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蘞莓

中藥材 清熱涼血 清熱解毒 中醫學 利水通淋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ū liǎn méi

2 英文參考

Japanese cayratia herb[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烏蘞莓

3 概述

烏蘞莓中藥名,出自《新修本草[1]

5 來源及產地

葡萄科植物烏蘞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Gagn.的全草[1]分佈華東、中南各地[1]

6 植物形態

多年生蔓生草本根莖橫走。莖紫綠色,有縱棱,卷鬚二歧,幼枝有柔毛,後變光滑。葉爲掌狀複葉,小葉5,排列成鳥爪狀,中間的呈橢圓狀卵形,小葉柄長2~3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兩側的4枚小葉較小,成對着生在同一小葉柄上,小葉的邊緣具較均勻的圓鈍鋸齒。聚傘花序腋生或假腋生,序梗長3~12cm; 花小,黃綠色,具短梗;萼懷狀;花瓣4,卵狀三角形;雄蕊4,與花瓣對生,花葯長橢圓形;雌蕊1,子房上位,2室。漿果倒圓卵形,直徑約7mm,成熟時黑色。種子2~4粒;花期6月,果期8~9月。

7 生境

生於曠野、山谷、林下、路旁。

8 採製

夏、秋季採收全草,洗淨,曬乾或鮮用。

9 性味歸經

苦、酸,寒[1]。入心、小腸經[1]

10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利尿[1]

1.治癰腫,疔瘡乳癰痄腮丹毒,蛇蟲咬傷,跌打腫痛[1]。搗汁或煎服,並搗爛外敷[1]

2.治咽喉腫痛黃疸痢疾咯血尿血淋證白濁風溼性關節炎[1]

11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1]

12 化學成分

全草含阿聚糖、甾醇、氨基酸、酚性成分及黃酮類。根含生物鹼鞣質。果皮含烏蘞色苷(Ca-yratinin)[1]

全草含阿拉伯聚糖(araban)、粘液質硝酸鉀、甾醇、氨基酸、酚性成分、黃酮類。根含生物鹼鞣質澱粉樹膠。果皮中含烏蘞甙(cayratinin)。

13 藥理作用

本品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鏈球菌痢疾大腸桿菌鉤端螺旋體均有抑制作用[1]

1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65.

用到中藥烏蘞莓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