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基底細胞癌

腫瘤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ài yīn jī dǐ xì bāo ái

2 英文參考

basal cell carcinoma of vulva

3 註解

4 疾病別名

basal cell epithelioma of vulva,basaloma of vulva,basiloma ofvulva

5 疾病代碼

ICD:C51

6 疾病分類

腫瘤科,婦產科

7 疾病概述

外陰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of vulva)爲不常見的外陰惡性腫瘤,惡性度較低。病變多呈局部浸潤,易復發,生長緩慢,很少轉移,佔外陰惡性腫瘤的2%~3%。常見部位爲大陰脣,也可在小陰脣、陰蒂和陰脣繫帶出現。30 歲以上的婦女也可發生,但以絕經後婦女常見,多見於55 歲以上婦女,發病平均年齡58~59 歲。

8 疾病描述

外陰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of vulva)爲不常見的外陰惡性腫瘤,惡性度較低。病變多呈局部浸潤,易復發,生長緩慢,很少轉移,佔外陰惡性腫瘤的2%~3%。常見部位爲大陰脣,也可在小陰脣、陰蒂和陰脣繫帶出現。病竈早期呈灰色,幾乎有些半透明,位於變薄的上皮下,小結節直徑常常<2cm。患者自覺局部瘙癢或燒灼感,也可無症狀外陰基底細胞癌病竈多爲單發,偶爲多發。若在外陰部僅見一個病竈,應檢查全身皮膚有無基底細胞癌。此外,基底細胞癌約有20%伴發其他原發性癌瘤,如外陰鱗癌、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乳腺癌胃癌直腸癌肺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

9 症狀體徵

1.症狀 外陰基底細胞癌病竈多爲單發,偶爲多發。該病病史長,初起無自覺症狀。此後以外陰瘙癢、燒灼感爲主要症狀。有潰瘍形成可出現疼痛或有出血、滲出,並有血性臭味分泌物。可有身體其他部位基底細胞癌的病史。

2.體徵 常表現爲小的病竈,位於大陰脣,也可在小陰脣、陰蒂和陰脣繫帶出現。病竈早期呈灰色,幾乎有些半透明,位於變薄的上皮下,小結節直徑常常<2cm。有3 種基本類型即結節潰瘍型、扁平型、息肉型。

10 疾病病因

外陰基底細胞癌爲來源於外陰上皮基底細胞惡性腫瘤外陰基底細胞癌真正病因不明。有報道可能與局部放射治療有關。但其他部位的基底細胞癌,如頭面部的基底細胞癌可能與日光有關,但這仍不能完全解釋全部外陰基底細胞癌的原因。

11 病理生理

腫瘤位於大陰脣,發展緩慢,很少侵犯淋巴結。有3 種基本類型。3種類型可單獨存在,也可混合存在。

1.結節潰瘍型 表現爲一實質性結節;中間形成深潰瘍,邊緣隆起呈圍堤狀隆起,爲侵蝕性潰瘍

2.扁平型 病竈較表淺,扁平,表面粗糙呈蠟狀、丘疹、紅斑樣,帶有黑色素或呈微紅色,質地較硬。

3.息肉型 息肉狀贅生物表面完整。

鏡下腫瘤組織表皮基底層長出,伸向真皮或間質,輪廓如棒狀,或不規則地圖形分佈。在細胞團巢的外線爲柵欄狀排列的一層細胞,呈柱形,梭長杆形、深色,其長軸呈柵欄狀排列,相當於表皮的基底細胞。在中央部分的細胞,核呈卵形,胞質也不多;有的含較多色素而呈深色。組織結構多種多樣,有的呈巢團狀,巢內有角化珠;也有巢內出現腺腔樣空隙;有的細胞巢團與表皮基層相連,有的接近毛囊形狀。不管哪一種都具有一特徵,即瘤組織邊緣部總有一層柵狀排列的基底狀細胞。有的瘤組織被周圍纖維組織擠壓成索條狀則稱硬化型。這種癌有局部浸潤行爲,但一般不發生轉移,爲低度惡性。如癌竈中部分爲鱗狀細胞癌則稱爲基底鱗狀細胞癌,其惡性程度是根據這部分鱗狀細胞癌的分化程度而決定。組織學基底細胞癌應與皮膚汗腺癌毛髮癌區別,汗腺瘤有2 層細胞排列特點,毛髮癌有始基毛囊的結構。這兩者皆無邊緣柵狀排列的基底細胞層的特徵。此外尚應與基底樣細胞癌鑑別,後者發病年齡較輕,組織學上有挖空細胞,對HPV DNA 的檢測陽性結果,這些是基底細胞癌所缺乏的。

12 診斷檢查

診斷:根據臨牀表現和檢查所見,診斷一般無困難,但需作病理組織學檢查以確診。由於外陰基底細胞癌生長發展緩慢,很少侵犯淋巴結,所以從出現症狀到診斷治療,往往經過較長時間,有報道平均爲6.6 年。若在外陰部僅見一個病竈,應檢查全身皮膚有無基底細胞癌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檢查、分泌物檢查腫瘤標誌物檢查

其他輔助檢查組織病理檢查

13 鑑別診斷

1.與外陰未分化鱗狀細胞癌鑑別 通常病竈發展較快,病史較短,易出現區域淋巴結轉移

2.與外陰惡性黑色素瘤鑑別 如具有色素沉着者應與外陰黑色素瘤相鑑別,但往往難以鑑別,確診需病理檢查外陰惡性黑色素瘤有痣的病史和惡變過程,惡變後發展較快,易出現區域淋巴結轉移

3.與前庭大腺癌相鑑別。

4.與未分化鱗狀上皮癌鑑別 未分化鱗狀上皮癌通常病竈發展較快,病史較短,也易出現區域淋巴轉移

5.與乳頭狀瘤鑑別。

6.與外陰結核鑑別 易形成潰瘍潰瘍底部可見乾酪樣分泌物。有結核病史,病理活檢可證實。

14 治療方案

外陰基底細胞癌治癒率很高。北京朝陽醫院於1986 年曾報道1 例外陰基底細胞癌合併轉移及多次復發,第1 次手術切除後6 年局部復發,又行手術切除,術後行放療及順鉑化療。再隔7 年同側腹股溝淋巴結復發,再行手術切除。術後輔用化療及放療。隔5 年有肺轉移爲1.7cm 直徑瘤。做肺葉切除,術後又行順鉑氟尿嘧啶(5-Fu)化療,追蹤至末次手術後兩年半尚健在。患者前後病程共20 年。可以看出基底細胞癌雖有可能復發或轉移,但經過積極治療,預後尚好。

1.手術治療 外陰基底細胞癌以手術爲主要治療手段,術式可採用病竈局部廣泛切除,不需作外陰根治術及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對較廣泛病竈,則應作外陰廣泛切除。凡累及尿道陰道肛門時,應作相應部分的切除。疑有腹股溝淋巴結陽性者,應做活檢,如病理證實有轉移時,應作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對腹股溝深淋巴結陰性者,應作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若復發可再次手術。切除下的標本邊緣應詳細作切片病理檢查以保證確實切淨。

2.放射治療 基底細胞癌對放療敏感,但由於外陰部正常皮膚對放射線耐受性差,治療時容易引起難以耐受的合併症如外陰放射性炎症潰瘍疼痛,故此法僅適用於早期單純的基底細胞癌

3.抗癌化療 目前所有的抗癌藥對基底細胞癌療效不佳,但對較晚期的病例,抗癌化療可作爲綜合治療的一種補充手段。

15 併發症

約有20%的外陰基底細胞癌伴發其他癌瘤,如外陰鱗癌、惡性黑色素瘤乳腺癌宮頸癌皮膚癌

16 預後及預防

預後:預後較好,5 年生存率爲80%~95%,然而由於處理不當,可有10%~20%的複發率。復發病竈應再次切除,預後依然良好。

預防:對老年婦女大陰脣有小腫塊應及時就醫,必要時活檢,確診後應注意全身體格檢查排除其他惡性腫瘤。應做好隨訪。

17 流行病學

外陰基底細胞癌佔外陰腫瘤的2.5%左右。30 歲以上的婦女也可發生,但以絕經後婦女常見,多見於55 歲以上婦女,發病平均年齡58~59 歲。

18 特別提示

對老年婦女大陰脣有小腫塊應及時就醫,必要時活檢,確診後應注意全身體格檢查排除其他惡性腫瘤。應做好隨訪。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