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後肌轉移重建足背伸肌功能

手術 骨科手術 下肢神經損傷的手術治療及功能重建 周圍神經損傷手術 腓總神經損傷的手術治療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ìng hòu jī zhuǎn yí zhòng jiàn zú bèi shēn jī gōng néng

2 英文參考

transfer of tibialis posterior tendon to restore dorsiflexion of the foot

4 分類

骨科/周圍神經損傷手術/下肢神經損傷的手術治療及功能重建/腓總神經損傷的手術治療

5 ICD編碼

83.7715

6 概述

脛後肌轉移重建足背伸肌功能用於腓總神經損傷的治療。

腓總神經坐骨神經的分支,在腓骨頭處位置表淺,容易損傷。如夾板石膏壓傷、手術誤傷等。危重病人臥牀,下肢外旋位也可壓傷,以及腓骨骨折脫位也容易造成腓總神經損傷

腓總神經是由腰4~骶2神經根組成,自坐骨神經分出後,沿股二頭肌內側緣斜向下外,穿過膕窩外上方,達股二頭肌腱腓腸肌外側頭之間,經腓骨長肌深面繞過腓骨頸,分爲腓深及腓淺神經兩終末支。腓淺神經向下走行於腓骨長、短肌之間,並分別支配此兩肌,其終末支穿前肌間隔下行於伸趾長肌的外側,至小腿中下1/3交界處,穿深筋膜淺出,成爲皮支,分佈小腿下外側皮膚及足背皮膚。腓深神經穿前肌間隔和伸趾長肌,在脛前動脈外側繼續向其前內側下行至足背。下行途中發出分支支配脛前肌、伸趾與伸長肌(圖3.22.5.2.1-0-1)。

坐骨神經或腓總神經不可逆損傷損傷修復功能恢復不佳者,由於足背伸、外翻肌癱瘓及重力因素可造成足下垂或足下垂內翻畸形,可轉移脛後肌腱至足背以代替足背伸肌功能,有經骨間膜孔轉移和經脛骨前內側皮下轉移兩種方法,後者方法簡單、效果可靠(圖3.22.5.2.1-1)。

7 麻醉體位

成人採用腰麻或硬膜外麻,小兒可採用基礎麻醉加局麻。

8 手術步驟

1.於足背內側緣舟狀骨結節處做一長2~3cm縱切口,顯露並遊離脛後肌腱,於緊靠其止點處連同骨膜一起切下(圖3.22.5.2.1-2)。

2.於小腿下1/3的內側,脛骨後緣後方做一長5~6cm  S形切口,切開皮膚、皮下及深筋膜,顯露及遊離脛後肌腱,將其遠段由此切口抽出,注意損傷該肌後面的脛神經血管束(圖3.22.5.2.1-3)。

3.於足背正中相當於外側楔狀骨處做一長2~3cm縱切口,顯露楔狀骨,剝離骨膜後用手鑽向足底方向垂直鑽一骨洞。

4.在足背切口小腿內側切口之間做一皮下隧道,將脛後肌腱經皮下隧道拉至足背側切口。此時即可縫合足背內側切口小腿內側切口

5.使足背屈至80°位,用拉出鋼絲法將脛後肌腱末端縫合固定於外側楔狀骨的骨洞內。縫合固定時,肌腱保持適當張力。最後縫合足背正中切口(圖3.22.5.2.1-4)。

9 術後處理

術後用短腿管形石膏固定於上述位置,6周後去除石膏並拔除固定鋼絲,開始功能鍛鍊。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