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癇神應丸

中醫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ǔ xián shén yìng wán

2 概述

五癇神應丸方劑名,出自《景嶽全書·古方八陣》卷五十四,即《楊氏家藏方》卷二方記載的五癇丸的別名[1]

4 組成

天南星(炮)、烏蛇(酒浸一宿,去皮骨,焙乾)、白礬各一兩,硃砂(另研)一分,全蠍(去毒)二錢,半夏(湯浸七次)二兩,雄黃(研)一錢半,蜈蚣(去頭足,炙)半條,白殭蠶(炒去絲咀)一兩半,白附子(炮)半兩,麝香(另研)二字,皁角四兩(槌碎,用水半斤挼汁去滓,與白礬一處熬幹爲度,研)[2]

5 製法

上藥爲細末,生薑汁煮麪糊爲丸,梧桐子[2]

6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丸,食後溫生薑湯送下[2]

7 功能主治

功能祛風化痰,定癇止搐。治諸癇時發,二目上竄,口吐涎沫,抽搐昏迷[2]

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39.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3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