常規;

(2)肝腎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篩查;

(3)心電圖、胸部X線檢查(全麻患者);

(4)檢查視力、眼位、眼球運動、眼壓、淚道;

(5)屈光檢查:散瞳(顯然)驗光;

(6)主導眼、三棱鏡檢查、雙眼視覺、眼外肌功能檢查等。

(七)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時機。

1.抗菌藥物: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執行。原則上不使用抗菌藥物。根據患者病情,可考慮使用第一代頭孢菌素;明確感染患者,可根據藥敏試驗結果調整抗菌藥物。

(1)推薦使用頭孢唑林鈉肌內或靜脈注射:

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

②兒童:一日量爲20-30mg/Kg體重,分3-4次給藥;

③對本藥或其他頭孢菌素類藥過敏者,對青黴素類藥有過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腎功能不全者、有胃腸道疾病史者慎用;

④使用本藥前須進行皮試。

2.預防性用抗菌藥物,時間爲術前0.5小時,手術超過3小時加用1次抗菌藥物;總預防性用藥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個別情況可延長至48小時。

3.選用抗菌藥物滴眼液,預防性用藥時間可1-3天。

(八)手術日爲入院第3天。

1.麻醉方式:局麻或全身麻醉。

2.眼內植入物:無。

3.術中用耗品:縫線。

(九)術後住院恢復2-5天。

1.術後需要複查的項目:視力,眼位、眼球運動,眼前節裂隙燈顯微鏡檢查。

2.術後用藥:氨基糖甙類或喹諾酮類滴眼液。

3. 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執行,並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抗菌藥物的選擇與使用時間。

(十)出院標準。

1.手術後效果較好,病情穩定。

2.傷口癒合好,傷口對合齊,縫線在位,傷口無感染徵象。

3.沒有需要住院處理的併發症和/或合併症。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

1.術前化驗檢查異常,需要複查相關檢查,導致住院時間延長。

2.術中發現眼外肌附着點位置異常及其他解剖異常,或出現嚴重手術併發症(眼球穿通、肌肉滑脫等),導致住院時間延長。

3.術後炎症反應或併發症(傷口癒合不良等)需要進一步處理,導致住院時間延長。

(十二)參考費用標準:2000-3500元。

二、共同性斜視臨牀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爲共同性斜視(ICD-10:H50.0-H50.4))

行共同性斜視矯正術(ICD-9-CM-3:15.1-15.5)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日    出院日期:        日     標準住院日:5-8天

時間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   詢問病史與體格檢查

□   完成首次病程記錄

□   完成病歷書寫

□   開化驗單

□   上級醫師查房

□   初步確定手術方式和日期

□   上級醫師查房與手術前評估

□   向患者及其家屬交待圍術期注意事項

□   繼續完成眼科特殊檢查

□   進一步鑑別診斷,除外A-V徵、垂直斜視以及其他非共同性斜視

□   根據檢查結果,進行術前討論,確定手術方案

□   住院醫師完成術前小結和術前討論,上級醫師查房記錄等病歷書寫

□   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

長期醫囑:

□   眼科三級護理

□   飲食

□   抗菌藥物滴眼液點術眼qid

臨時醫囑:

□   血、尿常規,肝腎功能,感染性疾病篩查,凝血功能

□   心電圖、胸片(必要時)

□   眼科特殊檢查:主導眼、三棱鏡遮蓋法檢查原在位及各個診斷眼位上的斜視度、雙眼視覺檢查、立體視覺檢查、眼外肌功能檢查等

長期醫囑:

□   眼科三級護理

□   飲食

□   抗菌藥物滴眼液點術眼qid

臨時醫囑:

□   擬明日在局麻或全身麻醉下行左/右眼“共同性斜視矯正術”

□   備皮洗眼

□   全麻患者術前禁食水

□   局麻+鎮靜(必要時)

□   病區環境及醫護人員介紹

□   入院護理評估

□   醫院相關制度介紹

□   執行醫囑

□   飲食宣教、生命體徵監測

□   介紹相關治療、檢查、用藥等護理中應注意的問題

□   完成護理記錄單書寫

□   手術前物品準備、心理護理

□   手術前準備(沐浴、更衣)

□   按醫囑執行護理治療

□   介紹有關疾病的護理知識

□   介紹相關治療、檢查、用藥等護理中應注意的問題

□   健康宣教:術前術中注意事項

□   完成術前護理記錄單書寫

□   提醒患者禁食水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時間

住院第3天

(手術日)

住院第4日

(術後第1日)

住院第5-8日

(術後第2-5日,出院日)

□   手術前再次確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和準備手術的眼睛、手術方案

□   手術

□   完成手術記錄

□   完成手術日病程記錄

□   向患者及其家屬交待手術後注意事項

□   檢查患者,注意眼位、傷口、眼球運動、前節等情況,注意觀察體溫、血壓等全身情況

□   上級醫師查房,確定有無手術併發症

□   爲患者換藥

□   完成術後病程記錄

□   向患者及家屬交代術後恢復情況

□   上級醫師查房,進行手術及傷口評估,確定有無手術併發症和傷口癒合不良情況,確定今日是否出院

□   完成出院記錄等

□   通知出院處

□   通知患者及其家屬出院

□   向患者交待出院後注意事項

□   預約複診日期

□   將出院記錄副本及診斷證明交給患者

長期醫囑:

□   眼科一級或二級護理

□   飲食

□   抗菌藥物滴眼液

□   非甾體類抗炎藥水

□   抗菌藥物(酌情)

□   未成年人需陪住一人

臨時醫囑:

□   根據病情需要下達

長期醫囑:

□   眼科二級護理

□   抗菌藥物滴眼液qid

□   抗菌藥物

臨時醫囑:

□   換藥

□   根據病情需要下達

長期醫囑:

□   眼科二級護理

□   抗菌藥物滴眼液 qid

□   抗菌藥物

臨時醫囑:

□   今日出院

□   出院用藥:抗菌藥物滴眼液4次/日,持續2-3周

主要

護理

工作

□   健康宣教:術後注意事項

□   術後心理與生活護理

□   執行術後醫囑

□   完成手術當日護理記錄單

□   觀察動態病情變化,及時與醫生溝通,執行醫囑

□   介紹相關治療、檢查、用藥等護理中注意的問題

□   執行術後醫囑

□   健康宣教:手術後相關注意事項

□   介紹有關患者康復鍛鍊方法

□   術後用藥知識宣教

□   監測患者生命體徵變化、術眼情況變化

□   術後心理與生活護理

□   完成術後第一日護理記錄單

□   執行術後醫囑、出院醫囑

□   出院宣教:生活指導、飲食指導、用藥指導

□   協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交費等事項

□   完成術後第二日及出院護理記錄單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表單下載:共同性斜視臨牀路徑表單.doc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