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格奧爾格綜合徵 2009年01月22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疾病別名

迪喬治氏綜合徵,迪喬治綜合徵,胸腺發育不全,胸腺發育不良,“CATCH”22 綜合徵;DiGeorge 綜合徵,胸腺不發育,thymic aplasia,thymic dysgenesis,thymic dysplasia

疾病代碼

ICD:E32.8

疾病分類

兒科

疾病描述

原發性T 細胞免疫缺陷所致的免疫缺陷綜合徵的患兒所表現的主要是細胞介導的免疫阻抑,佔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的5%~20%。T 細胞缺陷也會間接地影響被抗原啓動的T 細胞激活的效應細胞,如單核巨噬細胞和B 細胞。嚴重的T 細胞缺陷多於出生1 年內就產生臨牀徵象,可表現爲不同免疫反應系統的聯合免疫缺陷,輕度T 細胞缺陷可遲至成年纔出現症狀。包括胸腺發育不全,低鈣血癥,先天性心臟疾病和麪部畸形。

迪格奧爾格綜合徵(DGS)與染色體22q11 缺陷有關,應該視爲最嚴重的一組臨牀疾病的總和,以各單詞首個字母縮寫爲“CATCH”22 綜合徵,意思爲由於22q11 缺失所致的心臟缺損(Cardiac),面部異常(Abnormal),胸腺發育不全(Thymic),上顎畸形(Cleft)和血鈣降低(Hypocalcemia)。

大部分病例爲部分迪格奧爾格綜合徵,即指胸腺未受損害,其T 細胞數量及功能正常,很少併發感染。少數病例爲完全迪格奧爾格綜合徵,即指胸腺缺陷者,其中部分病兒胸腺缺陷也爲部分性,其免疫功能缺陷隨時間推移而逐漸好轉。完全性迪格奧爾格綜合徵患者的T 細胞數量和功能顯着下降,具有明顯的感染傾向。本病多爲散發,但可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症狀體徵

1.心臟異常 大多數患者伴有左心流出道畸形。其他損害有右心流出道畸形包括肺動脈閉鎖及法樂四聯徵、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動脈管狹窄等。

2.低鈣血癥 低鈣血癥所至的手足抽搐通常發生在生後24~48h 內,1 例患者在5 歲時才首次診斷低鈣血癥。40 例長期隨訪中,26 例低鈣血癥得以糾正,4例死亡,其餘10 例患者仍在繼續接受治療。生後最初兩週低鈣血癥尤其突出,但大多數爲暫時表現,隨年齡而緩解。

3.面部特徵 面部特徵包括面部較長、球型鼻尖和狹窄的鼻翼、齶裂、顴骨扁平、眼距增寬、斜眼、低垂耳並伴有耳圍凹陷和耳輪發育不全及下頜過小。其他少見的體型異常有小頭畸形、身材矮小、指趾細長、腹股溝疝和脊柱側凸。

4.反覆感染 完全DiGeorge 綜合徵患兒因胸腺發育不良而致免疫功能缺陷,常易發生反覆感染,表現爲慢性鼻炎,反覆肺炎(包括卡氏肺囊蟲肺炎),口腔念珠菌感染和腹瀉。患兒非常衰弱而不易成活。

5.神經精神問題 隨着治療手段的改進,DGS 患兒存活者增多,神經精神問題已受到重視。患兒存在輕度神經精神發育落後和認知障礙。大多數病兒IQ 爲73±10。進行性肌強直,步態不穩等提示存在神經退行性變。

6.自身免疫性疾病 DGS 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機會比正常兒童爲高,包括幼年型類風溼性關節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和甲狀腺炎。

疾病病因

本病是由於某些原因(如病毒感染、中毒)導致妊娠早期第Ⅲ、Ⅳ咽囊神經嵴發育障礙而使胸腺(常伴甲狀旁腺)發育不全或不發育。常伴有心血管、頜面部、耳等發育畸形。易發生於大齡父母生育的子女中,部分患兒提示與染色體22q11缺陷有關,主要爲22q11.2 的缺失(del22q11)。

病理生理

DGS 是一組包括咽齶弓多畸形複合體。病因複雜,可能因素有接觸致畸形制劑和母體患糖尿病。大多數DGS(90%)患者及心臟畸形患者在22q11 存在基因缺失。高危突變或轉位的基因片段在D22S75(N25)和GM00980 之間,其長度爲200~300kb,經常發生突變的區域在D22S427 和D22S36 之間。另一個易於突變區爲FCF2 的遠端。迄今確切的致病或候選突變基因尚未明確。這些候選基因包括N25(與骨骼肌和包涵素重鏈基因CLTCL 有關)、DGCR/LAN/IDD、檸檬酸鹽轉運蛋白基因(CTP)和DGCR6 等。

DGS 還有其他染色體位點異常,包括單倍體10q13,18q21 和17p13,9q 雙倍體及同源染色體18q。

診斷檢查

診斷:根據本病相應的臨牀表現、實驗室和X 線檢查,發現胸腺缺如、甲狀旁腺及T 細胞功能異常等,即可診斷本病。其中甲狀旁腺功能低下、T 細胞功能不全爲必備條件,其他表現可有可無、均可診斷本病。

實驗室檢查:

1.電解質及激素檢測 可發現血清低鈣和高磷,甲狀旁腺素降低或缺乏。

2.免疫功能檢查 18 例心臟手術病例中,僅3 例能在縱隔內見到胸腺。

(1)不完全DGS:殘存有胸腺組織,T 淋巴細胞增殖反應正常,T11 細胞功能明顯降低。出生時淋巴細胞數爲500~1500/mm3,1 歲時均基本達到正常範圍。B細胞數量正常甚或增多,可有高IgG 血癥、高抗體反應和自身抗體。也有報道對疫苗的抗體反應的親和力和持久性不如正常同齡兒童者。

(2)完全性DGS:是否存在殘留的胸腺組織並不是確定完全性DGS 的標準,而T 細胞增殖反應缺陷可認定爲完全性DGS。隨年齡增長,T 細胞數量上升並不能改善其增殖反應。NK 細胞數也減少,其數量和功能受損程度與T 細胞的受損程度相一致。B 細胞數量增多,可出現免疫球蛋白增高或降低,IgA 缺乏症和抗白喉-破傷風類毒素特異性抗體低下。

3.產前診斷和明確疾病攜帶者 DGS 患者將疾病傳給子代的機會爲50%,羊水細胞或絨毛膜細胞染色體分析發現22q11 缺失可做出產前診斷。父母患先天性心臟病或已確診爲22q11 缺失者,是產前檢查的重點對象。產前超聲學檢查可發現心臟畸形。雖然第1 胎爲DGS 患兒,很少見到第2 胎也發病,但仍應進行產前檢查。

其他輔助檢查:影像學檢查:胸部放射性檢查可能提示無胸腺影,但這並不完全代表T 細胞能力異常。X 線可見心臟和大血管異常,如右位動脈弓、肺動脈擴張和心臟擴大等。共振發現部分病例小腦蚓部和後顱凹變小以及前角附近小囊腫形成。超聲心動圖檢查可明確心臟畸形類型,產前超聲學檢查可發現心臟畸形。應做腦CT、腦電圖和心血管造影檢查。

鑑別診斷

和其他原發性、繼發性免疫缺陷病相鑑別,依據臨牀特點和各項實驗室輔助檢查可助鑑別。

治療方案

1.手術治療 心臟畸形通常是DGS 最嚴重及威脅生命的因素。應對患者進行儘可能積極的治療,包括手術治療。其他畸形的矯正也可擇期進行。進行手術時若需輸血,應事先進行X 線照射,以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2.低鈣血癥的治療 可用鈣製劑、維生素D 和低磷飲食治療。發生低鈣驚厥者,應即刻使用藥物止驚和給予靜脈注射離子鈣。

3.感染的預防和治療 如有嚴重免疫缺陷,可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複方新諾明)預防感染,也可考慮輸注靜脈注射人血丙種球蛋白(IVIG)。必須慎重使用活疫苗。

4.免疫重建 不完全性DGS 不需要考慮免疫重建治療。但對完全性DGS 患者(對絲裂原刺激無增殖反應),則應儘早考慮做MHC 配型骨髓移植或胸腺移植。

併發症

可併發手足抽搐,反覆嚴重感染,衰弱而不易成活;可有神經精神發育落後和認知障礙,進行性肌強直,步態不穩;可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幼年型類風溼性關節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和甲狀腺炎等。

預後及預防

預後:先天性心臟病的嚴重程度是判定DGS 預後的主要指標。其他預後因素包括免疫缺陷及低甲狀旁腺功能狀況。

預防:

1.孕婦保健 已知一些免疫缺陷病的發生與胚胎期發育不良密切相關。如果孕婦受到放射線照射、接受某些化學藥物的治療或發生病毒感染(特別是風疹病毒感染)等,則可損傷胎兒的免疫系統,特別是在孕早期,可使包括免疫系統在內的多系統受累。故加強孕婦保健特別是孕早期保健十分重要。孕婦應避免接受放射線,慎用一些化學藥物,注射風疹疫苗等,儘可能防止病毒感染。還要使孕婦加強營養,及時治療一些慢性病。

2.遺傳諮詢及家族調查 雖然大多數疾病不能確定遺傳方式,但對確定了遺傳方式的疾病進行遺傳諮詢是很有價值的。如果成人有遺傳性免疫缺陷病將提供他們子女的發育危險性;如果一個小孩患有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或性聯免疫缺陷病,就要告訴父母親,他們下一胎孩子患病的可能性有多大。對於抗體或補體缺陷患者的直系家屬應檢查抗體和補體水平以確定家族患病方式。對於某些已能進行基因定位的疾病,如慢性肉芽腫病,患者父母、同胞兄妹及其子女均應做定位基因檢測,如果發現有患者,同樣應在他(她)的家庭成員中進行檢查,患者的子女應在出生開始就仔細觀察有無疾病發生。

3.產前診斷 某些免疫缺陷病能進行產前診斷,如培養的羊水細胞酶學檢查可診斷腺苷脫氨酶缺乏症、核苷磷酸化酶缺乏症及某些聯合免疫缺陷病;胎兒血細胞免疫學檢測可診斷 CGD、X-聯無丙種球蛋白血癥、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從而中止妊娠,防止患兒的出生。

迪格奧爾格綜合徵患者將疾病傳給子代的機會爲50%,羊水細胞或絨毛膜細胞染色體分析發現22q11 缺失可做出產前診斷。父母患先天性心臟病或已確診爲22q11 缺失者,是產前檢查的重點對象,且產前超聲學檢查可發現心臟畸形。依據以上可做出早期準確診斷,及早給予特異性治療和提供遺傳諮詢(產前診斷甚至宮內治療)非常重要。

流行病學

原發性T 細胞免疫缺陷所至綜合徵佔PID 的5%~20%,於1965 年DiGeorge 報道首例胸腺發育不全,故名迪格奧爾格綜合徵(DGS)。

特別提示

加強孕婦保健特別是孕早期保健十分重要。孕婦應避免接受放射線,慎用一些化學藥物,注射風疹疫苗等,儘可能防止病毒感染。還要使孕婦加強營養,及時治療一些慢性病。某些免疫缺陷病能進行產前診斷,如培養的羊水細胞酶學檢查可診斷腺苷脫氨酶缺乏症、核苷磷酸化酶缺乏症及某些聯合免疫缺陷病;胎兒血細胞免疫學檢測可診斷 CGD、X-聯無丙種球蛋白血癥、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從而中止妊娠,防止患兒的出生。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