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肋骨、橫突切除結核病竈清除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īng lèi gǔ 、héng tū qiē chú jié hé bìng zào qīng chú shù

2 註解

經肋骨、橫突切除結核病竈清除術

肋骨、橫突切除術是長期以來沿用的名稱,但不能說明是個途徑,也未提到手術的目的,因此稱爲經肋骨、橫突切除結核病竈清除術較爲適當。

3 手術圖解

⑴牽開胸膜,顯露病竈

⑵清除病竈

椎體間植骨

圖1 胸椎結核肋骨、橫突切除病竈清除術

4 術前準備

骨、關節結核病竈清除術的一般術前準備。破壞嚴重者先制石膏牀。

5 麻醉

多選用氣管吸入靜脈複合麻醉

6 手術步驟

1.體位 取側臥、前傾位,使腹壁與手術檯成60°角,大多取椎體破壞較重、膿腫較大的一側向上。於胸部下墊一軟枕,以防腋部血管神經受壓。上肢前伸,置於上肢架上。健側下肢伸直,病側下肢屈曲。軀幹前後用支託或沙袋固定。

2.切口、顯露 胸椎棘突旁切口、顯露和切除肋骨、橫突,在胸膜外顯露病椎充分後[圖1 ⑴]。

3.清除病竈 搖動手術臺,使病人向後傾斜,與地面成60°角,以利手術。在直視下吸盡膿液,刮除結核性肉芽、壞死組織,清除死骨及壞死椎間盤等。有時死骨在椎體深處,表面僅見小的骨瘻孔,容易忽略,應對照x線片、ct片及術中發現來定位,然後用鑿擴大瘻孔,摘除死骨。如死骨偏於椎體後方,爲預防損傷脊髓,宜採用椎管側壁切除病竈清除術方法清除病竈,並清除對側的所有病竈[圖1 ⑵]。

4.椎體間植骨 如病竈清除徹底,椎體間有缺損存在;或脊柱穩定性不佳,而病人全身情況良好,病竈又無混合感染時,可用椎體牽開器將兩端椎體牽開,施行椎體間植骨充填缺損,以預防和矯正部分後突畸形,促進病變癒合,加強脊柱穩定,可免除第2次融合手術。用骨鑿在2個或以上病椎的側方鑿寬、深均約1~1.5cm的骨槽,上、下端必須達正常骨質。骨槽內如有椎間盤及軟骨組織應予切除。將取下的正常肋骨縱行剖成兩半,截成比骨槽長度稍長的骨段,重疊一起,用腸線捆住植入骨槽。也可以從髂骨取一相應大小的骨塊植入植入時,術者也可用手頂住後突椎體,助手將軀幹兩頭慢慢向後推壓,擴大病椎間隙,然後將骨嵌入骨槽。當去外力後,植骨即被緊緊夾在椎間,不致術後發生植骨移位[圖1 ⑶]。

5.縫合 手術完畢,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於病竈內置入鏈黴素粉1g後,逐層縫合肌肉筋膜皮膚,不置引流。

7 中注意事項

1.胸膜損傷多因剝離肋骨不慎所致。一般病竈附近胸膜多增厚,只要緊貼骨面剝離,逐漸前進,當可避免。一旦胸膜破裂,應即用鹽水紗布蓋住,防止空氣進入胸腔。不要企圖直接縫合破口,可將周圍肌肉翻轉覆蓋縫合固定數針即可,結紮縫線前應先正壓擴肺。如胸膜腔污染較重,應置胸腔引流管肋間引流。

2.清除病竈時注意避免損傷脊髓,強調在直視下清除,由後向前刮除,避免將病變組織推入椎管。

3.胸椎前面有主動脈、腔靜脈、奇靜脈等大血管,清除病竈時應注意避免損傷。搔刮膿腫壁的肉芽時,應於直視下或手指引導下進行,操作要輕柔。萬一發生出血,應立即用紗布堵塞止血,同時加壓輸血。如出血停止,病人全身穩定,可不動紗布,待4~5日後慢慢取出。如出血不停,應在紗布及手指加壓下緊急開胸止血

8 術後處理

如無併發症,術後處理同頸椎結核病竈清除術。對椎體間植骨不很穩定者,應睡石膏牀。植骨穩定者可不用石膏牀,臥硬板牀休息即可,唯翻身時應避免扭轉,直至植骨癒合,以免植骨片脫出或折斷。

10 手術時機

經口腔結核病竈清除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