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飲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草果飲

處方

紫蘇葉、草果仁、川芎、白芷、高良薑(炒)、青橘皮(去白.炒)、甘草(炒),各等分爲末。

功能主治

治脾寒瘧疾。

用法用量

每服二大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二滓並煎,當發日連進三服,無不效驗。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普濟方》卷三九六:草果飲

處方

厚朴(姜制)半兩,青果(煨,去皮)半兩,藿香(洗)半兩,甘草(炙)半兩,丁皮半兩,神曲半兩,半夏半兩。

製法

上爲散。

功能主治

小兒痢後浮腫,及瘧疾脾虛弱。

用法用量

本方名草果飲,但方中無草果,疑脫。

摘錄

《普濟方》卷三九六

《傷寒大白》卷二:草果飲

處方

草果仁、青皮、白芷、甘草、紫蘇、白豆蔻、山楂、萊菔子。

功能主治

消痰積。主人胃外邪,但發寒熱,不成瘧症。若腸胃先有食、痰誕,後又外感風寒,則發似瘧。

用法用量

若發時惡寒身痛,此後感之表邪,急加羌活、柴胡、升麻,口渴脣焦,先感之積熱重,加梔、連。

摘錄

《傷寒大白》卷二

《赤水玄珠》卷八:草果飲

處方

草果、蒼朮、厚朴、陳皮、半夏、甘草、烏梅(去核)。

功能主治

內傷飲食作瘧,胸腹飽悶。

用法用量

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寒多者,加乾薑、附子;熱多者,只加柴胡;瘴瘧,加檳榔。

摘錄

《赤水玄珠》卷八

《普濟方》卷三八六:草果飲

處方

草果1兩,厚朴2兩,甘草半兩,棗子半兩,生薑4兩(不去皮,同杵,淹1宿,焙)。

功能主治

小兒寒熱,盜汗,不思飲食,面黃腹急。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3歲1錢,水半盞,煎至3分,去滓。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八六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草果飲

處方

草果、青皮、陳皮、厚朴、半夏、白茯苓、蘇葉、柴胡、檳榔、烏梅、常山、黃芩、枳實、甘草。

功能主治

產後脾胃虛,發腫者。

用法用量

如妊娠瘧疾,去青皮、厚朴、半夏、茯苓、烏梅、檳榔、枳實、常山,加川芎、白芷、良姜。

摘錄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

《普濟方》卷三九○:草果飲

處方

草果、陳皮、知母、三棱、良姜、馬梅、莪術、蘇葉、人蔘、川芎、白芷、甘草。

製法

上爲末。

功能主治

小兒痰瘧,寒熱往來,脾胃虛瘧。

用法用量

加生薑1錢,水煎服。如脾胃虛弱,用平胃散加草果、烏梅煎服。

摘錄

《普濟方》卷三九○

《醫貫》卷六:草果飲

處方

草果、常山、知母、烏梅、檳榔、穿山甲。

功能主治

瘧疾,脾胃有鬱痰伏涎者。

注意

元氣強壯者可用,虛者莫用。

各家論述

知母性寒,入足陽明藥,用治陽明獨盛之火熱,使其退就太陰也;草果性溫藥,治足太陰獨盛之陰寒,使其居於陽明也;二經合和,則無陰陽交錯之變,是爲君;常山主吐胸中痰結,是爲臣;甘草和諸藥,烏梅去痰,檳榔去痰癖,破滯氣,是佐藥;穿山甲者,以其穿山而居,遇水而入,則是出陰入陽,穿其經絡於營分,以破暑結之邪,爲之使也。

摘錄

《醫貫》卷六

《醫學綱目》卷二十三

方名

草果飲

組成

厚朴(姜制)2兩,肉豆蔻1個(面裹煨)。

主治

妊娠髒氣本虛,肝胃少弱,臟腑虛滑,腹臍疼痛,日夜無度。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錢,加姜3片,水煎服。

附註

本方名草果飲,但方中無草果,疑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