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楊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ǎo yè yáng

2 拼音名

Xiǎo Yè Yánɡ

3 來源

藥材基源:爲楊柳科植物小葉楊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pulus simonii Carr.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剝,曬乾

4 形態

小葉楊,喬木,高達20m。樹皮溝裂;樹冠近圓形。幼權小枝及萌枝有明顯棱脊,老樹小枝圓形。芽細長,有粘質。葉菱狀卵形、菱狀橢圓形或菱裝倒卵形,長3-12cm,寬2-8cm,先端驟尖或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具細鋸齒,下面綠白色;葉柄圓筒形,長0.5-4cm。雄花序長2-7cm,序軸無毛,苞片細條裂,雄蕊8-9(-25);雌花序長2.5-6cm苞片淡綠色,裂片褐色,柱頭2裂。果序長達15cm;蒴果小,2(-3)瓣裂,無毛。花期3-5月,果期4-6月。

5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一般多生於2000m以下,最高可達2500m,沿溪溝可見。

資源分佈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及西南各地。

6 性狀

性狀鑑別,樹皮呈筒狀,厚1-3mm。嫩皮灰綠色,表面有圓形皮孔及縱紋,偶見枝痕;老皮色較暗,表面粗糙,有粗大的溝狀裂隙。內表面黃白色,有縱向細密紋。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氣微,味微苦。

顯微鑑別,樹皮橫切面:木栓層爲10餘列木栓細胞。皮層散有石細胞羣,石細胞壁厚,溝孔不顯着。韌皮部纖維束與篩管羣及韌皮薄壁細胞交互排死成不連續的環狀;纖維束周圍細胞草酸鈣方晶,形成昌鞘纖維,並有少數石細胞,呈方形、三角形、圓形、長形,直徑29-59μm,有的長達176μm,壁較薄,層紋及溝孔明顯。

7 藥理作用

1.對憫血管系統作用,楊芽脂爲小葉白楊冬芽中提了的混合樹脂,楊芽脂溼懸液每日以1g/kg給大鼠灌胃給藥,連續4天,結果表明對正常大鼠心率心電圖波形均無明顯改變,但對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楊芽脂提取物的水溶液能對抗腎上腺素引起的大鼠腸繫膜微支國脈收縮,促進微循環障礙後血流和微循環的恢復。能增加正常豚鼠和使用垂體後葉毒豚鼠離體心臟的冠脈血流量。楊芽脂混懸液1.5g/(kg·d)灌胃,連續給藥3天,能明顯降低家兔血細胞比容、全血比粘度血漿比粘度紅細胞沉降離,增加血漿復鈣時間和延長凝血酶原時間,使家免血液的“濃”、“粘”、“凝”、“聚”性下降。

2.抗炎鎮痛作用,抗炎實驗表明:楊芽脂溼懸液灌胃給藥,對巴豆油所致小鼠耳熟炎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能顯着抑制大鼠實驗性腹膜炎炎症滲出,亦可使大鼠瓊脂性破膚炎症和足趾腫脹程度明顯減輕,且對大鼠棉球肉芽腫的增長也有抑制作用。熱板法和扭體法證明:楊芽脂混懸液小鼠灌胃給藥具有較爲顯着的鎮痛作用,而且維持時間較長。

3。毒性,楊芽脂溼懸液24小時內給小鼠灌辦給藥3次,每次25g/kg。小鼠在給藥後自學成才動減少臥伏不動不食,24-48小時後恢復正常,給藥後7天未見死亡,表明楊芽脂毒性較低。

8 性味

味苦;性宣

9 功能主治

祛風活血;清熱利溼。主風溼痹證;跌打捉痛;‘肺熱咳嗽小便淋瀝;’口瘡牙痛痢疾腳氣蛔蟲病

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11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