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 2009年01月19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系多種原因引起腦部神經元羣陣發性異常放電所致的發作性運動、感覺、意識、精神、植物神經功能異常的一種疾病。

據國內外調查,其患病率大約爲0.5%左右。本病確切的發病機理至今仍未完全闡明。目前根據癲癇的發病是否與某些因素有關而將其分爲原發性與繼發性兩類。繼發性又稱爲症狀性癲癇,是指有明顯致病因素者,如腦血管疾病、顱腦損傷、腦部感染等,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缺氧、代謝性疾病的結果。原發性又稱爲特發性癲癇,是指目前尚未查明原因者。值得注意的是,遺傳因素在病因未明者中佔有相當比例。

癲癇,在中醫學中又稱癲、癲疾、癇等名。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藥學文獻——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於本病的記載。到《黃帝內經》時期,又進一步對癲癇的病因、病理和臨牀表現做了較爲詳盡的闡述。例如:“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癲疾。”(《素問·奇病論》)“病初發歲一發,不治月一發,不治月四五發,名曰癲病。”(《素問·長刺節論》)治療則以鍼灸爲主。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有“若僵驚,起如狂”的描述,指出了本病的發作也有精神失常的表現。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首次使用了“癲癇”的病名,並將癲癇的臨牀證候做了較爲全面的歸納。金元以降,醫家開始重視痰濁與癲癇的發病關係。朱丹溪認爲:“癇證有五,無非痰涎壅塞,迷悶心竅。”並提出“大率行痰爲主”(《丹溪心法》)的治則。以後,痰濁成爲醫家公認的主要病因。到明代,樓英在《醫學綱目》中明確指出了本病屬“腦系”疾病的概念。清代李用粹在《證治匯補》中又提出了陰癇、陽癇的分類方法。而王清任則對瘀血阻絡的病機做了較爲詳細的闡述,創制出多首以活血化瘀爲主的治療本病的專方。總之,歷代醫家積累了大量防治本病的經驗,並總結出不少迄今仍行之有效的方劑。

現代中醫治療癲癇的報道首見於1954年,至90年代初,在國內期刊上發表的中醫藥治療癲癇的文獻已超過5OO篇,其中80年代以後報道的佔70%以上,累計報道觀察病例達一萬六千餘例。目前,中醫藥治療癲癇的總有效率約爲80%。從文獻報道的內容看,一直到60年代後期,大多爲傳統辨證論治經驗的驗證及民間單方驗方的收集整理等。70年代後,醫家進一步重視對癲癇防治的研究,大樣本的臨牀觀察越來越多,鍼灸、推拿等多種治療方法有所發展,研究手段也從單純臨牀觀察擴展到治療方法的機理探討和藥理藥化實驗等方面。通過對癲癇患者針刺前後的EEG進行觀察,發現針刺前EEG正常者,針刺後仍屬正常,而原來EEG異常者,針刺後72.6%的患者表現爲異步化現象(表明癲癇放電停止或減少),從而證實針刺確實對癲癇有良性控制作用。動物試驗亦發現針刺某些穴位可使癲癇潛伏期延長,發作行爲率和死亡率降低,EEG癇波放電頻率減少。用活血化瘀藥治療本病,自80年代以來較爲突出。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藥物可以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促進瘢痕消散,緩解粘連,使皮層活動區停滯性病理興奮竈逐漸消除。

總之,中醫藥防治癲癇具有整體調節、毒副作用低、切實有效等特點,已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和肯定。

病因病機

病的病因可分爲先天與後天兩種。先天因素多指母孕時卒受驚恐,或胎育中罹患疾病,誤用藥物,或父母原有癲癇之患。後天因素則包括七情不遂、六淫外客、跌僕擊打及產育損傷等。此外如飲食失慎、勞累少眠、久病體虛等均可誘發癲癇發作。其具體病機如下。

風痰閉阻 痰濁內盛,肝風內動,痰隨風動,上逆閉阻氣機,蒙閉心神,故發癲癇。

痰火上擾 肝火偏旺,火動生風,煎熬津液,結聚爲痰,風動痰升,阻塞心竅而發癇疾。

痰瘀阻竅 頭部跌僕,瘀血內停,氣機阻滯,痰濁蘊結,痰瘀互搏,蒙閉清竅,橫竄經絡,發作癲癇。

正氣偏虛 癇證反覆發作,日久不愈,致心血不足,腎精虧虛,脾氣不健,肝失濡潤,故見癇證頻作及一派虛弱之象。

辨證分型

癲癇目前尚無統一的辨證分型標準。總結歸納各地文獻,結合臨牀實際,一般可分爲四個主型:

1.風痰阻閉 平素常感眩暈、胸悶、多痰,發作前可有加劇之先兆。發作時突然昏僕,神識不清,四肢抽搐,雙目呆滯,口吐涎沫,喉間痰鳴,也可見短暫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而無抽搐者。舌苔白膩,脈弦滑。

2.痰火上擾 患者多起病急,突然昏僕,強直抽搐,雙目上翻,口吐涎沫,或有吼叫,甚則如狂,醒後頭痛如裂。平素情緒急躁,心煩失眠,口乾口苦,咯痰不爽,大便祕結。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數或洪大。

3.痰瘀阻竅 多有頭部外傷、產傷或腦部感染、腦血管疾病等病史,癲癇發作症狀較爲固定,或常與月經週期有關,多伴頭痛,肢麻等症狀。舌質暗紫有瘀斑,脈弦而澀。

4.正氣偏虛 病程日久,反覆發作。發作時抽搐無力或局部肢體抖動。平素有心悸、健忘,神疲乏力,或神識欠清,智力低下,腰膝痠軟,頭昏目眩。舌質紅少苔,或質淡邊有齒印,脈細弱。

診斷

一、臨牀表現:

根據臨牀發作類型分爲:

㈠ 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大發作):

突然意識喪失,繼之先強直後陣攣性痙攣。常伴尖叫、面色青紫、尿失禁、舌咬傷、口吐白沫或血沫、瞳孔散大。持續數十秒或數分鐘後痙攣發作自然停止,進入昏睡狀態。醒後有短時間的頭昏、煩躁、疲乏,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若發作持續不斷,一直處於昏迷狀態者稱大發作持續狀態,常危及生命。

㈡ 失神發作(小發作):

突發性精神活動中斷,意識喪失、可伴肌陣攣或自動症。一次發作數秒至十餘秒。腦電圖出現3次/秒棘慢或尖慢波綜合。

㈢ 單純部分性發作:

某一局部或一側肢體的強直、陣攣性發作,或感覺異常發作,歷時短暫,意識清楚。若發作範圍沿運動區擴及其他肢體或全身時可伴意識喪失,稱傑克森發作(Jack)。發作後患肢可有暫時性癱瘓,稱Todd麻痹。

㈣ 複雜部分性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

精神感覺性、精神運動性及混合性發作。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及明顯的思維、知覺、情感和精神運動障礙。可有神遊症、夜遊症等自動症表現。有時在幻覺、妄想的支配下可發生傷人、自傷等暴力行爲。

㈤ 植物神經性發作(間腦性):

可有頭痛型、腹痛型、肢痛型、暈厥型或心血管性發作。

無明確病因者爲原發性癲癇,繼發於顱內腫瘤、外傷、感染、寄生蟲病、腦血管病、全身代謝病等引起者爲繼發性癲癇。

二、輔助檢查:

1.EEG、BEAM、Holter(腦電圖、腦電地形圖、動態腦電圖監測):可見明確病理波、棘波、尖波、棘-慢波或尖-慢波。

2.如爲繼發性癲癇應進一步行頭顱CT、頭顱MRI、MRA、DSA等檢查可發現相應的病竈。

3.腰穿CSF檢查,可有改變。

治療措施

一、藥物治療:

1.根據癲癇發作類型選擇安全、有效、價廉和易購的藥物。

①大發作選用苯巴比妥90-300mg/d。丙戊酸鈉 0.6-1.2/d,卡馬西平 600-1200mg/d等。

②複雜部分性發作:苯妥英鈉 0.2-0.6/d,卡馬西平0.2-1.2/d。

③失神發作:氯硝安定5-25mg/d,安定7.5-40 mg/d。

④癲癇持續狀態:首選安定 10-20mg/次靜注。

2.藥物劑量從常用量低限開始,逐漸增至發作控制理想而又無嚴重毒副作用爲宜。

3.給藥次數應根據藥物特性及發作特點而定。

4.一般不隨意更換或間斷,癲癇發作完全控制2-3年後,且腦電圖正常,方可逐漸減量停藥。

5.應定期藥物濃度監測,適時調整藥物劑量。

二、對於明確病因的癲癇,除有效控制發作外要積極治療原發病。

叄、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癲癇可行立體定向術破壞腦內與癲癇發作的有關區域,胼胝體前部切開術或慢性小腦刺激術。

四、全身強直陣攣發作持續狀態的治療

1.積極有效的控制抽搐:

①安定,成人10-20mg, 小兒 0.25-1mg/kg,緩慢靜脈注射至抽搐停止。隨後將20-40mg加入葡萄糖液中以每小時10-20mg速度靜脈滴注,連續10-20小時,日總量不超過120mg。

②異戊巴比妥鈉 成人0.5g溶於10ml注射用水中,以50-100mg/分速度緩慢靜脈注射至發作停止。注射中要注意呼吸心跳變化。發作控制後應繼續鼻飼或口服抗癲癇藥物。

2.處理併發症:

保持呼吸道通暢,利尿脫水減輕腦水腫,糾正酸中毒等。

療效標準

各地文獻報道採用的療效標準很不統土,對療效評定的標準,差異較大。今參照1979年青島會議所訂抗癲癇藥物(西藥)試用臨牀療效評價標準,結合各地情況,取長補短,分四級評定。

顯效:用藥後,癲癇發作控制,或發作次數在相同週期內較治療前減少75%以上,發作時症狀和持續時間均明顯減輕和縮短,腦電圖改善。

有效:用藥後,癲癇發作次數在相同週期內較治療前減少50%~75%,發作症狀和持續時間有不同程度的減輕和縮短,腦電圖略有改善。

效差:用藥後,癲癇發作次數在相同週期內較治療前減少不足50%,發作症狀和時間無明顯改善,腦電圖無變化。

無效:用藥後,癲癇發作的次數、臨牀症狀等均無變化,甚或趨向嚴重。

分型治療

(1)風痰阻閉

治法:滌痰宣竅,熄風止痙。

處方:制南星9克,石菖蒲24克,炙遠志6克,竹瀝半夏9克,陳皮6克,秣茯苓9克,竹茹9克,生牡蠣(先煎)30克,蟬退6克,白附子6克,枳殼9克,鉤藤12克。

加減:胸悶痰盛加瓜蔞皮、天漿殼;驚搐加青龍齒、琥珀末、天麻;抽搐甚加蜈蚣、全蠍;伴食滯加焦山楂、六神曲;脾虛加炒白朮。

服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牡蠣、龍齒宜先煎20分鐘;鉤藤、石菖蒲後人;全蠍、琥珀研末吞服。

療效:用上法治療187例,顯效和有效共144例,無效43例,總有效率爲77%。

常用成方:定癇丸、白金丸、五癇神應丸、風引湯等。

(2)痰火上擾

治法:清肝瀉火,豁痰止癇。

處方:青礞石15克,膽南星9克,黃芩9克,龍膽草9克,梔子9克,鉤藤12克,天竺黃9克,殭蠶9克,石菖蒲24克,柴胡9克,生石決30克(先煎),生大黃6克(後入),全蠍3克,炙地龍9克。

加減:熱盛者加黃連、石膏;心煩失眠加秣茯神、炒棗仁;抽搐甚者加蜈蚣;月千陽上亢加牡蠣、代赭石;咯痰不爽加海浮石、貝母。

服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服藥後大便瀉下較劇者,大黃可減量或不用。

療效:用此法治療101例癲癇患者,顯效與有效共75例,無效26例,總有效率爲74.3%。

常用成方:礞石滾痰丸、牛黃清心丸、鉤藤飲子。

(3)痰瘀阻絡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通絡。

處方:黃芪24克,當歸12克,赤芍9克,桃仁9克,紅花6克,川芎15克,丹蔘15克,石菖蒲24克,制南星9克,半夏9克,殭蠶9克,地龍9克,天麻9克,全蠍3克(吞)。

加減:痰溼重加海浮石、川貝母;心悸心慌加遠志、柏子仁、琥珀末;腎陰虛加紫河車、熟地;兼氣虛者加黨蔘、白朮,重用黃芪;熱盛加黃芩、黃連、梔子,制南星用膽南星。

服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用此法共治療336例患者,顯效和有效264例,總有效率爲78.6%。

(4)正氣偏虛

治法:益氣填精,祛痰定癇。

處方:人蔘6克,黃精12克,紫河車9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9克,秣茯苓9克,石菖蒲15克,半夏9克,陳皮9克,殭蠶9克,蟬蛻6克,益智仁12克,珍珠母30克(先煎),膽南星9克,炙甘草6克。

加減:痰溼重加蒼朮、厚撲;溼熱甚加龍膽草、天竺黃;偏於肝腎不足加龜版、熟地、首烏;偏於心脾氣虛加黃芪、當歸、白朮;肝陽上亢加牡蠣、磁石、代赭石;伴瘀血內停加桃仁、紅花、赤芍、川芎;食滯加保和丸。

服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應用本法治療86例患者,顯效與有效爲65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爲75.58%。

常用成方:河車八味丸、左歸丸、金泊鎮心丸、大補元煎。

專方治療

(1)癇可定(片劑)

組成:青礞石Z00克,白礬200克,全蠍85克,蜈蚣85克,守宮100克,鹿角霜200克,紫河車200克,珍珠母200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細末,製成片劑,每片含生藥0。3克。每日3次,每次7~10片,兒童酌減。

療效:用本藥治療各類發作性癲癇46例(原發性20例,繼發性26例,其中挽例腦電圖檢查異常),顯效19例,有效11例,效差7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爲80.4%。本藥對大發作和侷限性發作較好。

(2)抗癇片

組成:桃仁、赤芍、紅花、川芎、半夏、香附、木通、蘇子、青皮、大腹皮、桑白皮。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打片,每片含生藥O.3克。每日3次,每次按每公斤體重半片。

療效:用本藥治療兒童癲癇患者100例,顯效72例,有效12例,效差10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爲84%。本藥對全身強直性陣攣(大發作)效果效好。動物實驗結果表東,此藥對回蘇靈和咖啡因所致驚厥均有拮抗作用。

(3)癇寧

組成:炙馬錢子40克,石菖蒲40克,丹蔘40克,鬱金60克,白礬120克,硃砂30克,苯巴比妥720毫克,利眠寧720毫克。

用法:馬錢子先煮1~2小時,取出後放入麻油中炸至焦黃,去芫,研細末。其餘各藥研細末與馬錢子末拌勻,裝人空心膠囊,每粒0。5克。每日2次,成人每次5~6粒,1~3歲每次2~3粒,4~10歲每次3~4粒。溫水送服。

療效:用本藥治療各類癲癇34例,顯效13例,有效18例,效差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爲97%。

(4)癲癇丸

組成:巴豆霜5克,杏仁20克,赤石脂50克,代赭石5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攪拌均勻,蜜製爲丸如黃豆大。每日3次,每次3粒,飯後溫水送服。孕婦忌服。

療效:共治療324例,顯效247例,有效59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爲94.4%。原發性患者的療效顯著高於繼發者(P<0.01)。

(5)五生丸(癲癇二號片)

組成:生半夏3份,生南星3份,生川烏3份,生白附子3份,生白芍9份,黑大豆30份,生薑汁適量。

用法:先將半夏、南星、川烏用清水漂洗5~7天。晾乾後與其他藥共研細末,加薑汁拌勻,製成片劑,每片含生藥0。3克。每日2次,每次5~6片,兒童酌減。

療效:用本藥治療54例,一年以上未發者3例,發作次數明顯減少,發作間歇延長,症狀減輕39例,無效10例,中斷治療2例,總有效率爲77.8%。

(6)河南囊蟲丸2號

組成:皁角刺62克,蛇牀子62克,蜈蚣7條,膽南星46克,殭蠶62克,硃砂9芄,青礞石93克。

用法:上方諸藥共研細末,煉蜜爲丸,每丸重2。5克。每日3次,每次1丸,兒童酌減。

療效:用本藥治療各種類型癲癇180例(原發性21例,繼發性159例,包括腦囊蟲病史者99例),顯效104例,有效46例,效差21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爲83.4%。

(7)硃砂一粒丹

組成:炒牙皁1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鬱金8克,木香8克,紫菀8克,陳皮10克,甘草6克,牛角1.2克,麝香1克,巴豆霜8克,硃砂5克。

用法:上列各藥除硃砂外,共研細末,麪糊爲丸如綠豆大,硃砂爲衣。每晚1次,每次10~15粒。

加減:伴氣血虛弱加服歸脾丸;伴肝腎陰虛加服六味地黃丸;伴肝胃不和加服柴胡疏肝散;伴肝火痰熱加服龍膽瀉肝丸;伴胃熱加生石膏30~60克,水煎月艮。若小兒驚癇,以本藥含服殭蠶鉤藤湯(赤芍、川芎、殭蠶、蟬退、鉤藤、天竺黃、半夏、杏仁、茯苓、木通、黃芩、甘草、石菖蒲)。

療效:用本藥治療60例,顯效(3年以上未發作)37例,有效5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爲70%。

老中醫經驗

董廷瑤醫案

陸××,男,5個月。1982年5月3日初診。患嬰初生4個月起,漸發驚搐,近10天發作愈頻。每發神識迷糊,四肢抽搐,兩目上翻,痰鳴吐涎。腦電圖檢查見有異常癇波。擬診原發性癲癇。平時喉中痰多,下頜時顫,眠中作驚,便祕溲黃,脣紅乾裂,舌紅苔薄。症屬痰火驚癇,急予豁痰逐涎,清心開竅。

處方:川連3克,鉤藤6克,天漿殼5被,全蠍1.5克,幹菖蒲6克,天竺黃6克,天麻4。5克,膽星3克,殭蠶9克,竹瀝半夏9克,陳皮3克。4劑。另服保赤散0.3克,每天1包,分2次服。

藥後大便下涎甚多,狀如膩油發亮,痰濁得降,近日驚癇不發,痰鳴減少,時有咳嗽,大便停藥即結,小溲黃赤,口渴喜飲,睡眠略安,脣燥面裂,舌紅無苔。痰火初泄,陰液已傷,茲擬滋陰下痰法。

處方:生地9克,玄蔘9克,麥冬9克,鉤藤6克,天漿殼3枚,天花粉9克,竹瀝半夏9克,膽星3克,天竺黃6克,天麻3克,生甘草3克。3劑。另服保赤散0.3克,3包,服法同上。此後以本方爲主,連續服用1月餘,驚癇不作,形神頗振,便下通調,乾渴喜飲,仍聞痰鳴,舌紅少津。痰濁大減,氣陰兩耗。予以滋養安驚。

處方:太子參6克,鮮石斛15克,花粉9克,麥冬9克,五味子3克,龍齒15克,硃茯神9克,生甘草3克,川貝4.5克,竹茹6克。7劑。

續經連服,西醫檢查已無異常發現,癲癇從此停發,發育如常兒。

按: 本例嬰兒驚癇,初診以痰火動風蒙竅論治,滌痰湯爲主加清心熄風之品,輔以保赤散攻逐痰涎。藥後風痰下泄,而陰虧之象顯露,遂以增液滋陰合豁痰開結爲治。症情日見好轉,最後以生脈飲加寧神化痰之品收功。

用藥規律

爲了研究治療癲癇的用藥規律,我們選擇了各地文獻報道中處方完整,療效較好,臨牀觀察例數在10例以上的專方86首,將這些方中所用藥物進行排列統計,共用中藥160種,其中使用頻率(例數)在1O0例以上的有102種。現將此類中藥的使用情況列表如下:

應用頻度(例)

報道文獻(篇)

藥  物

>2500

38

天南星。

2000~2499

27~30

石菖蒲、硃砂。

1500~1999

13~27

半夏、甘草、丹蔘。

800~1499

9~30

全蠍、殭蠶、蜈蚣、鬱金、明礬、天麻、遠志、黨蔘、茯苓、鉤藤、地龍、牽牛子、白芍、青礞石、琥珀、川芎。

500-799

3~9

柴胡、黃芩、陳皮、山藥、青黛、桂枝、硼砂、天竺黃、代赭石、大黃、麝香、桃仁、生薑、大棗、生鐵落。

300~499

2~7

皁角、沉香、白胡椒、甘松、冰片、赤芍、巴豆、貝母、杏仁、赤石脂、橘紅、黃連、香附、珍珠、乳香、紫河車、雄黃、千金子、馬蹄香、纈草。

200~299

2~8

牛黃、羚羊角、龍骨、馬錢子、茯神、黃芪、葛根、乾薑、綠豆、水牛角、荊芥穗。

100~199

1~8

神曲、蟬衣、海浮石、白花蛇、珍珠母、牡蠣、重樓、白附子、磁石、梔子、烏梢蛇、枳實、守宮、麥冬、熟地、寒水石、紫石英、五味子、沒藥、太子參、辰砂、青果、白石脂、石膏、滑石、細辛、雲南白藥、苦蔘、木通、青皮、蘇子、大腹皮、桑白皮。

從上表統計結果來看,目前治療癲癇的藥物以祛痰開竅熄風止痙類爲主,其次是清熱利溼、活血化瘀、扶正補虛類藥物。這與中醫對癲癇的病因病機認識和臨牀分型是一致的。在上述102味中藥中,使用率最高的是天南星、石菖蒲,應用頻率和文獻報道分別爲2818例、38篇文獻和2211例、30篇文獻。近年來,有人對兩藥的藥理作用做了實驗研究,發現南星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南星浸護液可對抗士的寧、戊四氮和咖啡因引起的驚厥。石菖蒲抗癲癇的有效成份是α一細辛醚,動物實驗的結果表明它有對抗戊四氮所致的驚搐作用。有報道用α一細辛醚注射液搶救癲癇持續狀態18例,其顯效率爲44.4%,總有效率爲100%。另有人用石菖蒲煎劑治療大發作患者60例,結果顯效17例,進步28例,總有效率爲75%。在活血化瘀藥中使用率最高的是丹蔘,其次是地龍、全蠍、蜈蚣、殭蠶等蟲類藥,由於具有較好的祛風止痙通絡作用,故使用率也較高。

其他療法

(1)鍼灸

①體針

取穴:主穴:背三針、鳩尾、筋縮、腰奇、間使、額三針、豐隆。配穴:中脈、照海、神門、關元、三陰交、足三裏、太淵、三衝、膻中、血海。

治法:以主穴爲主,每次酌情選用4~6穴。背上針取0.6~1.5寸芒針循督脈透刺,如神道透陽關,神道透大椎,腰奇透陰關。進針後中等頻率(120次/分)捻轉1分鐘。額三針爲雙側眉衝穴沿膀胱經透刺二針,取此連線爲底邊的等腰三角形,另一頂點沿督脈透針。餘穴邪實用瀉法,體虛用補法,留針15分鐘,每日1次或隔日1次。

療效:經上方治療124例,顯效85例,有效28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爲91.06%。

②頭針

取穴:癲癇穴,頂中線,額中線,頂旁線,枕上正中線,顳後斜線。

癲癇穴位置:風池內1寸上1寸,斜方肌盡頭處。

治法:進針後用G-6805治療儀通低頻脈衝電30分鐘,發作嚴重者可適當延長通電時間。通電以麻感達到前額爲好,亦可在腦電圖病竈部位進行鍼刺通電。隔日1次。

療效:以上法治療260例,顯效174效,有效65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爲91.9%。

③穴住埋線

取穴:主穴:脊中、筋縮。配穴:大椎、長強、膻中、中脘、氣海、內關。

治法:每次選1個主穴,辨證選用1~2個配穴。主穴常規消毒後,切開皮膚,用3號羊腸線3釐米埋人,不縫合。配穴用18號穿刺針埋線。每次埋線爲一療程,每療程3個月。

療效:用此法治療816例,顯效678例,有效138例,總有效率爲10O%。大多數患者埋線1~4次。

④艾灸

取穴:a.百會、大椎、身柱;b.前頂、神道、筋縮;c.百會、脊中、腰奇、鳩尾。

治法:上述三組穴位,順序選用。每年小暑至處暑灸治1次,連續2~3年。穴位局部消毒,用0.2%普魯卡因局麻,蒜汁塗抹後艾灸,頭部穴位4~5壯,胸背部5~7壯或7~9壯,體弱及兒童酌減。灸後穴位起泡處敷貼藥油膏,並服食公雞、魚類以促使其化膿。藥膏每日一換,至灸疤癒合。

療效:用此法治療106例,治療後不再發作31例,發作頻度減少50%以上27例,發作頻度減少30%以上21例,無效27例,總有效率爲74.5%。

(2)單方驗方

①青陽參

組成:蘿摩科植物青陽參根。

用法:煎湯,或製成片劑,每日服300~500毫克。

療效:共治療53例,顯效39例,有效1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爲92.5%。

②陳石灰丸

組成:用屋頂房壁之陳石灰(愈陳愈佳)600克,硃砂、硼砂各100克,研末煉蜜爲丸,每丸6克。

用法:每日2次,每次2丸,薑汁送下,孕婦忌服。

療效:治療64例,顯效51例,有效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爲96.88%

(3)推拿

操作:發作期:掐四關(合谷、太沖)、人中、少商、十宣,及大腳趾、中趾刊、趾側旁過敏點;最後掐二扇門、承漿。均用重手法強刺激。

控制期:①雙掌分推胸部5~7遍;揉中府、中脘、關元;揉腹部2分鐘;重壓三陰交、揉壓公孫、是三裏。②拇指壓印堂至百會段及枕骨下緣各5分鐘;揉百會、風府各2分鐘。③揉壓背部膀胱經5~7分鐘;重壓肺俞、心俞,拿捏背肌。上法每日1次,20次一療程。

療效:用上法治療29例6~55歲患者,顯效23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爲79.3%

(4)食療

鉤耳冰醋羹

組成:鉤藤、黑木耳、冰糖各120克,食醋500毫升。

用法:將醋先煮沸,入鉤藤煎至皮微黑撈出,再放黑木耳、冰糖煮1~2沸即可。早晚各服1次,每次1~2湯匙。

療效:用此方治療原發性癲癇40例,其中35例服1~2料後1年以上未再發作,有效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爲95%。

其他措施

大發作時立即倒臥,防止跌碰傷。鬆解患者衣領,保持呼吸通暢。上下臼齒之間填人毛巾等物,避免舌被咬傷。抽搐時不可用力按壓患者的肢體,以免骨折。抽搐後將頭部轉向一側讓唾液與嘔吐物流出,防止窒息。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