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創傷性栓塞

閉合性損傷 普通外科 頸部損傷 頸部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ǐng dòng mài chuàng shāng xìng shuān sāi

2 英文參考

traumatic embolism of carotid

3 概述

頸總動脈是頭頸部的主要動脈幹,在甲狀軟骨上緣分支爲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圖1)。創傷栓塞的發病率以頸內動脈較高。因頸內動脈主要爲腦和視器供給血液,故栓塞後果較嚴重。頸內動脈栓塞發生於其頸段、巖骨段、海綿竇段或牀突上段。據70例的分析發生於頸段者佔85%,巖骨段佔10%。頸內動脈栓塞發生在頸部挫傷後,患者可有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隨後出現神經系統病徵,此爲頸內動脈栓塞的特徵。解除血管痙攣和抗凝血治療,可控制血栓發展。必要時行頸內動脈取栓手術。

5 英文名稱

traumatic embolism of carotid

6 分類

普通外科 > 頸部疾病 > 頸部損傷 > 閉合損傷

7 ICD號

S15.0

8 頸動脈創傷性栓塞病因

8.1 直接損傷動脈 

頸部挫傷可直接擠壓頸動脈管壁。口腔口咽腔內的鈍挫傷亦可經扁桃體周圍組織影響頸動脈管壁。

8.2 動脈突然遭受牽拉 

挫傷時,頸部過度後伸或扭轉,或外力使腦組織移位,則上端固定於海綿竇的頸內動脈突然受到牽拉。頸部劇烈扭轉時,也使頸內動脈撞擊於頸椎橫突上,致動脈管壁受到挫傷

8.3 顱頸外傷顱底骨折 

頸內動脈多在巖骨骨管內遭受挫傷

8.4 動脈原有粥樣硬化病變 

挫傷後,粥樣硬化塊易脫落發生栓塞

9 病機

創傷時,有彈性的動脈外膜保持完整,其內膜和中層最易受損,使內膜撕裂、捲曲和浮起,創面上有血栓形成,逐漸加厚,向動脈管腔上下伸延,可將頸動脈完全閉塞。頸內動脈栓塞發生於頸總動脈分叉以上1~3cm處(圖2)。

頸部大靜脈的壓力很低,爲0~0.3kPa(0~2mmHg),一般不易受損傷。但頸動脈壓力較高,平均爲9.3kPa(70mmHg),其抗力較大,易遭受挫傷與牽拉,先發生動脈痙攣,後有血栓形成。若動脈內膜和中層因挫傷而撕裂或中斷,較高的動脈血壓,可使動脈內膜廣泛剝離,形成剝離性動脈瘤,文獻中已有不少報道。

10 頸動脈創傷性栓塞的臨牀表現

10.1 頸部血腫 

動脈挫傷後,在頸上三角,頸前三角區可有血腫形成。

10.2 Horner綜合徵 

Horner綜合徵常先於其他神經系統的病症而出現,系傷及頸內動脈鄰近的上頸交感鏈和第1頸神經節所致。

10.3 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 

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及血栓形成發生大腦缺血性發作的機制相同。

10.4 有中間清醒期 

從受傷到出現嚴重的神經系統病徵之間有一個清醒的間隔期。這是頸動脈挫傷的一個特徵。因血管挫傷後,從血栓形成到完全阻塞動脈管腔,而出現神經系統病變,需有一個過程,時間從數小時至2周不等,平均爲24h。

10.5 肢體癱瘓偏癱 

血管痙攣或血栓形成使大腦缺血軟化,常出現單癱偏癱,但患者神智清楚。

10.6 動脈或顳淺動脈搏動消失 

如頸總動脈或頸外動脈已有栓塞觸診動脈或顳淺動脈,其搏動消失。

11 輔助檢查

1.頸動脈造影:可見血管呈帶捆形或圓錐形變狹,此爲頸外動脈或頸內動脈閉塞的典型表現。

2.視網膜動脈壓力測定

3.經顱多普勒(TCD)檢查:對頸內動脈血栓形成有一定的診斷意義。

12 頸動脈創傷性栓塞的診斷

1.病史:近期有頸部挫傷史,或頭面部與胸部多發性創傷史。

2.臨牀表現:頸部有擦傷痕跡或腫脹,伴神經系統體徵應懷疑有頸內動脈創傷性血栓。若面動脈或顳淺動脈搏動消失,提示頸總動脈或頸外動脈已有栓塞。但須注意頸內動脈搏動可經血栓的血管傳出,故手指觸診的診斷意義是有限的。

3.輔助檢查診斷。

13 鑑別診斷

頸動脈創傷性栓塞外傷硬腦膜外血腫硬腦膜下血腫相鑑別,其特徵爲外傷後首先有意識障礙,後出現單癱偏癱及其他顱內壓升高症狀。頸部無血腫,頸內外動脈搏動存在。但顱腦外傷與頸部挫傷常合併存在,頸動脈造影術可資鑑別。

14 頸動脈創傷性栓塞的治療

頸動脈創傷性栓塞的治療原則爲解除血管痙攣,防止血栓形成,制止血栓擴展,維持最大的側支循環

14.1 解痙 

應用解痙藥物,如妥拉唑啉妥拉蘇林)(Tolazoline)等。亦可行上頸交感神經封閉或交感神經切斷術。

14.2 凝血 

爲防止血栓形成,可酌情使用抗凝劑,如肝素等,但疑有顱內出血,則禁忌用此藥。

14.3 頭部制動 

頸動脈創傷性栓塞患者須絕對臥牀休息,並限制頭部運動。

14.4 取栓 

若頸內動脈內血栓呈進行性發展,預示將出現顱內嚴重病變。故有學者主張進行手術清除血腫,取出血栓,修復血管,可能比消極等待或保守治療效果爲好;但亦有學者認爲手術治療並不能改善其預後,且手術後的病死率和病殘率並不低,仍主張非手術療法

15 預後

頸內動脈創傷性血栓擴展至大腦及Willis環時,後果不良。其病死率和病殘率比頸內動脈結紮術者爲高。早期診治可改善其預後。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