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筵散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赴筵散

處方

良姜(去蘆)、草烏(去皮)、細辛(去土.葉)、荊芥(去梗),各二兩。

炮製

上件四味碾爲末。

功能主治

治風牙、蚰牙,攻注疼痛,晝夜不止,痛不可忍,睡臥不安,牙宣露,動搖欲脫,或腮頷浮腫,爛血出,並能治之。

常用止牙宣,口氣,永無牙疾。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於痛處擦之。有涎吐出,不得吞嚥,良久用溫鹽湯灌漱,其痛即止。常使揩牙,用腐炭末一半相和。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赴筵散

處方

銅綠1錢,白礬1錢。

製法

上爲末。

功能主治

口瘡,臭腐多膿。

用法用量

摻舌上,溫醋漱之。

摘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

《種澄新書》卷十二:赴筵散

處方

薄荷、黃柏、黃連各等分。

製法

加青黛,爲細末。

功能主治

口瘡。咽痛。

用法用量

咽痛吹入,口瘡敷之。

摘錄

《種澄新書》卷十二

《雞峯》卷二十五:赴筵散

處方

五倍子8分,黃柏2錢,蜜陀僧4分,銅青1分。

製法

上爲細末。

功能主治

口瘡。

用法用量

幹摻之。

摘錄

《雞峯》卷二十五

《普濟方》卷二九九引《德生堂方》:赴筵散

處方

黃柏半斤,青黛4兩,白礬2兩,樸消2兩。

製法

上爲細末。

功能主治

口瘡。

用法用量

摻上。吐去涎,3上即愈。

摘錄

《普濟方》卷二九九引《德生堂方》

《雜類名方》卷十九:赴筵散

處方

銅綠半兩(研),香白芷1兩(末)。

製法

上拌勻。

功能主治

舌上生瘡,不能食。

用法用量

摻舌上,溫醋嗽。立愈。

摘錄

《雜類名方》卷十九

《儒門事親》卷十二:赴筵散

處方

五倍子、蜜陀僧各等分。

製法

上爲細末。

功能主治

口瘡。

用法用量

先以漿水漱過,幹貼。

摘錄

《儒門事親》卷十二

《楊氏家藏方》卷十一:赴筵散

處方

細辛、黃柏(炒)各等分(去粗皮,蜜炙)。

製法

上爲細末。

功能主治

口瘡。

用法用量

摻患處。涎出即愈。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一

《普濟方》卷六十六引《海上方》:赴筵散

別名

晉礬散

處方

老生薑、白礬。

製法

用老生薑切片,安瓦上,用炭火,卻將白礬滲姜上候焦,爲末。

功能主治

牙疼。

用法用量

擦疼處。

摘錄

《普濟方》卷六十六引《海上方》

《旅舍備要方》:赴筵散

處方

廣土(即赤土)1兩,荊芥1兩,樸消1兩。

製法

上爲細末。

功能主治

心脾勞熱,口舌生瘡,或赤或白,不下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新汲水調下,小兒少與。

摘錄

《旅舍備要方》

《普濟方》卷三六五引《保嬰方》:赴筵散

處方

芝麻花不以多少。

製法

上爲末。

功能主治

小兒赤白口瘡。

用法用量

幹摻口內。用5-7遍,立愈。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六五引《保嬰方》

《同壽錄》卷末

方名

赴筵散

組成

五倍子、青黛、枯礬、黃柏、硼砂、人中白、褐子灰各等分。

主治

口瘡及小兒走馬牙疳。

用法用量

先用清米泔漱口,敷藥。立效。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醫方類聚》卷二一二引《仙傳濟朗方》

方名

赴筵散

組成

細辛、蓽茇、附子皮、川烏皮。

主治

婦人牙疼頰腫,脾虛血弱,氣不升降,受暴風熱。

用法用量

上煎湯噙漱,口滿吐之。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