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ú gōng wán

2 《朱氏集驗方》卷十一

2.1 方名

蜈蚣丸

2.2 組成

白附子天南星、赤腳蜈蚣防風半夏

2.3 主治

小兒驚風

2.4 用法用量

量兒大小投藥,薄荷湯送下。

2.5 製備方法

上銼。在地上掘一小竅,用炭火煅煉約半日,1日尤好;地脈透熱,入黃子醋在竅,至8分滿,隨傾諸藥煮之;再用瓷碗1只快捷蓋住,以泥封四圍,至次日相對方取出,焙乾爲末,以豶豬心血同煉蜜爲丸,不拘丸子大小

2.6 附註

普濟方》諸藥各等分

3 方出《聖濟總錄》卷一六七,名見《普濟方》卷三六○

3.1 方名

蜈蚣丸

3.2 組成

赤足蜈蚣1條,棘剛子5枚。

3.3 主治

小兒撮口

3.4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乳汁送下。

3.5 製備方法

上燒成灰,飯和爲丸,如麻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