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茯苓燥溼湯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茯苓燥溼湯

茯苓瀉溼湯、茯苓泄溼湯白朮2分,人蔘2分,甘草(炒)2分,枳殼(麩炒)2分,茯苓2分,蔓荊子2分,薄荷2分,蒼朮3分,前胡3分,獨活3分,川芎3分半,羌活3分半,柴胡4分,澤瀉1分半。疳毒眼。小兒易飢而渴,腹脹生瘡,目痛生翳不開,眵淚如膿。茯苓瀉溼湯(《審視瑤函》卷二)、茯苓泄溼湯(《眼科闡微》卷四)。《審視瑤函》:小兒寒暑飲食不調,釀成此證。夫寒暑飲食不節,皆能傷動脾胃,脾胃者,陰陽之會元也,故清陽下而不升,濁陰上而不降。今以白朮、人蔘,先補脾胃爲君;柴胡、甘草、枳殼,輔上藥補脾胃爲臣;蒼朮燥溼,茯苓、澤瀉,導濁陰下降爲佐;然後以羌活、獨活、防風、蔓荊子、前胡、川芎、薄荷諸主風藥以勝溼,引清陽上升爲使。此正治神效之法也。《保嬰撮要》卷四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