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苄銨 2015年04月15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溴苄銨爲抗腎上腺素藥。適於各種病因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及銻劑中毒所致心腦缺氧綜合徵等,尤適用於兼有心衰及傳導阻滯的患者。

溴苄銨說明書

藥品名稱

溴苄銨

英文名稱

Bretylium Tosilate

別名

託西酸溴苄銨;溴苄銨託西酸鹽;溴苄胺;甲苯磺酸溴苄乙胺;溴苄乙胺;特蘭新

分類

循環系統藥物 > 抗心律失常藥物 > 延長動作電位時程藥

劑型

注射劑:0.25mg(2ml)。

溴苄銨的藥理作用

溴苄銨屬Ⅲ類抗心律失常藥,通過抑制鉀通道,阻止動作電位復極,延長心房、心室肌及心肌傳導纖維的動作電位時程及有效不應期,顯著提高室顫閾值,消除心室內折返。用於難治性室性心動過速和室顫,並可能在用藥後電除顫成功。此外尚有選擇性地作用於交感神經節及節後纖維,發揮抗腎上腺素能作用。因口服後吸收不完全且不規則,現已不用。

溴苄銨的藥代動力學

一般靜脈給藥,給藥後幾min起效,半衰期爲5~10h,幾乎完全從腎臟排泄,也可肌內注射。

適應症

適用於各種病因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尤適於兼有心力衰竭及傳導阻滯的病人。對銻劑所致阿ˉ斯綜合徵效果較好。此外,對由於器質性心臟病、電解質紊亂、酸鹼失去平衡或由於洋地黃、奎尼丁等藥物中毒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也有一定療效,爲抗心律失常的較好藥物。

溴苄銨的禁忌證

原有低血壓者禁用。

注意事項

主動脈縮窄者應慎用。

溴苄銨的不良反應

常見有直立性低血壓,少見有頭暈、頭痛、發熱、出汗、鼻充血、腹瀉、排尿困難等。長期用藥可產生腮腺腫脹及疼痛。靜脈注射過快可發生噁心及嘔吐。

溴苄銨的用法用量

1.每次0.1g,每天3次,以後可遞增劑量,但不超過每天1.5g。

2.靜脈注射:每次3~5mg/kg,用5%葡萄糖注射劑稀釋爲5%的溶液後在5~10min內注完。如無效,可每隔4~6小時再注射1次。靜脈注射有效後改爲肌內注射,每次0.25g,每6~12小時1次。

3.靜脈滴注:每次3~5mg/kg,每天3~4次,以5%葡萄注射劑稀釋爲1%的溶液後緩慢滴注。

藥物相互作用

1.溴苄銨可增加洋地黃毒性,洋地黃類中毒性心律失常患者不宜用。

2.與奎尼丁、普魯卡因胺或鈣離子有拮抗作用,不宜同用。

3.三環類抗抑鬱藥可對抗溴苄銨的血管擴張作用。

4.服用蘿芙木或噻嗪類利尿劑時,溴苄銨應減量。

專家點評

溴苄銨最大缺點是應用前期,由於釋放神經末梢的去甲腎上腺上腺上腺素而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而到後期卻因神經末梢的去甲腎上腺上腺上腺素已耗盡而產生低血壓,爲此臨牀很少在一般情況下一線應用溴苄銨,而主要用於常規治療未能奏效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尤其在難以電除顫以後的室顫時,如注射溴苄銨後,往往可使電除顫成功。

規格

針劑:每支0.25g(2ml)。片劑(糖衣片):每片0.1g。

溴苄銨中毒

溴苄銨(溴苄乙按、甲苯磺酸溴乙銨、物蘭新)爲抗腎上腺素藥。適於各種病因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及銻劑中毒所致心腦缺氧綜合徵等,尤適用於兼有心衰及傳導阻滯的患者。口服每次0.1g,3/d,以後遞減至有效最低劑量,即以該劑量維持,日極量1.5g。靜注每次3~5mg/kg,3~4/d,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爲1%的溶液後緩慢靜滴。本品口服吸收不好,用肌肉注射或靜注,70%~80%在24h內由尿排出。

LD50:小鼠經口400mg/kg,靜脈注射20mg/kg。[參考資料]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139.

臨牀表現

[參考資料]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139.

1.不良反應時有胸悶、心慌、噁心、嘔吐、腹部不適等反應;注射用藥可有暫時血壓升高反應,長期用藥可產生腮腺腫脹及疼痛。

2.中毒表現可見頑固的噁心、嘔吐、頭暈、血壓降低、心律失常及心衰。

治療

溴苄銨中毒的治療要點爲[參考資料]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139.

及時停藥,對症治療。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