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蔘荊芥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én shēn jīng jiè sǎn

2 概述

人蔘荊芥散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五首。

3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方之人蔘荊芥散

3.1 處方

荊芥穗羚羊角酸棗仁(微炒)、生乾地黃枳殼麩炒)、人蔘鱉甲醋炙)、肉桂(去粗皮)、白朮柴胡各七兩半,甘草(爁)、川芎赤芍藥牡丹皮當歸防風各五兩[1]

荊芥穗7兩半,羚羊角(鎊)7兩半,酸棗仁(微炒)7兩半,生乾地黃7兩半,枳殼麩炒,去瓤稱)7兩半,人蔘7兩半,鱉甲(醋浸,去裙,炙黃)7兩半,肉桂(去粗皮)7兩半,白朮7兩半,柴胡7兩半,甘草(銼)5兩,芎5兩,赤芍藥5兩,牡丹皮5兩,當歸5兩,防風(去苗叉)5兩。

3.2 炮製

上爲粗末[1]

3.3 功能主治

常服除一切風虛勞冷宿病。

治婦人血風勞氣,身體疼痛頭昏目澀,心怔煩倦,寒熱盜汗,頰赤口乾痰嗽胸滿精神不爽;或月經不調臍腹㽲痛,痃癖塊硬,時痛時止;或時嘔逆,飲食不進;或因產後調理不善,淹延瘦瘁,乍起乍臥,甚即着牀[1]

3.4 用法用量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八分,去渣熱服,不拘時,日二服。

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水煎,去渣熱服,不拘時,日二服[1]

3.5 注意

有孕不宜服。

3.6 各家論述

醫方集解》:此足大陰厥陰手少陰藥也。陳來章曰:血中之風,荊芥防風散之;木盛生風,羚角、柴胡平之;陰虛發熱地黃鱉甲滋之;血氣痛滯,月水不調,芎、當歸、桂心、枳殼調之;煩怠食少,盜汗心忡,人蔘白朮、炙草、棗仁補而收之。

3.7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方

4 《濟生方》卷二方之人蔘荊芥散

4.1 別名

人蔘荊芥湯

4.2 組成

荊芥穗麻黃(去根節)、細辛、炒桔梗陳皮(去白)、半夏(湯洗七次)、杏仁(去皮尖)、人蔘通草炙甘草各半兩[1]

4.3 主治

肺感寒邪,或感風熱,痰多咳嗽,頭目不清,言語不出,咽乾痰實,或項背強硬,皮膚不仁[1]

4.4 用法用量

(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8分,去滓,食後溫服

爲粗末,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水煎食後服[1]

4.5 附註

人蔘荊芥湯(《法律》卷五)。

5 《重訂嚴氏濟生方》之人蔘荊芥散

5.1 別名

人蔘荊芥湯醫門法律》卷五。

5.2 處方

荊芥穗 麻黃(去根、節)細辛(去土,洗)桔梗去蘆,銼,炒)陳皮(去白)半夏(湯泡七次)杏仁(去皮、尖)人蔘 通草 甘草(炙)各15克

5.3 製法

上藥嚼咀。

5.4 功能主治

治肺感寒邪,或感風熱,痰多咳嗽,頭目不清,言語不出,咽乾痰實,或項背強硬,皮膚不仁

5.5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薑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後溫服

5.6 摘錄

《重訂嚴氏濟生方》

6 潔古家珍》方之人蔘荊芥散

6.1 組成

人蔘半兩,荊芥穗1兩,大黃2分。

6.2 功效

下膈去熱。

6.3 主治

小兒身熱痰嗽胸膈不利

6.4 用法用量

水煎,調檳榔木香細末各半錢,輕粉1字,乳後服。

6.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7 不居集》上集卷二十八方之人蔘荊芥散

7.1 組成

人蔘5錢,肉桂5錢,桑寄生5錢,當歸5錢,茯苓5錢,白芍5錢,桃仁5錢,熟地5錢,麥冬5錢,甘草5錢,續斷2錢5分,牛膝7錢5分,鱉甲1兩,黃耆1兩。

7.2 主治

產後蓐勞,虛羸咳嗽,頭目昏痛,發渴盜汗寒熱如瘧,臂膊拘急

7.3 用法用量

豬腎1對,去膜脂,用水2盞,加生薑3片,大棗3枚,煎1盞,入末藥2錢,蔥3寸,烏梅半個,荊芥5穗,水煎,空心服。

7.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8 《博濟》卷二方之人蔘荊芥散

8.1 組成

人蔘柴胡(去苗)、羌活荊芥旋覆花甘菊桑白皮等分

8.2 主治

上焦壅滯,頭目昏眩,涕唾稠粘,心胸煩滿

8.3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煎7分,食後、臨臥溫服

8.4 製備方法

上爲末。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