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注射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ī guān jíe zhù shè

2 英文參考

Injection of knee joint

3 操作名稱

膝關節注射

4 適應

膝關節注射適用於:

1.膝部骨軟骨病變  包括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髕骨軟骨軟化症,類風溼膝關節炎。

2.膝部滑膜炎  包括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膝部滑囊炎、髕前滑囊炎

3.膝部神經卡壓症,如腓總神經卡壓症

4.創傷膝關節疾病  包括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關節積血,髕韌帶損傷髕下脂肪墊損傷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

5 禁忌

1.膝部皮膚有擦傷磨爛或感染膝關節結核,化膿性膝關節及骨髓炎

2.膝關腫瘤

3.血友病關節炎

4.反覆治療2或3次無效的患者

5.體弱或全身情況欠佳、肝腎功能不全者。

6 準備

備皮;常規消毒皮膚

7 方法

1.膝前痛點注射

(1)患者取仰臥屈膝,膝下墊枕使關節屈曲(髕尖注射時取膝關節伸直位)。

(2)進針點:根據不同病變選取,如側副韌帶起止點附着部、交叉韌帶(髕韌帶正中)、半月板(內、外膝眼)、髕上滑囊(髕骨上)、脂肪墊(髕韌帶兩側)、內外關節間隙等。

(3)經進針點快速進針達病變處,向肌腱韌帶的起止點方向注射,或注射至病變的滑囊、脂肪墊,每點注射藥液量5ml。

2.膝後痛點注射

(1)取俯臥位膝前墊枕。

(2)進針點:根據壓痛部位選取。多取在構成膕窩的諸肌與其肌腱的移行處或止點,如股二頭肌止點即腓骨頭,半膜肌止點即脛骨內側髁下緣,腓腸內外側頭止點即股骨內、外上髁。

(3)經進針點快速進針達病變處,向肌腱韌帶的起止點方向注射,或注射至病變的滑囊、脂肪墊,每點注射藥液量5ml。

3.膝關節腔注射

(1)取俯臥位膝前墊枕。

(2)進針點:膝前進針點可取內、外膝眼或髕上囊入路(即髕骨外上緣外),膝後進針點取膕窩中點上。

(3)用7號8cm長針,經進針點垂直皮面快速進針,遇關節囊時稍有韌感,突破關節囊有落空感,注液注氣無阻力,如關節腔內有積液,可先抽出後再注射藥液10ml。

8 注意事項

1.嚴格無菌操作,避免關節腔感染

2.勿將藥液注入血管內,採用邊進針、邊回抽、邊注射的方法

3.避免將激素藥物注入關節腔內,以免損害軟骨蛋白多糖合成。

4.注藥時,應取臥位,減少併發症或恐懼症

5.膝屈曲位間隙較大,便於注射,不要在膝伸直時注藥。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