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陰溼疹

中醫診斷學 中醫婦科 婦產科 中醫學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ǚ yīn shī zhěn

2 英文參考

pudendum eczem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女陰溼疹(pudendum eczema[1])爲病名[2]。是指發生女陰處的溼疹性婦科疾病[2]

4 病因病機

多因感受風熱溼毒等所致[2]

5 症狀

大小陰脣及肛周皮膚潮紅、瘙癢、腫脹、糜爛等爲主要表現的婦科疾病[2]。本病多見於陰癢陰蝕外陰白色病變等證[2]

6 關於陰癢

陰癢又名陰門癢[3]

6.1 病因病機

多因肝鬱化熱脾虛聚溼,溼熱蘊結,流注於下;或因外陰不潔,久坐溼地,病蟲乘虛侵襲;也有因陰虛血燥而致者[3]

6.2 症狀

症見外陰部或陰道內瘙癢,甚則奇癢難忍,坐立不安[3]

6.3 治療

溼熱者,多伴有帶下量多、色黃等,治宜清熱利溼,方用萆薢滲溼湯(見陰蝕條),或用龍膽瀉肝湯陰虛血燥者,治宜養血祛風,方用當歸飲當歸白芍川芎、生地、白蒺藜防風荊芥穗何首烏黃芪甘草[3]

局部可用蛇牀子川椒枯礬苦蔘百部生艾葉、杏仁水煎燻洗[3]。《婦人良方大全》主張內服龍膽瀉肝丸逍遙散,外以桃仁研膏和雄黃末,或雞肝陰中,以殺其蟲[3]。或針刺陰廉曲骨三陰交[3]

7 關於陰蝕

陰蝕亦名陰中生瘡陰瘡陰䘌、䘌、陰蝕瘡[4]

7.1 病因病機

病因情志鬱火損傷肝脾,溼熱下注,鬱蒸生蟲,蟲蝕陰中所致[4]

7.2 症狀

症見陰部潰爛,形成潰瘍,膿血淋漓,或痛或癢,腫脹墜痛,多伴有赤白帶下[4]

7.3 治療

治宜清熱利溼殺蟲[4]。方用萆薢滲溼湯(《瘍科心得集》:萆薢薏苡仁黃柏赤茯苓丹皮澤瀉滑石通草),並用外治法溻癢湯(《瘍醫大全》:苦蔘、狼牙、蛇牀子當歸尾、威靈仙鶴蝨),煎湯燻洗[4]珍珠散(遼寧中醫學院主編《婦產科學》:珍珠雄黃青黛冰片黃柏兒茶),局部上用[4]

8 關於外陰白色病變

外陰白色病變亦名女陰白色病變、外陰營養不良[5]。曾稱爲外陰白癍[5]。指女陰皮膚脫色變白,上皮角萎縮或增厚粗糙,外陰瘙癢,或伴有裂痛[5]。屬陰癢陰痛陰瘡等證範疇[5]

8.1 病因病機

多因肝腎陰虛肝經溼熱所致[5]

8.2 分型治療

若因肝腎不足,精虧血少,血虛化燥生風[5]。症見外陰皮膚變白、乾燥發癢、或兼皸裂、澀痛,帶下量少[5]。病理檢查多爲萎縮[5]。治宜滋陰養血潤燥祛風止癢[5]。方用當歸飲子何首烏補骨脂女貞子旱蓮草仙靈脾、坤草;外用燻洗方苦蔘白鮮皮蛇牀子紅花大黃補骨脂何首烏、坤草、仙靈脾[5]

若因肝經溼熱下注,溼熱侵入陰部[5]。症見外陰劇癢,甚則癢痛,兼有潰瘍帶下量多色黃、口苦納呆,病理檢查多爲增生型[5]。治宜清熱利溼祛風止癢、兼以活血化瘀[5]。方用萆薢滲溼湯(《瘍科心得集》)加苦蔘白鮮皮[5]。外用燻洗方三棱莪術苦蔘白鮮皮蛇牀子何首烏補骨脂、坤草、大黃龍膽草黃柏茵陳[5]。此二型均可以電熱燻熥法外用治療[5]。方藥同前[5]

9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9.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43.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41.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