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狀肢端角化症

皮膚性病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óu zhuàng zhī duān jiǎo huà zhèng

2 英文參考

acrokeratosis verruciformis

3 註解

4 疾病別名

Hopf病

6 疾病概述

疣狀肢端角化症又稱Hopf病。該症爲局部皮膚角化和顆粒團形成過度,棘皮和乳頭狀瘤形成所致的遺傳性皮膚病。本症爲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通常父母一方爲患者(雜合子),其子女的再發風險爲50%,男女機會均等。

臨牀主要表現及診斷依據:(1)皮損可於出生時、嬰兒期兒童期出現。掌蹠皮膚逐漸角化變硬、粗糙。(2)起初皮疹與皮膚同色。嚴重者角質呈污褐色,可厚達1cm,可形成龜裂。(3)典型者皮損主要累及手、指的背側和足背、掌、蹠、腕、前臂,出現扁平或凸起的角化過度性粟粒大小的疣狀皮疹。(4)指(趾)甲呈灰白色,變厚變脆。症狀常冬重夏輕。(5)病理檢查。(6)家系調查有明顯的家族史。

7 疾病描述

疣狀肢端角化症很少見,1931年由Hopf首先描述。

8 症狀體徵

多在幼年時發病,男女均可發生,皮損爲多發性角化過度性扁平疣丘疹質地堅實,直徑約1至數毫米,暗紅褐色或正常膚色,常密集成羣,頗似扁平疣,但較之更扁平,且對稱發生於肢端的手足背部,也可蔓延至手指屈側、腕、前臂、肘、膝、掌、蹠等部位,但顏面及軀幹部一般不被累及,皮疹經摩擦可以發生水皰,一般無自覺症狀患者可有掌蹠部皮膚瀰漫性增厚及甲板增厚、渾濁。發病後皮損逐漸增多,持續終生不消退,尚未見有惡變的報道。

9 疾病病因

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常同時伴發毛囊角化病,有時可見在同一家族的不同成員中分別患有這兩種病。Waisman認爲本病與掌蹠點狀角化及毛囊角化病是一種共存的叄聯徵,與同一顯性基因傳遞有關。付風英等(1989)報告一例疣狀肢端角化症合併有毛囊角化病。但本病也可與毛囊角化病無關。Love等堅持認爲本病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徐彩霞(1990)報告了家族性疣狀肢端角化症3例,在家系四代60人中,有21人患病,各代中均無近親婚配,均有不同程度的細胞免疫功能低下。

10 病理生理

有明顯的角化過度,顆粒層及棘層增厚,但角化不全不明顯,表皮呈輕度乳頭瘤樣增生,乳頭頂部隆起如塔尖,表皮嵴輕度下凹,多在同一水平。

11 診斷檢查

在肢端尤其在手足背部有多數堅實的角化性疣狀扁平丘疹,幼時發病,長期存在以及有明顯的家族史等,應考慮爲本病,必要時可作病理檢查以協助診斷。

需要與下述疾病鑑別:

(1)扁平疣  無遺傳性,不累及掌蹠,發病年齡較晚,病程短,表皮淺層細胞有空泡形成。

(2)疣狀表皮發育不良  皮損分佈廣泛,表皮細胞有廣泛的空泡形成,核內可發現病毒包涵體

(3)脂溢性角化病灰泥角化病  發病晚、皮損大,分佈部位及病理改變也不同。

(4)持久性豆狀角化症。

12 治療方案

目前尚無滿意療法,患者應避免日光曝曬,以免皮損加重或防止誘發惡變。

皮損可試用電灼、CO2激光、液氮冷凍治療,也可外用0.1%維A痠軟膏、5%5-氟尿嘧啶霜或作薄層切除,但常易復發。陳昭海(1991)報告口服雷公藤2月治療1例有效。

13 特別提示

本病多見於壯年,好發於手足背、小腿或肘部。雙側發生,不一定對稱。爲扁平疣樣角化物,表面可有尖銳高起之角化棘。散在分佈,數目較多,但較侷限。皮損逐年增加,角化物增厚,無自覺症狀組織病理學見角化過度,粒層增厚,表皮角化過度可呈塔尖狀,無乳頭瘤改變,不會惡變。

13.1 防治

平素多喫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可以口服維生素A或E,局部外用水楊酸維甲酸尿素或阿爾法羥酸軟膏治療。

疣狀肢端角化症相關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