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下湯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雞峯普濟方》卷十三:斷下湯

處方

赤石脂15克 龍骨180克 當歸60克

製法

上爲粗末。

功能主治

主滑泄久而不愈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

《雞峯普濟方》卷十三

《楊氏家藏方》卷十六:斷下湯

處方

人蔘2兩(去蘆頭),烏賊魚骨2兩(燒灰),當歸(洗,焙)2兩,熟乾地黃(洗,焙)1兩,艾葉(醋炒)1兩,川芎7錢半,阿膠(蛤粉炒成珠子)7錢半,乾薑半兩(炮)。

功能主治

衝任氣虛,崩中漏下,經脈不調,每遇月候將行,臍腹腰腳先痛,漸減飲食,四肢乏力及帶下。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六

《三因》卷十二:斷下湯

處方

罌粟殼(炙,去瓣)14個,草果1個(不去皮,炒),白朮1錢,甘草(炙)半錢,茯苓1錢。

製法

上爲散,作1劑。

功能主治

下痢赤白,無問久近長幼。

用法用量

水1大碗,加生薑7片,大棗7個,煎至1大盞,分2服,空腹服。

下純赤,加黑豆27粒;白則加炮乾薑1錢。

摘錄

《三因》卷十二

《易簡方》:斷下湯

處方

草果(連皮)1個,白朮1錢,茯苓1錢,甘草半錢。

製法

上(口父)咀,用大罌粟殼14枚,去筋膜並萼蒂,剪碎用醋淹,炒燥爲粗末,同前作1劑。

功能主治

下痢赤白,無問久近長幼,及休息痢疾。

用法用量

水2大盞,加生薑7片,大棗、烏梅各7個,煎至1大盞,分2服服之。

赤痢者,加烏豆27粒;白者,加乾薑半錢。

摘錄

《易簡方》

《直指》卷十四

方名

斷下湯

組成

茯苓1錢,白朮1錢,甘草半錢,草果(連皮)1枚,大罌粟殼14枚(去筋萼,剪碎,醋浸,炒燥),木香半錢。

主治

赤白痢。

用法用量

分作2服,每服加生薑5片,大棗3個,大烏梅3個,食前煎服。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