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垂體腺瘤的穴位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垂體腺瘤

垂體腺瘤是一組從垂體前葉和後葉及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發生的腫瘤,是常見的良性顱內內分泌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10%。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多見於40-50歲。可分爲功能性(分泌性)垂體瘤(包括催乳素瘤、生長激素瘤、ACTH瘤、Nelson綜合徵(ACTH-MSH瘤)、促甲狀腺激素瘤、混合型腺瘤)和無功能性(非分泌性)垂體瘤(即“嫌色細胞瘤”,佔20-35%)。Marie於1886年首先描述肢端肥大症,1887年Minkowski論及肢端肥大症由垂體腺排列異常引起,1900年Benda認識到伴肢端肥大症的嗜酸性腺瘤並證明腫瘤是來自腺垂體細胞的真性腫瘤。1901年Frankel等研究肢端肥大症後提出該症有垂體嫌色細胞的增生以及垂體功能的亢進,而1908年Marburg認識到無分泌垂體腺瘤有垂體功能低下的臨牀表現。1909年Cushing進一步闡明和解釋了分泌性嗜酸性腺瘤引起垂體功能亢進(肢端肥大症)及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