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閭發

瘡瘍 無頭疽 中醫學 中醫病名 中醫外科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ěi lǘ fā

2 英文參考

coccygeal absces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尾閭發(coccygeal abscess)爲病名[1]。出《瘍科心得集》卷中[1]。是指生於尾骶部的無頭疽[2]。即鸛口疽(《外科正宗》卷四)[2],又名銳疽(《黃帝內經靈樞·癰疽》)[3]。由三陰虧損,督脈濁氣溼痰流結而成[3]

黃帝內經靈樞·癰疽》:“發於尻,名曰銳疽。”

5 尾閭發症狀

初起形似魚肫(chún音純,即魚胞),色赤堅痛,潰破後口若鸛嘴,朝寒暮熱,夜重日輕[3]

潰出稀膿流則不止爲虛;流稠膿或鮮血爲實,均易發展成漏[3]

6 尾閭發的治療

初起宜滋陰除溼湯以和之[3]

已成不得內消者,用和氣養榮湯以託之[3]

氣血虛弱,潰而斂遲者,滋陰保元湯以補之[3]

若失治久不斂,宜服先天大造丸,促其收斂[3]

外治根據病情,參用癰、疽、腫瘍潰瘍治法[3]

7 關於無頭疽

無頭疽(headless abscess;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 and arthritis)爲病名[4]。是指發生骨骼關節間的化膿性疾病[4]。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氣滯而釀成[4]無頭疽能形成瘻管;如發於長骨者多損骨;發生關節的,易造成畸形

外科證治全書》雲:“陰疽之形,皆闊大一根盤堅硬,皮色不變,或痛或不痛,爲外科最險之症。”

臨牀上常見的附骨疽環跳疽無頭疽的代表性疾病。

無頭疽相當於西醫的化膿性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4]

詳見無頭疽條。

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46.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93.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03.

治療尾閭發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尾閭發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