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氣丸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普濟方》卷三九三引《全嬰方》:導氣丸

處方

京三棱、青皮、蘿蔔子(炒)、皁角(不蛀者,酥炙)、黑牽牛(半生半炒)各等分。

製法

上爲末,麪糊爲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小兒腹脹,氣粗不食。

用法用量

3歲30丸,以米湯送下。

摘錄

《普濟方》卷三九三引《全嬰方》

《楊氏家藏方》卷五:導氣丸

處方

大黃4兩(溼紙裹,煨),蠍梢(去毒,炒)1兩,青橘皮(去白)1兩,胡椒40粒,陳橘皮(去白)1兩,黑牽牛(12兩,取頭末)4兩,茴香1兩(微炒),乾薑1兩(炮),甘草(炙)1兩,阿魏半錢(用稀面少許,和作餅子,捏幹,油煎黃色)。

製法

上爲細末,蒸木瓜搜勻爲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宣壅導滯,除脹滿,利大腸。主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溫鹽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五

《普濟方》卷一六五引《衛生家寶》:導氣丸

處方

半夏2兩(用皁角5錠挼汁,浸1宿,控幹,切作片子),南木香半兩,赤茯苓1分,紫蘇葉半兩,白附子1分。

製法

上爲細末,水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降氣逐風。主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後以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普濟方》卷一六五引《衛生家寶》

《醫略六書》卷二十三:導氣丸

處方

檳榔1兩(斑螫炒),厚朴1兩(乾薑炒),三棱1兩半(乾漆炒),蓬術1兩半(虻蟲炒),吳茱1兩(牽牛炒),青皮1兩(水蛙炒),黃芩1兩(大黃炒),赤芍1兩(川椒炒),楂肉2兩(草果炒),菖蒲1兩(桃仁炒)。

製法

炒熟,揀去拌藥,爲末,紅酒爲丸。

功能主治

攻堅破結。主積結於中,日久不能消化,腹脹堅塞,便閉形實,脈實者。

用法用量

每服1-2錢,以紫蘇湯送下。

各家論述

檳榔破結氣,斑螫拌炒,以攻發堅壘;赤芍破血結,川椒拌炒,以驅逐寒積;厚朴散窒塞,乾薑拌炒,以開發寒滯;青皮破肝氣,水蛭拌炒,以消磨血積;楂肉消肉積,草果拌炒,以掃蕩食積;吳茱平逆氣,牽牛拌炒,以通利飲積;三棱攻堅積,乾漆拌炒,以迅掃瘀結;蓬術破積堅,虻蟲拌炒,以蠢動血結;黃芩清鬱熱,大黃拌炒,以推蕩積熱;菖蒲通竅門,桃仁拌炒,以潤燥開結;酒丸紫蘇湯下,使結散積消,則氣化調和而諸結自解,大便無不通,腹脹堅塞無不退矣。此攻堅破結之劑,爲腹脹堅塞之專方。

摘錄

《醫略六書》卷二十三

《醫學綱目》卷四:導氣丸

處方

青木香4兩,蘿蔔子4兩,茴香4兩,檳榔4兩,牽牛(頭末)4兩。

製法

上爲末,薄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痢疾。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

摘錄

《醫學綱目》卷四

《宣明論》卷七

組成

薑黃4兩,香附子4兩,縮砂2兩,甘草2兩,廣茂2兩,丁皮1兩,甘松1兩,木香1兩,荊三棱1兩,白檀半兩,藿香葉半兩。

功效

寬膈進食。

主治

心胸滿悶,脅肋刺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食後細嚼白湯送下,每日3次。

製備方法

上爲末,入綠豆粉2兩,用湯浸蒸餅爲丸,如梧桐子大。

附註

本方方名,原書四庫本作“逆氣丸”。

《壽世保元》卷五

組成

木香、檳榔、火麻仁、枳殼。

主治

大便祕結。

用法用量

以蜜湯送下,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將枳殼每個切作4片,用不蛀皁角3寸、生薑5片、巴豆3枚(略捶碎,不去殼油),用水1盞,將枳殼同煎熟,濾去3味,不用,只將枳殼銼細,焙乾爲末,入前3味末,煉蜜爲丸。

《聖濟總錄》卷五十一

組成

檳榔(生,銼)半兩,牽牛子(炒)半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夏(湯洗7遍,焙)1兩。

主治

腎氣盛實,腰腳不能屈伸。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後以溫酒送下,每日3次。

製備方法

上爲末,生薑自然汁爲丸,如梧桐子大。

《聖濟總錄》卷一八四

組成

牽牛4兩。

主治

乳石發,心腹脹滿。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以生薑湯送下。

製備方法

上爲末,用生薑自然汁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