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白塞氏病相關的文獻報道

相關文獻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白塞氏病

概述白塞氏病是一種以口腔、眼、生殖器爲主要病變的獨立性綜合病徵,亦稱“口、眼、生殖器叄聯徵”。本病有時還常累及關節、大血管、肺、腎、胃腸道及中樞神經系統,甚至造成很多器官同時受損。由於本病反覆發作且臨牀症狀比較複雜,常易被口腔、皮膚、眼各科視作單獨孤立的局部疾患而誤診。其病因迄今未明,且現代西醫學尚無理想控制病情的藥物。根據白塞氏病的臨牀特徵,與中醫學“狐惑病”頗爲相似。早在公元叄世紀初的《金匱要略》中即有具體描述:“狐惑之爲病……蝕於喉爲惑,蝕於陰爲狐。”“目赤如鳩眼”,恰構成本病叄聯徵。論述較白塞氏之報告早1700多年。同時《金匱要略》還記載了內服甘草瀉心湯、用苦蔘湯外洗,雄黃外燻等治療方法,開中醫治療本病之先河。嗣後,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指出本病“皆溼毒之氣所爲也”。唐代《千金要方》也持此論。清代魏念庭指出:“狐惑者,陰虛血熱之病也。”對其病因病機作了初步探討。從總體上看,歷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