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附地菜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附地菜

拼音名FùDìCài別名伏地菜來源爲紫草科附地菜屬植物附地菜Trigonotispeduncularis(Trev.)Benth.,以全草入藥。夏秋採集,拔取全株,除去雜質,曬乾備用。性味甘、辛,溫。功能主治溫中健胃,消腫止痛,止血。用於胃痛,吐酸,吐血;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用法用量1~2錢,研粉沖服3~5分。外用適量,搗爛塗患處。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出處出自《植物名實圖考》。1.陶弘景:人家園庭亦有此(雞腸)草。小兒取挼汁以捋蜘蛛網,至粘,可掇蟬。2.《通志》:雞腸,似草而小,不辛,《本草》以合於蘩萎共條,故蘇恭誤謂即蘩萎也。3.《本草綱目》:雞腸,生下溼地,三月生苗,葉似鵝腸而色微深,莖帶紫,中不空,無縷,四月有小莖,開五出小紫花,結小實,中有細子,其苗作蔬,不如鵝腸。蘇恭不識,疑爲一物,誤矣。生嚼涎滑,故可掇蟬。鵝腸生拼音名FùDìCài英文名all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