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陽正氣丸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藥典標準

中藥名稱

純陽正氣丸

拼音名

Chunyang Zhengqi Wan

性狀

本品爲棕黃色至棕紅色的水丸;氣芳香,味苦、辛。

鑑別

(2) 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及上述對照品溶液各 2~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8:1) 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試液。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處方

廣藿香100g 半夏(制)100g 青木香 100g 陳皮100g丁香 100g 肉桂 100g 蒼朮 100g 白朮100g茯苓 100g 硃砂 10g 硝石 (精製)10g 硼砂 6g雄黃 6g 金礞石(煅)4g 麝香 3g 冰片 3g

製法

以上十六味,除麝香、冰片、硝石外,硃砂、雄黃分別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其餘廣麝香等十一味粉碎成細粉。
  將麝香、冰片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再將硝石研細摻入,過篩,混勻。
  另取花椒 50g,加水煎煮二次,取煎出液與上述粉末泛丸,低溫乾燥,即得。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功能與主治

溫中散寒。
  用於暑天感寒受溼,腹痛吐瀉,胸膈脹滿,頭痛惡寒,肢體酸重。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1.5~3g,一日 1~2 次。

注意

孕婦禁用。

貯藏

密封。

《飼鶴亭集方》

組成

藿香1兩,肉桂(桂枝可代)1兩,陳皮1兩,半夏1兩,公丁香1兩,小茴香1兩,紫蘇1兩,雲苓1兩,制茅術1兩,生白朮1兩,八寶紅靈丹5錢。

主治

時行疫癘,霍亂吐瀉,絞腸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5分,重者加倍,陰陽水送下。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同紅靈丹研勻,用鮮花椒葉煎濃汁泛丸,如梧桐子大,紙囊封固,收藏燥處。

《家庭治病新書》

組成

藿香1兩,蘇葉1兩,生茅術1兩,白朮1兩,茯苓1兩,丁香1兩,姜半夏1兩,陳皮1兩,官桂1兩,青木香1兩,降真香5錢。

主治

霍亂吐瀉腹痛,四肢厥冷,脈伏轉筋者。

用法用量

每服5分至1錢,開水下。先服不換金正氣散,加蜀椒,再服本方。

製備方法

上爲末,水爲丸,紅靈丹爲衣。

《中藥成方配本》

組成

官桂1兩,公丁香1兩,青木香1兩,生蒼朮1兩,生白朮1兩,廣皮1兩,制半夏1兩,白茯苓1兩,廣藿香1兩,花椒5錢,紅靈丹4錢。

功效

正氣宣濁,祛暑散寒,定痛止吐瀉。

主治

暑月感寒,腹痛吐瀉。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分2次開水吞服;小兒減半。

製備方法

上藥除紅靈丹、花椒外,其餘生曬,各取淨末,將紅靈丹加入一併和勻,用花椒煎湯代水泛丸,如椒目大。

用藥禁忌

忌生冷食物。

《中國藥典》一部

組成

廣藿香100g,半夏(制)100g,青木香100g,陳皮100g,丁香100g,肉桂100g,蒼朮100g,白朮100g,茯苓100g,硃砂10g,硝石(精製)10g,硼砂6g,雄黃6g,金磁石(煅)4g,麝香3g,冰片3g。

功效

溫中散寒。

主治

暑天感寒受溼,腹痛吐瀉,胸膈脹滿,頭痛惡寒,肢體痠重。

用法用量

每次口服1.5-3g,每日1-2次。

製備方法

以上十六味,除麝香、冰片、消石外,硃砂、雄黃分別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其餘廣藿香等十一味粉碎成細粉;將麝香、冰片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再將硝石研細摻入,過篩,混勻;另取花椒50g,加水煎煮二次,取煎出液與上述粉末泛丸,陰乾。

用藥禁忌

孕婦禁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