蹠部疣狀癌

皮膚性病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í bù yóu zhuàng ái

2 註解

3 疾病別名

皮膚隧道樣癌 穿掘狀上皮瘤

5 疾病概述

蹠部疣狀癌也稱爲皮膚隧道樣癌或穿掘狀上皮瘤,可見於全身各處,但絕大多數發生在足蹠部,其餘尚可見下肢、臀部、手、女陰陰莖等處,國內報告1例發生於面部的患者。本病發病年齡37~89歲,平均60歲。多表現爲局部生長緩慢的灰色潰瘍性腫物,表面呈菜花狀或疣狀突起。擠壓時有惡臭的油狀物自腫瘤表面的許多竇道開口溢出。在足部開始類似蹠疣腫瘤一方面向外生長,同時也有向深部組織穿掘生長的趨勢,結果形成很多深在的隱窩,其中充滿角質及膿液,最後腫瘤穿通蹠筋膜,甚至破壞蹠骨而侵犯足背皮膚。伴有行走困難,少數患者自覺疼痛

6 疾病描述

蹠部疣狀癌也稱爲皮膚隧道樣癌或穿掘狀上皮瘤,可見於全身各處,但絕大多數發生在足蹠部,其餘尚可見下肢、臀部、手、女陰陰莖等處,國內報告1例發生於面部的患者。本病發病年齡37~89歲,平均60歲。

7 症狀體徵

多表現爲局部生長緩慢的灰色潰瘍性腫物,表面呈菜花狀或疣狀突起。擠壓時有惡臭的油狀物自腫瘤表面的許多竇道開口溢出。在足部開始類似蹠疣腫瘤一方面向外生長,同時也有向深部組織穿掘生長的趨勢,結果形成很多深在的隱窩,其中充滿角質及膿液,最後腫瘤穿通蹠筋膜,甚至破壞蹠骨而侵犯足背皮膚。伴有行走困難,少數患者自覺疼痛

8 病理生理

腫瘤的淺表部分一般均與疣類似,即角化過度、角化不全與棘層肥厚。角質形成細胞分化很好, 胞質淡伊紅色,核小。腫瘤以寬束條狀向深層侵犯,其中央尚有充滿角質的囊腫,並可見大塊腫瘤組織,呈球狀,壓迫膠原束,將其推到一側。甚至到腫瘤深部也看不到核異形、個別細胞角化不良或角珠。

9 診斷檢查

本病的診斷,重要的在於活檢取材要大而深,才能觀察全貌而確定。臨牀上本病與經典鱗癌及尖銳溼疣不易區別,也應注意鑑別假性上皮瘤樣增生,因此需要作仔細的病理檢查

10 治療方案

外科手術,廣泛深切可能是首選治療。有人報告放射治療、電灼、冷凍及局部外用細胞毒藥物(包括氟尿嘧啶軟膏),甚至內服MTX也有較好效果。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