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竇房結綜合徵 2009年01月18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  述      

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簡稱病竇綜合徵,多由冠心病、高心病、風溼性心臟病及各種心肌疾病導致竇房結及其周圍組織病變,從而引起竇房傳導功能障礙,出現以竇性心動過緩、竇房阻滯、竇性停搏爲主的心律失常,甚則出現暈厥和猝死。由於本病起病隱匿,進展緩慢,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故對本病的早期診斷及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目前對嚴重患者主張安裝起搏器,但由於價格昂貴,尚難在我國普及,且有資料表明,國外患者安裝起搏器的病死率仍在18%~33%。因此,從中醫藥中尋找治療病竇綜合徵的途徑已引起廣泛的重視。

病竇綜合徵以其臨牀主要脈症,如嚴重之遲脈、心悸、胸悶,或遲——數脈交替出現等,似可歸屬於中醫學“遲脈證”或“寒厥”之範疇。最早的論述見於《黃帝內經》,如“寒厥者陰氣盛,陽氣衰”,“其脈遲者病”,“遲者爲陰”,表明本病屬陰寒證。之後,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說:“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爲寒,澀則爲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爲氣,遲則爲寒。”寒氣不足則手足厥冷,指出了氣血不足是寒厥之病機。在治療上《內經》首開“寒者溫之、虛則補之”之大法。晉代王叔和則提出“遲者宜溫藥”的觀點。時至今日,上述治則仍具有臨牀指導意義。

現代中醫對本病的研究始於1975年,首篇論文是以益氣養陰、通陽活血法治療6例取得顯效的報道。此後20餘年,廣大醫者立足於臨牀實踐,對本病之病因病機、脈象、治則、方藥等開展了廣泛深入的探討,力求把中醫對本病的認識及治效提高到一個新水平。近年來通過臨牀觀察,本病除陽虛之外還可兼見不同程度之陰虛、氣滯、痰溼、瘀血等症狀,此雖系陽損及陰,陽虛寒凝,陽虛溼滯,陽虛血瘀所衍生之病理產物,但又常成爲本病致病因素或誘發因素,因而進土步豐富了病因學說。在脈象方面,遲脈爲病竇綜合徵的特徵脈象,但臨牀上隨病情變化又常可與澀、結、代兼見,伴暈暈厥者,可見到損脈,若出現阿斯綜合徵時,亦可見到敗脈,進一步掌握脈象,有助於預後判斷。對本病臨牀分型,目前雖無統一模式,但總以虛證或虛中夾實爲多,隨着臨牀和實驗研究的深入,正趨向逐步統一。治則方面,從歷代文獻來看,載述最早且最多的首推溫補之法,現已逐步擴大到養陰、化痰、活血化瘀,以至理氣等諸法。同時觀察到,本病病位雖在心,但與腎亦密切相關。因此,現在運用溫陽法已從單純溫心陽發展到大補元氣,溫補命門之火及溫運脾陽等法,給臨牀方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臨牀上除以內服藥爲主外,還積極挖掘傳統療法,如單方驗方,或鍼灸、氣功等法,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療效。同時實驗室開展了對部分中藥的藥理藥化實驗,如已發現附子具有激動β一受體效應,可增快心率。某些溫陽藥如肉桂、肉蓯蓉等,可能通過改變細胞核的結構而調節DNA與RNA及蛋白質的合成功能,從而增加竇房結自律性,改善其傳導性而增快心率。

20餘年的資料表明,中醫治療病竇綜合徵有較顯著的成就,但在鞏固長期療效及實驗研究方面尚嫌不足。

病因病機      

綜合古今醫家的有關論述,可綜合歸納如下:

寒溼含心 常年野外工作或久居嚴寒潮溼之地,以及汗出當風,或因失治誤治,導致衛氣虛弱,無力驅除邪毒等,致寒溼陰毒,侵犯肺衛,衛陽被遏,日久,更易傷及陽氣,陽氣日衰,邪毒漸進而羈踞於心,禍及心陽,心陽不振則難以推動氣血運行,故作遲脈之證。

心腎陽虛 素體虛弱,粟賦不足,或高齡年邁,或大病久病之後,導致心腎陽氣虛損而致病。腎陽又稱“真陽”,主持人體一身之陽氣,真火旺則脈動而速,真火微則脈動遲緩。又腎與心一氣相通,統屬少陰,水火相濟以共同維持心體功能,元陽式微,陰寒自生,腎心互濟匱乏,以致君火發動無權,病竇乃成。

脾虛溼阻 脾陽素虛,或因過食肥膩甘厚之品,或暴飲暴食,忍飢挨餓,或勞力過度,脾胃招損,氣機失降失調,中焦壅塞,脾陽失健,運化水溼無權,以致津血水溼積聚化成痰濁,侵入脈道,阻遏陽氣,上蒙胸陽,以致心體難啓而發本病。

瘀血內阻 瘀血常爲氣虛、氣滯或外傷之病理產物,瘀血一旦形成,阻於脈中,又爲致病因素。瘀血沉粘於血脈之中,壅塞脈道,致氣血流行失暢或堵塞,加之陽虛寒凝,更使瘀積加重脈道不利。

辨證分型      

目前各地對病竇綜合徵的辨證分型較爲繁多,經綜合資料,結合病因病機及臟腑虛損情況,臨牀最常見的類型可歸納如下:

1.心陽不振 脈象以緩爲主,兼可見剄遲脈,同時伴見胸悶、胸痛、頭昏、心悸、氣短,活動後加劇,或畏寒,四肢欠溫,面色咣白。舌質淡,苔薄白。此型一般病情較輕,或病程較短。

2.氣陰兩虛 脈遲,頭暈乏力,胸悶心悸,無明顯的畏寒或四肢不溫,反見口乾咽痛,失眠多夢,煩躁易怒,小溲黃少,大便祕結。舌質暗紅少津,舌苔薄黃。

3.痰瘀阻絡 脈遲滑或遲澀,胸膈滿悶,喉間痰聲漉漉,或胸悶氣憋,心痛徹背,且痛處固定不移,同時伴見頭痛如刺或昏蒙,身倦嗜睡,納食乏味。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潤。

4.心腎陽虛 心胸憋痛,時時欲僕,甚至昏厥,心悸氣短,動則尤甚,面色晦滯,頭昏耳鳴,腰痠膝軟,小便清長。舌質淡胖邊有齒印,脈沉細遲。

本病若不及時治療,陽氣虧損日久,勢必導致陰精不足,最終陰陽俱損,若見到脈象乍疏乍數,或“脫脈”、“疾脈”、“損脈”、“敗脈”、“雀啄脈”,並伴見胸悶痛欲絕,冷汗涔涔,氣促難以接續等症,則爲陰陽離決,心力衰竭之徵兆,應及時採取扶危固脫之措施。

治療

療效標準      

病竇綜合徵的萜牀療效評定,目前尚無統一標準,綜合各地臨牀資料,擬定如下:

基本治癒:臨牀症狀基本消失,心律轉爲正常,竇性心率>60次/分,且停藥半年內無復發。

顯效:臨牀症狀大部分消失,心律基本正常,竇性心率接近60次/分或平均增加8次以上。

有效:臨牀症狀部分消失,心律較前有所改善,竇性心率平均增加5次或以上。

無效:臨牀症狀未見減輕,心率尚未恢復正常,竇性心率平均增加不足5次。

分型治療

(1)心陽不振

治法:溫通心陽,益氣復脈。

處方:桂枝9克,甘草3克,炙麻黃5克,細辛4克,黨蔘15克,黃芪20克,白芍12克,生薑3片,大棗20克,麥冬12克。

加減:陽虛甚可酌加附子、肉桂;兼血瘀酌加當歸、丹蔘;胸悶痛可酌加薤白、瓜蔞;心悸怔忡甚加遠志、龍骨、牡蠣。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桂枝湯、桂枝甘草湯、保元湯、桂枝加附子湯等。

(2)氣陰兩虛

治法:益氣滋陰,養心通脈。

處方:黃芪15克,黨蔘15克,麥冬12克,五味子5克,石斛15克,生地12克,炙甘草4克,黃精9克,枸杞子12克,枳殼9克。

加減:兼陽虛可酌加桂枝、細辛;失眠多夢加酸棗仁、朱茯神;大便祕結加火麻仁、郁李仁;兼血瘀酌加赤芍,丹蔘。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有炙甘草湯、生脈散、補心丹、柏子養心丸、酸棗仁湯等。

(3)痰瘀阻絡

治法:滌痰通陽,化瘀通絡。

處方:全瓜蔞12克,薤白9克,姜半夏9克,桂枝6克,當歸12克,赤芍9克,紅花3克,桃仁10克,枳殼10克,鬱金10克,遠志6克,石菖蒲10克,白朮10克。

加減:若痰鬱久有化熱之勢,可加竹瀝、川貝;心胸陣痛劇烈加蒲黃、五靈脂;氣虛加黨蔘;食慾不振加山楂、麥芽、陳皮。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二陳湯、導痰湯、溫膽湯、瓜蔞薤白半夏湯、失笑散、血府逐瘀湯、丹蔘飲、桃紅四物湯等。

(4)心腎陽虛

治法:溫通心腎,益氣復脈。

處方:制附子15克,仙靈脾12克,桂枝10克,細莘4克,炙黃芪20克,黨蔘15克,巴戟天12克,千姜5克,鹿角膠6克,麥冬12克,丹蔘12克,枳殼1O克。

加減:胸悶痛加紅花、玄胡索;兼有陰虛加石斛、玉竹;四肢厥冷加炙麻黃、肉桂;心悸怔忡,心陽欲脫加龍骨、牡蠣。

用法:每日1次,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真武湯、桂附蔘茸丸、右歸丸、四逆湯、腎氣丸、附姜歸桂參甘湯等。

臨牀若見陰陽俱損,即將離決之危候,急當回陽固脫,以大劑獨蔘湯或參附湯,或參附龍牡湯等以回陽救逆,並及時結合西醫搶救措施,待患者脫離危險,可再參照辨證分型進行治療。

療效:根據22篇臨牀資料報道,以中藥辨證治療病竇綜合徵共395例,基本治癒41例,顯效160例,有效167例,無效27例,總有效率爲93.1%。

專方治療       

(1)心腦活血湯

組成:生黃芪60~90克,雞血藤20克,丹蔘30克,瓜蔞15克,茯苓15克,川芎15~30克,赤芍12~15克,桃仁15克,紅花9克,桑寄生24克,麥冬15~30克,玉竹30克,生蒲黃10克,麝香0。15~0。3克(沖服)。

加減:氣虛加人蔘;血虛加當歸、首烏;腎陽虛加淫羊藿;腎陰虛加生地。

用法:每日1劑,待病情緩解後,可2日1劑,水煎,分2次服,40~45劑爲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20例患者,其中基本治癒2例,顯效15例,好轉3例,總有效率爲100%。

(2)護心丹

組成:主要成分爲麝香、人蔘、三七、蟾酥等。

用法:口服,每次2~3粒,溫開水吞服。

療效:27例患者接受治療,顯效6例,有效11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爲63%。

老中醫經驗      

趙紹琴醫案

張×,男,43歲。1973年8月22日就診。經某醫院確診爲“病態竇房結綜含徵”。用阿托品、異丙基腎上腺素等西藥治療,效果不佳,每墾期發作1~2次,表現爲頭暈,胸悶憋氣,心率在40次/分以下。患者不同意裝置人工起搏器,要求中藥治療。刻診:陣陣心屮慌,胸悶憋氣,心煩,夜寐多夢。舌紅,體瘦,脈沉遲,按之弦細而滑。辨證:肝腎陰虛,虛熱上擾。治以滋補肝腎,泄其虛熱。

處方:北沙蔘30克,麥冬15克,枸杞子15克,淡附片(先煎)、菟絲子各12克,熟地18克,桂枝、仙茅、仙靈脾、黨蔘各9克,金櫻子10克。

服中藥時,停用一切西藥,6劑之後,自覺症狀明顯好轉,胸悶憋氣未發作,心臟無停跳現象,心率50次/分。連服30餘劑。再診:1973年11月10日。因雜投溫補,出現心煩多夢,小便色黃。舌紅,苔薄黃膩,脈弦滑。辨證:陰分不足,虛熱上擾,溼熱積滯互阻不化,氣機失調,升降失和。治以滋腎水以制虛火,補下元少佐泄熱。

處方:沙蔘24克,黨蔘、麥冬、天冬、金櫻子、仙靈睥、仙茅、柴胡、黃芩、焦三仙各9克,生地12克,白芍15克,芡實、桑寄生各18克。

服藥1月餘,病情穩定,未發生胸問、頭暈、心臟停跳等現象,心率維持在60次/分。隨訪半月,一切如常。

按:初診時,辨證沒有囿於脈沉遲和心悸胸悶,而着眼於心煩,夜寐多夢,舌紅,體瘦症象,抓肝腎陰虛爲本,虛熱上擾爲標。藥用甘寒爲主以蕎心腎之陰,同時根據陰陽互根之理,酌加附子、仙靈脾、仙茅之品以助心腎之陽,以冀陰平陽祕。後來患者在陰分不足的基礎上,兼有溼熱積滯,故藥用柴胡、黃芩、焦三仙以分化溼熱積滯,而取得滿意療效。

用藥規律      

根據對1975年至1990年共27篇臨牀報道文獻統計,治療病竇綜合徵共使用了68味中藥,因此用藥相對集中。茲將其中用藥20例以上者列表如下:

應用頻度(例)

報道文獻(篇)

藥     物

>300

22

附子。

200~302

15

桂枝、黨蔘、丹蔘、灸乾草。

10~14

細心、麻黃、麥門冬、黃芪。

100~199

5~10

五味子、川芎、紅花、乾薑。

50~99

3~10

黃精、當歸、瓜蔞、仙靈脾、生地、熟地、玉竹、鬱金、肉桂、薤白頭。

20~49

1~4

赤芍、菖蒲、遠志、茯苓、白朮、枳殼、三七、阿膠、太子參、桃仁、柏子仁、升麻、鹿角膠、雞血藤、蒲黃、麝香、桑寄生。

從表中可看出附子上味,無論在應用例數及文獻篇數均爲鰲魁。附子大辛大熱,歷來爲回陽補火之上品,運用於以“陽氣虛寒”爲病機之病竇綜合徵很爲吻合,且已得到現代藥理實驗證明。其次爲桂枝、黨蔘、黃芪、細辛、麻黃、麥冬等藥。有資料表明,溫陽益氣藥的增率作用優於單一益氣藥,而黃芪、黨蔘集溫陽益氣於一身,故爲首選藥之一。桂枝和營通脈,麻黃、細辛性溫熱,據藥理證實,亦具有增快心率之功效。實踐證明,溫陽益氣藥若和麻黃、細辛或活血藥配伍,其效果更能相得益彰。爲防長期服用溫陽藥耗津傷液,故又以麥冬養陰以養心護津。

病竇綜合徵用藥不多,治療原則不外乎“溫陽、益氣、滋陰和血”,但如何體現中醫辨證論治與辨病施治兩相結合的特點,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療法

(1)鍼灸

①體針

取穴:主穴:內關、心俞、大陵、太溪、神堂。配穴:神門、完骨、膈俞、志室、膻中、足三裏。或第一組主穴取內關、神門,配足三裏;第二組主穴取心俞、神堂,配三陰交。

操作:主穴每次取2穴,胸背與四肢穴相配,酌加配穴。均取雙側穴位,針心俞、神堂時,取俯臥位,針體與皮膚呈70°角,向脊柱方向斜刺,深度爲1寸,以補法爲主,神堂、志室穴上加艾條溫灸,餘穴可加用G6805治療儀進行電刺激,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留針30~4o分鐘,中間行鍼2次,每次約1分鐘,7天爲一療程,療程間隔1天。

療效:共治療2例,1例患者於第8療棋後心率達65次/分,第13療程後心率維持70次/分;另1例患者經24次治療後,症狀消失,心率60次/分,心電圖明顯改善,半年後隨訪,自覺良好,堅持日常工作。

②艾灸

取穴:心俞穴(雙)

操作:用三分大之艾炷直接灸,兩穴各灸九壯。灸畢敷以灸瘡膏,每日清潔瘡面,更換膏藥,直至灸瘡癒合。

療效:治療1例,僅施灸1次,心率即增至78次/分,此後心率始終維持在72~78次/分之間。一年後隨訪,療效鞏固。

(2)單方驗方

補骨脂片

組成:補骨脂

用法:製成片劑,每片含生藥1。4克,每次3~5片,1日3次口服,1個月爲一療程。另根據療效、合併症及臨牀症狀,隨證配服成藥。

療效:共治療10例,平均心率提高20次/分,其中6例症狀基本消失,4例症狀顯著改善。

(3)氣功

功法:借用“真氣運行法”之治則,先於膻中呼氣,激發胸中陽氣升發,濁陰消退,一月後,加練“大雁功”,升發陽氣,疏通經絡。

療效:1例經3月練功後,心悸減少,諸症基本消失,心率62次/分。

其他措施      

病情穩定時,可適量參加輕微體力活動,動靜結合。病情發作時,應臥牀休息,避免活動。平時飲食以低鈉爲主,以減輕心臟負擔,同時忌菸酒。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