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蟲病 2016年07月20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肺吸蟲病 (paragonimiasis[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爲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85.。是指感染肺吸蟲所致的寄生蟲病[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肺吸蟲病主要是童蟲或成蟲在人體組織與器官內移行、寄居造成的機械性損傷,及其代謝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應。

症狀

以咳嗽、胸痛、咯鐵鏽色痰,大便或痰中檢查有肺吸蟲卵爲主要表現[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85.

診斷

查獲並殖吸蟲蟲卵可確診。此外,補體結合試驗、後尾蚴膜試驗、紙片固相放射免疫吸附試驗、免疫電泳和瓊脂雙向擴散、間接血凝試驗、間接炭粒凝集試驗都曾用於並殖吸蟲病的診斷。最近發展的雜交瘤技術、免疫印漬技術、生物素-親和素系統等技術也開始試用。

治療措施

宣傳教育是預防本病最重要的措施,提供熟食或不生喫溪蟹和竻蛄,不飲用生水。

常用治療藥物有:硫雙二氯酚,主要作用於蟲體生殖器官;吡喹酮,具有療效高、毒性低、療程短等優點。

病原學

衛氏並殖吸蟲

發病機理

衛氏並殖吸蟲的致病,主要是童蟲或成蟲在人體組織與器官內移行、寄居造成的機械性損傷,及其代謝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應。

病理改變

根據病變過程可分爲急性期及慢性期。

急性期

主要由童蟲移行、遊竄引起。症狀出現於喫進囊蚴後數天至1個月左右,重感染者在第2天即出現症狀。囊蚴脫囊後,童蟲穿過腸壁引起腸壁出血。在腹腔、腹壁反覆遊竄,特別是大多數童蟲從肝表面移行或從肝組織穿過,引起肝局部的出血、壞死。

慢性期

童蟲進入肺後引起的病變,大致可分爲:

膿腫期

主要因蟲體移行引起組織破壞和出血。肉眼可見病變處呈窟穴狀或隧道狀,內有血液,有時可見蟲體。隨之,出現炎性滲出,內含中性粒細胞及嗜酸性粒細胞等。接着,病竈四周產生肉芽組織而形成薄膜狀膿腫壁,並逐漸形成膿腫。X線顯示邊緣模糊,界限不清的浸潤陰影。伴有胸水時,肋膈角變鈍。

囊腫期

由於滲出性炎症,大量細胞浸潤、聚集,最後細胞死亡、崩解液化,膿腫內容物逐漸變成赤褐色粘稠性液體。鏡下可見壞死組織、夏科雷登結晶和大量蟲卵。囊壁因大量肉芽組織增生而肥厚,肉眼觀呈周界清楚的結節狀蟲囊,呈紫色葡萄狀。X線顯示邊界清楚的結節狀陰影。有時見液平面。如蟲離開蟲囊移到它處形成新的蟲囊,這些蟲囊可互相溝通。X線可顯示多房性囊樣陰影。

纖維疤痕期

蟲體死亡或轉移至它處,囊腫內容物通過支氣管排出或吸收,肉芽組織填充,纖維化,最後病竈形成疤痕。X線顯示硬結性或條索狀陰影。

以上三期病變常可同時見於同一器官內。

流行病學

衛氏並殖吸蟲分佈廣泛,日本、朝鮮、俄羅斯、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泰國以及非洲、南美洲均有報道。在我國分佈於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廣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廣西、雲南、臺灣、甘肅、陝西、山西、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23個省、區。

病人和儲蓄宿主是本病傳染源。儲存(保蟲)宿主包括家畜(如犬、貓)和一些野生肉食類動物(如虎、豹、狼、狐、豹貓、大靈貓、貉等)。在某些地區,如遼寧的寬甸縣,犬是主要傳染源。而在多數地區,野生動物是較重要的。總之,這些病畜病獸在衛氏並殖吸蟲病的流行病學上更爲重要。而病獸在人、畜罕到的地區構成了自然疫源地。

疫區有生喫或半生喫溪蟹、竻蛄習慣。在一些山區,喫溪蟹有生、醃、醉、烤、煮等方式。醃、醉並未能將蟹中囊蚴殺死,等於生喫,這類喫法最危險。烤、煮往往時間不夠未能將囊蚴全部殺死,是爲半生喫,同樣有感染的機會。東北地區的竻蛄豆腐及竻蛄醬,是山區居民的美食,這種烹調方法並未能將囊蚴殺死,食物中含有大量活囊蚴,危險性大。此外,食具污染了活囊蚴,中間宿主死亡,囊蚴脫落水中污染水源也有可能導致感染。還有實際表明,尾蚴感染犬也可獲得成蟲。故飲用被囊蚴或尾蚴污染的生水也有被感染的可能。近年來,報道了野豬、豬、兔、大鼠、雞、棘腹蛙、鳥等多種動物可作爲衛氏並殖吸蟲的轉續宿主,如生喫或半生喫這些轉續宿主的肉,也可能被感染。

臨牀表現

囊蚴脫囊後,童蟲穿過腸壁引起腸壁出血。在腹腔、腹壁反覆遊竄,特別是大多數童蟲從肝表面移行或從肝組織穿過,引起肝局部的出血、壞死。此期全身症狀可輕可重,輕者僅表現爲食慾不振、乏力、消瘦、低熱等非特異性症狀。重者發病急,毒性症狀明顯,如高熱、腹痛、腹瀉等。

併發症

膿腫、囊腫

輔助檢查

病原診斷

⑴痰或糞便蟲卵檢查:查獲並殖吸蟲蟲卵可確診。

⑵活檢:皮下包塊或結節手術摘除可能發現童蟲,或典型的病理變化。

免疫試驗

⑴皮內試驗:常用於普查,陽性符合率可高達95%以上,但常有假陽性和假陰性。

⑵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敏感性高,陽性率可達90%~100%。

⑶循環抗原檢測:近期應用酶連免疫吸附抗原斑點試驗(AST-ELISA)直接檢測血清中循環抗原,陽性率在98%以上,且可作爲療效評價。

鑑別診斷

易被誤診爲肺結核或肺炎

預防

提供熟食或不生喫溪蟹和竻蛄,不飲用生水。

治癒標準

經徹底治療後,2~4個月內不發生臨牀症狀,以及糞便檢查無蟲卵即爲治癒。

預後

無後遺症,但應防止再感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