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790.16—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16部分:雙向轉診服務 2022年10月13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基本信息

ICS 11.020

CCS C 07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T 790.16—2021《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16部分:雙向轉診服務》(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interactive standard—Part 16: Two-way referral service)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21年10月27日《關於發佈〈國家衛生信息資源分類與編碼管理規範〉等21項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的通告》(國衛通〔2021〕10號)發佈,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

發佈通知

關於發佈《國家衛生信息資源分類與編碼管理規範》等21項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的通告

國衛通〔2021〕10號

現發佈《國家衛生信息資源分類與編碼管理規範》等21項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編號和名稱如下:

WS/T 787—2021 國家衛生信息資源分類與編碼管理規範

WS/T 788—2021 國家衛生信息資源使用管理規範

WS/T 789—2021 血液產品標籤與標識代碼標準

WS/T 790.1—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1部分:總則

WS/T 790.2—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2部分:時間一致性服務

WS/T 790.3—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3部分:節點驗證服務

WS/T 790.4—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4部分:安全審計服務

WS/T 790.5—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5部分:基礎通知服務

WS/T 790.6—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6部分:居民註冊服務

WS/T 790.7—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7部分:醫療衛生機構註冊服務

WS/T 790.8—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8部分:醫療衛生人員註冊服務

WS/T 790.9—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9部分:術語註冊服務

WS/T 790.10—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10部分:健康檔案存儲服務

WS/T 790.11—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11部分:健康檔案管理服務

WS/T 790.12—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12部分:健康檔案採集服務

WS/T 790.13—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13部分:健康檔案調閱服務

WS/T 790.14—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14部分:文檔訂閱發佈服務

WS/T 790.15—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15部分:預約掛號服務

WS/T 790.16—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16部分:雙向轉診服務

WS/T 790.17—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17部分:簽約服務

WS/T 790.18—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18部分:提醒服務

上述標準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國家衛生健康委

2021年10月27日

前言

本標準是WS/T 790《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的第16部分。WS/T 790已經發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總則;

——第2部分:時間一致性服務;

——第3部分:節點驗證服務;

——第4部分:安全審計服務;

——第5部分:基礎通知服務;

——第6部分:居民註冊服務;

——第7部分:醫療衛生機構註冊服務;

——第8部分:醫療衛生人員註冊服務;

——第9部分:術語註冊服務;

——第10部分:健康檔案存儲服務;

——第11部分:健康檔案管理服務;

——第12部分:健康檔案採集服務;

——第13部分:健康檔案調閱服務;

——第14部分:文檔訂閱發佈服務;

——第15部分:預約掛號服務;

——第16部分:雙向轉診服務;

——第17部分:簽約服務;

——第18部分:提醒服務。

本標準由國家衛生健康標準委員會衛生健康信息標準專業委員會負責技術審查和技術諮詢,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負責協調性和格式審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負責業務管理、法規司負責統籌管理。

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國家電子計算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胡建平、李嶽峯、董方傑、江振興、陳航飛、許德俊、孫衛、邊紅麗、鄭良。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 16 部分:雙向轉診註冊服務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基於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雙向轉診服務與服務用戶間的信息交互規範。

本標準適用於基於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雙向轉診服務設計與開發,適用於接入基於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應用信息系統調用平臺雙向轉診服務的設計與開發。不適用於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不經過網絡服務的過程調用。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範性引用而構成本標準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於本標準;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標準。

WS/T 448 基於居民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技術規範

WS/T 482 衛生信息共享文檔編制規範

WS/T 483.20 健康檔案共享文檔規範第20部分:轉診(院)記錄

WS/T 790.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1部分:總則

WS/T 790.4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4部分:安全審計服務

WS/T 790.5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5部分:基礎通知服務

WS/T 790.14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14部分:文檔訂閱發佈服務

3 術語和略縮語

3.1 術語和定義

WS/T 448、WS/T 482、WS/T 790.4、WS/T 790.5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3.2 縮略語

下列縮略語適用於本標準。

XML Schema:可擴展標記語言結構模式(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Schema)

WSDL:網絡服務描述語言(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

TRA:雙向轉診申請者(Two-way referral applicant)

TRS:雙向轉診服務(Two-way referral service)

TRNSub:雙向轉診通知訂閱者(Two-way referral notification subscriber)

TRR:雙向轉診接收者(Two-way referral receiver)

4 角色

4.1 角色定義

雙向轉診服務角色定義如下:

——雙向轉診服務(TRS):提供雙向轉診申請與確認過程相關操作的服務。包括雙向轉診申請、雙向轉診申請通知、取消雙向轉診申請、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雙向轉診查詢、雙向轉診回執、雙向轉診回執通知;

——雙向轉診通知訂閱者(TRNSub):訂閱已建立雙向轉診關係的下級(或上級)醫療機構的轉診申請通知;

——雙向轉診申請者(TRA):通過雙向轉診服務向雙向轉診接收者提交雙向轉診申請(上轉或下轉),接收雙向轉診回執通知;

——雙向轉診接收者(TRR):接收雙向轉診申請,確認或拒絕雙向轉診請求,接收雙向轉診申請通知、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

4.2 角色的交易關係

與雙向轉診服務直接相關的角色與角色間的交易關係見圖1。

image.png

圖1 雙向轉診服務角色圖

4.3 角色的交易可選性

雙向轉診服務交互標準中每個角色直接相關的交易見表1。如果聲明支持該交互標準,則應實現標準中指定爲“R”的交易。

表1 雙向轉診服務交互標準-角色和交易

image.png

表 1(續)

image.png

5 交易

5.1 雙向轉診通知訂閱

5.1.1 用例

雙向轉診通知訂閱用例見圖2。

image.png

圖2 雙向轉診通知訂閱用例圖

雙向轉診通知訂閱者可向雙向轉診通知服務發起雙向轉診通知訂閱請求。

5.1.2 交易流程

雙向轉診通知訂閱交易流程見圖3。

image.png

圖3 雙向轉診通知訂閱交易流程圖

雙向轉診通知訂閱者向雙向轉診服務訂閱所關注雙向轉診通知,雙向轉診服務通過通知服務代理返回雙向轉診通知訂閱應答消息。

5.1.3 消息請求
5.1.3.1 觸發事件

雙向轉診通知訂閱者向雙向轉診通知訂閱發佈服務訂閱雙向轉診通知時觸發該消息請求。

5.1.3.2 消息結構及約束

雙向轉診通知訂閱消息結構應符合基礎通知服務消息格式Subscribe元素構件要求,消息補充約束見表2。

表2 雙向轉診通知訂閱請求的消息補充約束

image.png

表 2(續)

image.png

5.1.4 消息應答
5.1.4.1 觸發事件

當雙向轉診服務接收到雙向轉診通知訂閱請求消息時觸發該消息應答。

5.1.4.2 消息結構及約束

雙向轉診通知訂閱應答消息結構應符合WS/T 790.5中5.1.4條款的要求。

5.2 雙向轉診申請

5.2.1 用例

雙向轉診申請用例見圖4。

image.png

圖4 雙向轉診申請用例圖

由雙向轉診申請者向雙向轉診服務發起雙向轉診申請(上轉或下轉)。

5.2.2 交易流程

雙向轉診申請交易流程見圖5。

image.png

圖5 雙向轉診申請交易流程圖

5.2.3 消息請求
5.2.3.1 觸發事件

雙向轉診申請者向雙向轉診服務提交雙向轉診申請時觸發該消息請求。

5.2.3.2 消息結構及約束

雙向轉診申請消息結構應符合附錄B雙向轉診服務消息格式TwoWayReferralRequest元素構件要求,消息補充約束見表3。

表3 雙向轉診申請請求的消息補充約束

image.png

表 3(續)

image.png

表 3(續)

image.png

表 3(續)

image.png

表 3(續)

image.png

其中,文檔節點/TwoWayReferralRequest/referral/referralDocument/content可包含轉診申請單。轉診申請單應符合WS/T 483.20要求。

5.2.4 消息應答
5.2.4.1 觸發事件

當雙向轉診申請服務接收到提交請求消息時觸發該消息應答。

5.2.4.2 消息結構及約束

雙向轉診申請應答消息結構應符合附錄B雙向轉診服務消息格式TwoWayReferralRequestResponse元素構件要求,消息補充約束見表4。

表4 雙向轉診申請應答的消息補充約束

image.png

5.3 雙向轉診申請通知

5.3.1 用例

雙向轉診申請用例見圖6。

image.png

圖6 雙向轉診申請通知用例圖

雙向轉診通知訂閱者訂閱了“雙向轉診申請通知”後,當雙向轉診申請發生時,雙向轉診服務向轉診接收者發送雙向轉診申請通知請求。

5.3.2 交易流程

雙向轉診申請通知交易流程見圖7。

image.png

圖7 雙向轉診申請通知交易流程圖

5.3.3 消息請求
5.3.3.1 觸發事件

雙向轉診服務向雙向轉診接收者提交雙向轉診申請通知時觸發該消息請求。

5.3.3.2 消息結構及約束

消息結構應符合附錄B雙向轉診服務消息格式/TwoWayReferralRequestNotify元素構件要求,消息補充約束見表5。該消息封裝於基礎通知服務消息wsn:Notify/wsn:NotifyMessage/wsn:Message節點,消息格式見WS/T 790.5附錄B。

表5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的消息補充約束

image.png

5.4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

5.4.1 用例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用例見圖8。

image.png

圖8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用例圖

由雙向轉診申請者向雙向轉診服務發起取消雙向轉診申請請求。

5.4.2 交易流程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交易流程見圖9。

image.png

圖9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交易流程圖

5.4.3 消息請求
5.4.3.1 觸發事件

雙向轉診申請者向雙向轉診服務取消雙向轉診申請時觸發該消息請求。

5.4.3.2 消息結構及約束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消息結構應符合附錄B雙向轉診服務消息格式TwoWayReferralAbort元素構件要求,消息補充約束見表6。

表6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請求的消息補充約束

image.png

5.4.4 消息應答
5.4.4.1 觸發事件

當雙向轉診服務接收到取消雙向轉診申請請求消息時觸發該消息應答。

5.4.4.2 消息結構及約束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應答消息結構應符合附錄B雙向轉診服務消息格式TwoWayReferralAbortResponse元素構件要求,消息補充約束見表7。

表7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應答的消息補充約束

image.png

5.5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

5.5.1 用例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用例見圖10。

image.png

圖10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用例圖

雙向轉診通知訂閱者訂閱了“雙向轉診申請通知”後,當取消雙向轉診申請發生時,雙向轉診服務向轉診接收者發送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

5.5.2 交易流程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交易流程見圖11。

image.png

圖11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流程圖

5.5.2.1 觸發事件

雙向轉診申請者取消雙向轉診申請時觸發該消息請求。

5.5.2.2 消息結構及約束

消息結構應符合附錄B雙向轉診服務消息格式/ TwoWayReferralAbortNotify元素構件要求,消息補充約束見表8。該消息封裝於基礎通知服務消息wsn:Notify/wsn:NotifyMessage/wsn:Message節點,消息格式見WS/T 790.5附錄B。

表8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的消息補充約束

image.png

5.6 雙向轉診查詢

5.6.1 用例

雙向轉診查詢用例見圖12。

image.png

圖12 雙向轉診查詢用例圖

由雙向轉診接收者向雙向轉診服務發起雙向轉診查詢請求。

5.6.2 交易流程

雙向轉診查詢交易流程見圖13。

image.png

圖13 雙向轉診查詢交易流程圖

5.6.3 消息請求
5.6.3.1 觸發事件

雙向轉診接收者向雙向轉診服務申請雙向轉診查詢時觸發該消息請求。

5.6.3.2 消息結構及約束

雙向轉診查詢消息結構應符合附錄B雙向轉診服務消息格式TwoWayReferralQuery元素構件要求,消息補充約束見表9。

表9 雙向轉診查詢的消息補充約束

image.png

表 9(續)

image.png

5.6.4 消息應答
5.6.4.1 觸發事件

當雙向轉診服務接收到雙向轉診查詢請求時觸發該消息應答。

5.6.4.2 消息結構及約束

雙向轉診查詢應答消息結構應符合附錄B雙向轉診服務消息格式TwoWayReferralQueryResponse元素構件要求,消息補充約束見表10。

表10 雙向轉診查詢應答的消息補充約束

image.png

表 10(續)

image.png

表 10(續)

image.png

表 10(續)

image.png

表 10(續)

image.png

5.7 雙向轉診回執

5.7.1 用例

雙向轉診回執用例見圖14。

image.png

圖14 雙向轉診回執用例圖

雙向轉診接收者向雙向轉診服務發起雙向轉診回執的請求。

5.7.2 交易流程

雙向轉診回執雙向轉診查詢交易流程見圖15。

image.png

圖15 雙向轉診回執交易流程圖

5.7.3 消息請求
5.7.3.1 觸發事件

雙向轉診接收者向雙向轉診服務確認雙向轉診時觸發該消息請求。

5.7.3.2 消息結構及約束

雙向轉診回執消息結構應符合附錄B雙向轉診服務消息格式TwoWayReferralApprove元素構件要求,消息補充約束見表11。

表11 雙向轉診回執請求的消息補充約束

image.png

表 11(續)

image.png

表 11(續)

image.png

5.7.4 消息應答
5.7.4.1 觸發事件

當雙向轉診服務接收到雙向轉診回執請求消息時觸發該消息應答。

5.7.4.2 消息結構及約束

雙向轉診回執應答消息結構應符合附錄B雙向轉診服務消息格式TwoWayReferralApproveResponse元素構件要求,消息補充約束見表12。

表12 雙向轉診回執應答的消息補充約束

image.png

5.8 雙向轉診回執通知

5.8.1 用例

雙向轉診回執通知用例見圖16。

image.png

圖16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用例圖

雙向轉診通知訂閱者訂閱了“雙向轉診回執通知”後,當雙向轉診回執發生時,雙向轉診服務向雙向轉診申請者發送雙向轉診回執通知。

5.8.2 交易流程

雙向轉診回執通知交易流程見圖17。

image.png

圖17 雙向轉診回執通知流程圖

5.8.3 消息請求
5.8.3.1 觸發事件

雙向轉診接收者確認雙向轉診申請時觸發該消息請求。

5.8.3.2 消息結構及約束

消息結構應符合附錄B雙向轉診服務消息格式/TwoWayReferralApproveNotify元素構件要求,消息補充約束見表13。該消息封裝於基礎通知服務消息wsn:Notify/wsn:NotifyMessage/wsn:Message節點,消息格式見WS/T 790.5附錄B。

表13 雙向轉診回執通知的消息補充約束

image.png

表 13(續)

image.png

5.9 雙向轉診回執信息查詢

5.9.1 用例

雙向轉診回執查詢用例見圖18。

image.png

圖18 雙向轉診回執查詢用例圖

由雙向轉診申請者向雙向轉診服務發起雙向轉診回執查詢請求。

5.9.2 交易流程

雙向轉診查詢交易流程見圖19。

image.png

圖19 雙向轉診查詢交易流程圖

5.9.3 消息請求
5.9.3.1 觸發事件

雙向轉診接收者向雙向轉診服務申請雙向轉診查詢時觸發該消息請求。

5.9.3.2 消息結構及約束

雙向轉診查詢消息結構應符合附錄B雙向轉診服務消息格式TwoWayReferralApproveQueryy元素構件要求,消息補充約束見表14。

表14 雙向轉診查詢的消息補充約束

image.png

5.9.4 消息應答
5.9.4.1 觸發事件

當雙向轉診服務接收到雙向轉診查詢請求時觸發該消息應答。

5.9.4.2 消息結構及約束

雙向轉診查詢應答消息結構應符合附錄B雙向轉診服務消息格式TwoWayReferralApproveQueryResponse元素構件要求,消息補充約束見表15。

表15 雙向轉診查詢應答的消息補充約束

image.png

表 15(續)

image.png

表 15(續)

image.png

6 交互服務

6.1 服務定義

雙向轉診服務定義應符合附件A雙向轉診服務WSDL文檔要求。

6.2 服務技術要求

雙向轉診服務應符合WS/T 448相關技術要求。

7 安全審計

7.1 安全約定

雙向轉診服務各項交易事件的安全審計項目的可選性見表16,安全審計應符合WS/T 790.4的要求。

表16 雙向轉診服務審計項目及可選性要求

image.png

7.2 審計消息記錄要求

7.1.1 雙向轉診申請(IST‐TRS1‐S, IST‐TRS1-c)
7.1.1.1 事件(Event)

記錄雙向轉診申請事件,雙向轉診申請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1-C,IST-TRS1-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EventActionCode=“C”;EventTypeCode/@code=“ IST-TRS1”。

7.1.1.2 事件源(Event Source)

記錄雙向轉診申請請求方信息,雙向轉診申請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1-C,IST-TRS1-S)。

——節點路徑: AuditMessage/ 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雙向轉診申請者;@UserIsRequestor=“Y”;RoleIDCode/@code=“Source”;RoleIDCode/@ displayName =“事件源”;RoleIDCode/@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1.4 事件發起人(Human Participant)

記錄雙向轉診申請操作者信息,雙向轉診申請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1-C,IST-TRS1-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用戶名;UserIsRequestor=“Y”;RoleIDCode/@code=“HumanRequestor”;RoleIDCode/@displayName =“事件發起人”;RoleIDCode/@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1.3 事件目標(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申請接收方信息,雙向轉診申請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1-C,IST-TRS1-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雙向轉診服務”;@UserIsRequestor=“N”;RoleIDCode/@code=“Destination”;RoleIDCode/@displayName =“事件目標”;RoleIDCode/@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1.5 審計源(審計源爲事件源)(Audit Source,for Event Source)

記錄雙向轉診申請發起者信息,雙向轉診申請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1-C)。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AuditSourceTypeCode/@code=“1”; AuditSourceTypeCode/@displayName =“雙向轉診申請者”;AuditSourceTypeCode/@codeSystemName =“審計源類型代碼(CV_AuditSourceTypeCode)”。

7.1.1.6 審計源(審計源爲事件目標)(Audit Source,for 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服務接收者信息,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1-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AuditSourceTypeCode/@code=“3”;AuditSourceTypeCode /@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服務”;AuditSource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審計源類型代碼(CV_AuditSourceTypeCode)”。

7.1.1.7 具體參與對象(審計源爲事件源)(Participant Object,for Event Source)

記錄雙向轉診申請。雙向轉診申請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1-C)。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code=“1”;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申請”;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具體對象類型代碼(CV_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7.1.1.8 具體參與對象(審計源爲事件目標)(Participant Object,for 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服務。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1-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code=“1”;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服務”;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具體對象類型代碼(CV_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7.1.2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IST‐TRS2‐S, IST‐TRS2-c)
7.1.2.1 事件(Event)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事件,雙向轉診申請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2-C,IST-TRS2-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EventActionCode=“U”;EventTypeCode/@code=“ IST-TRS2”。

7.1.2.2 事件源(Event Source)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請求方信息,雙向轉診申請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2-C,IST-TRS2-S)。

——節點路徑: AuditMessage/ 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雙向轉診申請者;@UserIsRequestor=“Y”;RoleIDCode/@code=“Source”;RoleIDCode/@ displayName =“事件源”;RoleIDCode/@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2.3 事件目標(Event Destination)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接收方信息,雙向轉診申請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2-C,IST-TRS2-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雙向轉診服務”;@UserIsRequestor=“N”;RoleIDCode/@code=“Destination”;RoleIDCode/@displayName =“事件目標”;RoleIDCode/@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2.4 事件發起人(Human Participant)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操作者信息,雙向轉診申請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2-C,IST-TRS2-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用戶名;UserIsRequestor=“Y”;RoleIDCode/@code=“HumanRequestor”;RoleIDCode/@displayName =“事件發起人”;RoleIDCode/@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2.5 審計源(審計源爲事件源)(Audit Source,for Event Source)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發起者信息,雙向轉診申請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2-C)。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AuditSourceTypeCode/@code=“1”; AuditSourceTypeCode/@displayName =“雙向轉診申請者”;AuditSourceTypeCode/@codeSystemName =“審計源類型代碼(CV_AuditSourceTypeCode)”。

7.1.2.6 審計源(審計源爲事件目標)(Audit Source,for Event Destination)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接收者信息,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2-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AuditSourceTypeCode/@code=“3”;AuditSourceTypeCode /@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服務”;AuditSource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審計源類型代碼(CV_AuditSourceTypeCode)”。

7.1.2.7 具體參與對象(審計源爲事件源)(Participant Object,for Event Source)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雙向轉診申請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2-C)。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code=“1”;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displayName =“ 雙向轉診申請者”;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具體對象類型代碼(CV_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7.1.2.8 具體參與對象(審計源爲事件目標)(Participant Object,for 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服務。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2-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code=“1”;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displayName =“ 雙向轉診服務”;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具體對象類型代碼(CV_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7.1.3 雙向轉診查詢(IST‐TRS3‐S, IST‐TRS3-c)
7.1.3.1事件(Event)

記錄雙向轉診查詢事件,雙向轉診接收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3-C,IST-TRS3-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EventActionCode=“R”;EventTypeCode/@code=“IST-TRS3”。

7.1.3.2 事件源(Event Source)

記錄雙向轉診查詢請求方信息,雙向轉診接收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3-C,IST-TRS3-S)。

——節點路徑: 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雙向轉診信息”;@UserIsRequestor=“Y”;RoleIDCode/@code=“Source”;RoleIDCode/@ displayName =“事件源”;RoleIDCode/@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3.3 事件目標(Event Destination)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接收方信息,雙向轉診接收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3-C,IST-TRS3-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雙向轉診服務”;@UserIsRequestor=“N”;oleIDCode/@code=“Destination”;RoleIDCode/@displayName =“事件目標”;RoleIDCode/@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3.4 事件發起人(Human Participant)

記錄雙向轉診查詢操作者信息,雙向轉診接收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3-C,IST-TRS3-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用戶名”;UserIsRequestor=“Y”;RoleIDCode/@code=“HumanRequestor”;RoleIDCode/@displayName =“事件發起人”;RoleIDCode/@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3.5 審計源(審計源爲事件源)(Audit Source,for Event Source)

記錄雙向轉診查詢發起者信息,雙向轉診接收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3-C)。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AuditSourceTypeCode/@code=“1”; AuditSourceTypeCode/@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接收者”;AuditSourceTypeCode/@codeSystemName =“審計源類型代碼(CV_AuditSourceTypeCode)”。

7.1.3.6 審計源(審計源爲事件目標)(Audit Source,for 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查詢接收者信息,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3-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AuditSourceTypeCode/@code=“3”;AuditSourceTypeCode /@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服務”;AuditSource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審計源類型代碼(CV_AuditSourceTypeCode)”。

7.1.3.7 具體參與對象(審計源爲事件源)(Participant Object,for Event Source)

記錄查詢條件信息。雙向轉診接收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3-C)。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code=“2”;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displayName =“查詢參數”;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具體對象類型代碼(CV_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7.1.3.8 具體參與對象(審計源爲事件目標)(Participant Object,for 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服務信息。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3-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code=“1”;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服務”;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具體對象類型代碼(CV_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7.1.4 雙向轉診回執(IST‐TRS4‐S, IST‐TRS4-c)
7.1.4.1 事件(Event)

記錄雙向轉診回執事件,雙向轉診接收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4-C,IST-TRS4-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EventActionCode=“E”;EventTypeCode/@code=“IST-TRS4”。

7.1.4.2 事件源(Event Source)

記錄雙向轉診回執請求方信息,雙向轉診接收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4-C,IST-TRS4-S)。

——節點路徑: 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雙向轉診接收者”;@UserIsRequestor=“Y”;RoleIDCode/@code=“Source”;RoleIDCode/@ displayName =“事件源”;RoleIDCode/@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4.3 事件目標(Event Destination)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接收方信息,雙向轉診接收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4-C,IST-TRS4-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雙向轉診服務”;@UserIsRequestor=“N”;oleIDCode/@code=“Destination”;RoleIDCode/@displayName =“事件目標”;RoleIDCode/@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4.4 事件發起人(Human Participant)

記錄雙向轉診回執操作者信息,雙向轉診接收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4-C,IST-TRS4-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用戶名”;UserIsRequestor=“Y”;RoleIDCode/@code=“HumanRequestor”;RoleIDCode/@displayName =“事件發起人”;RoleIDCode/@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4.5 審計源(審計源爲事件源)(Audit Source,for Event Source)

記錄雙向轉診回執發起者信息,雙向轉診接收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4-C)。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AuditSourceTypeCode/@code=“1”; AuditSourceTypeCode/@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接收者”;AuditSourceTypeCode/@codeSystemName =“審計源類型代碼(CV_AuditSourceTypeCode)”。

7.1.4.6 審計源(審計源爲事件目標)(Audit Source,for 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回執接收者信息,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4-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AuditSourceTypeCode/@code=“3”;AuditSourceTypeCode /@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服務”;AuditSource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審計源類型代碼(CV_AuditSourceTypeCode)”。

7.1.4.7 具體參與對象(審計源爲事件源)(Participant Object,for Event Source)

記錄雙向轉診回執信息。雙向轉診接收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4-C)。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code=“2”;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displayName =“查詢參數”;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具體對象類型代碼(CV_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7.1.4.8 具體參與對象(審計源爲事件目標)(Participant Object,for 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服務信息。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4-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code=“1”;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服務信息”;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具體對象類型代碼(CV_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7.1.5 雙向轉診通知訂閱(IST‐TRS5‐S, IST‐TRS5-c)
7.1.5.1 事件(Event)

記錄雙向轉診通知訂閱事件,雙向轉診通知訂閱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5-C,IST-TRS5-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EventActionCode=“R”;EventTypeCode/@code=“IST-TRS5”。

7.1.5.2 事件源(Event Source)

記錄雙向轉診通知訂閱請求方信息,雙向轉診訂閱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5-C,IST-TRS5-S)。

——節點路徑: 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雙向轉診信息”;@UserIsRequestor=“Y”;RoleIDCode/@code=“Source”;RoleIDCode/@ displayName =“事件源”;RoleIDCode/@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5.3 事件目標(Event Destination)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訂閱接收方信息,雙向轉診訂閱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5-C,IST-TRS5-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雙向轉診服務”;@UserIsRequestor=“N”;oleIDCode/@code=“Destination”;RoleIDCode/@displayName =“事件目標”;RoleIDCode/@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5.4 事件發起人(Human Participant)

記錄雙向轉診通知訂閱操作者信息,雙向轉診訂閱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5-C,IST-TRS5-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用戶名”;UserIsRequestor=“Y”;RoleIDCode/@code=“HumanRequestor”;RoleIDCode/@displayName =“事件發起人”;RoleIDCode/@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5.5 審計源(審計源爲事件源)(Audit Source,for Event Source)

記錄雙向轉診通知訂閱發起者信息,雙向轉診訂閱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5-C)。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AuditSourceTypeCode/@code=“1”; AuditSourceTypeCode/@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接收者”;AuditSourceTypeCode/@codeSystemName =“審計源類型代碼(CV_AuditSourceTypeCode)”。

7.1.5.6 審計源(審計源爲事件目標)(Audit Source,for 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通知訂閱接收者信息,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5-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AuditSourceTypeCode/@code=“3”;AuditSourceTypeCode /@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服務”;AuditSourceTypeCode /@codeSystemName =“審計源類型代碼(CV_AuditSourceTypeCode)”。

7.1.5.7 具體參與對象(審計源爲事件源)(Participant Object,for Event Source)

記錄訂閱查詢條件信息。雙向轉診訂閱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5-C)。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code=“2”;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displayName =“查詢參數”;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具體對象類型代碼(CV_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7.1.5.8 具體參與對象(審計源爲事件目標)(Participant Object,for 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服務信息。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5-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code=“1”;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服務”;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具體對象類型代碼(CV_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7.1.6 雙向轉診回執通知(IST‐TRS6‐S, IST‐TRS6-c)
7.1.6.1 事件(Event)

記錄雙向轉診回執通知事件,雙向轉診申請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6-C,IST-TRS6-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EventActionCode=“E”;EventTypeCode/@code=“IST-TRS6”。

7.1.6.2 事件源(Event Source)

記錄雙向轉診回執通知請求方信息,雙向轉診申請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6-C,IST-TRS6-S)。

——節點路徑: 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雙向轉診服務”;@UserIsRequestor=“N”;RoleIDCode/@code=“Source”;RoleIDCode/@ displayName =“事件源”;RoleIDCode/@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6.3 事件目標(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回執通知接收方信息,雙向轉診申請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6-C,IST-TRS6-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雙向轉診回執通知接收方”;@UserIsRequestor=“N”;oleIDCode/@code=“Destination”;RoleIDCode/@displayName =“事件目標”;RoleIDCode/@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6.4 審計源(審計源爲事件源)(Audit Source,for Event Source)

記錄雙向轉診回執通知發起者信息,雙向轉診接收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6-C)。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AuditSourceTypeCode/@code=“3”; AuditSourceTypeCode/@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接收者”;AuditSourceTypeCode/@codeSystemName =“審計源類型代碼(CV_AuditSourceTypeCode)”。

7.1.6.5 審計源(審計源爲事件目標)(Audit Source,for 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回執通知接收者信息,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6-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AuditSourceTypeCode/@code=“1”;AuditSourceTypeCode /@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申請者顯示”;AuditSource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審計源類型代碼(CV_AuditSourceTypeCode)”。

7.1.6.6 具體參與對象(審計源爲事件源)(Participant Object,for Event Source)

記錄雙向轉診回執通知信息。雙向轉診申請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6-C)。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code=“1”;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申請”;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具體對象類型代碼(CV_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7.1.6.7 具體參與對象(審計源爲事件目標)(Participant Object,for 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服務信息。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6-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code=“1”;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服務信息”;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具體對象類型代碼(CV_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7.1.7 雙向轉診申請通知(IST‐TRS7‐S, IST‐TRS7-c)
7.1.7.1 事件(Event)

記錄雙向轉診申請通知事件,雙向轉診申請者以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7-C,IST-TRS7-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EventActionCode=“E”;EventTypeCode/@code=“IST-TRS7”。

7.1.7.2 事件源(Event Source)

記錄雙向轉診申請通知請求方信息,雙向轉診申請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7-C,IST-TRS7-S)。

——節點路徑: 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雙向轉診申請者”;@UserIsRequestor=“N”;RoleIDCode/@code=“Source”;RoleIDCode/@ displayName =“事件源”;RoleIDCode/@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7.3 事件目標(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申請通知接收方信息,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7-C,IST-TRS7-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雙向轉診服務”;@UserIsRequestor=“N”;oleIDCode/@code=“Destination”;RoleIDCode/@displayName =“事件目標”;RoleIDCode/@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7.4 審計源(審計源爲事件源)(Audit Source,for Event Source)

記錄雙向轉診申請通知發起者信息,雙向轉診申請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7-C)。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AuditSourceTypeCode/@code=“3”; AuditSourceTypeCode/@displayName =“雙向轉診申請者”;AuditSourceTypeCode/@codeSystemName =“審計源類型代碼(CV_AuditSourceTypeCode)”。

7.1.7.5 審計源(審計源爲事件目標)(Audit Source,for 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申請通知接收者信息,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7-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AuditSourceTypeCode/@code=“1”;AuditSourceTypeCode /@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服務”;AuditSource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審計源類型代碼(CV_AuditSourceTypeCode)”。

7.1.7.6 具體參與對象(審計源爲事件源)(Participant Object,for Event Source)

記錄雙向轉診申請通知的信息。雙向轉診申請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7-C)。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code=“1”;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申請者”;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具體對象類型代碼(CV_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7.1.7.7 具體參與對象(審計源爲事件目標)(Participant Object,for 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接收者。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7-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code=“1”;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服務”;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具體對象類型代碼(CV_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7.1.8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IST‐TRS8‐S, IST‐TRS8-c)
7.1.8.1 事件(Event)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事件,雙向轉診接收者及雙向轉診服務均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8-C,IST-TRS8-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EventActionCode=“E”;EventTypeCode/@code=“ IST-TRS8”。

7.1.8.2 事件源(Event Source)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請求方信息,雙向轉診接收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8-C,IST-TRS8-S)。

——節點路徑: AuditMessage/ 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雙向轉診接收者;@UserIsRequestor=“Y”;RoleIDCode/@code=“Source”;RoleIDCode/@ displayName =“事件源”;RoleIDCode/@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8.3 事件目標(Event Destination)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接收方信息,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8-C,IST-TRS8-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雙向轉診服務”;@UserIsRequestor=“N”;RoleIDCode/@code=“Destination”;RoleIDCode/@displayName =“事件目標”;RoleIDCode/@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8.4 事件發起人(Human Participant)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操作者信息,雙向轉診接收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8-C,IST-TRS8-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UserName=”用戶名”;UserIsRequestor=“Y”;RoleIDCode/@code=“HumanRequestor”;RoleIDCode/@displayName =“事件發起人”;RoleIDCode/@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角色代碼(CV_RoleIDCode)”。

7.1.8.5 審計源(審計源爲事件源)(Audit Source,for Event Source)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發起者信息,雙向轉診接收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8-C)。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AuditSourceTypeCode/@code=“1”; AuditSourceTypeCode/@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接收者”;AuditSourceTypeCode/@codeSystemName =“審計源類型代碼(CV_AuditSourceTypeCode)”。

7.1.8.6 審計源(審計源爲事件目標)(Audit Source,for Event Destination)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接收者信息,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8-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ActiveParticipant;

——取值要求:AuditSourceTypeCode/@code=“3”;AuditSourceTypeCode /@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服務”;AuditSource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審計源類型代碼(CV_AuditSourceTypeCode)”。

7.1.8.7 具體參與對象(審計源爲事件源)(Participant Object,for Event Source)

記錄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雙向轉診接收者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8-C)。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code=“1”;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displayName =“取消雙向轉診申請通知”;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codeSystemName=“參與者具體對象類型代碼(CV_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7.1.8.8 具體參與對象(審計源爲事件目標)(Participant Object,for Event Destination)

記錄雙向轉診服務。雙向轉診服務提供該節點信息(IST-TRS8-S)。

——節點路徑:AuditMessage/EventIdentification;

——取值要求: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code=“1”;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displayName =“雙向轉診服務信息”;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 codeSystemName =“參與者具體對象類型代碼(CV_ParticipantObjectTypeCode)”。

附錄A(規範性)雙向轉診服務定義

雙向轉診服務WSDL定義: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附錄B(規範性)雙向轉診服務消息格式

雙向轉診服務消息格式採用XML Schema定義如下: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附錄C(規範性)通知主題及過濾器表達式

C.1 雙向轉診服務通知主題

雙向轉診服務通知主題表達式見表C.1。

表 C.1 雙向轉診通知主題表達式(CV_TopicExpression)

image.png

C.2 預存查詢標識

預存雙向轉診查詢標識見表C.2。

表 C.2 預存雙向轉診查詢標識(CV_AdhocID)

image.png

C.3 雙向轉診查詢過濾條件

C.3.1 雙向轉診申請

雙向轉診申請查詢過濾條件表達式見表C.3。

表 C.3 雙向轉診查詢過濾條件(CV_FilterSlotName_TwoWayReferral)

image.png

表 C.3(續)

image.png

C.3.2 雙向轉診回執查詢

雙向轉診回執查詢過濾條件表達式見表C.4。

表 C.4 雙向轉診回執查詢過濾條件(CV_FilterSlotName_TwoWayReferralApprove)

image.png

表 C.4(續)

image.png

標準全文下載

WS/T 790.16—2021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16部分:雙向轉診服務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