鏵尖草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á jiān cǎo

2 拼音名

Huá Jiān Cǎo

3 別名

試劍草、鏵口草、鏵頭草紫花地丁、耳鉤草、犁頭草、雞下頜草、雞口舌、紫地丁剪刀菜、犁咀菜、鏵尖菜、箭頭草、紅公雞相打、

4 來源

藥材基源:爲堇菜科植物長萼堇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ola inconspicus B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集全草,洗淨,除去雜質,鮮用或曬乾

5 形態

長萼堇菜,多年生草本,無地上莖。根莖垂直或斜生,較粗壯。葉基生,蓮座狀;葉柄長2-7cm;托葉3/4與葉柄合生,分離部分披針形;葉片三角形,三角狀卵形或戟形,長1.5-7cm,寬1-3.5cm,基部寬,向上漸狹,先端漸尖或尖,基部寬心形,兩側垂片發達,稍延於葉柄成狹翅。花淡紫色,有暗色條紋;花梗細弱,通常與葉片等長或稍高出於葉;萼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基部附屬物伸長,長約3mm;花瓣長圓狀倒卵形,長7-9mm,側方花瓣裏面基部有鬚毛,距管狀,長2.5-3mm,直,末端鈍;下方雄蕊背部的距角狀;子房球形,花柱棍棒狀,先端平,兩側具較寬的緣邊,前方具明顯的短喙。蒴果長圓形,長8-10mm,無毛。花、果期3-11月。

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林緣、山坡草地、田邊及溪旁等處。

資源分佈分佈於陝西、甘肅(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 、海南、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7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溼潤的氣候。以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栽培爲宜。

栽培技術,用種子每殖。秋季或春季播種,直播,按行距25cm左右開溝,深1-2cm,將種子播入溝內,覆蓋草木灰或細土;澆水保溼。也可在春季,挖取老蔸,進行分株繁殖。

田間管理,出苗後,勤除雜草;適當追施人畜糞水1-2次。

8 性狀

性狀鑑別,葉片三角狀卵形或舌狀三角形,基部寬心形,稍下延於葉柄,有兩垂片,有的兩面皆可見少數短毛。花距短囊形,長約2.5cm。

顯微鑑別,根橫切面:木栓細胞2-6列,長方形或多角形,切向延長,壁栓化並微木化。皮層細胞有棕黃色脂樣物質,皮層和韌皮部薄壁細胞澱粉粒和草酸簇晶和方棱晶;澱粉單粒和2-8復粒,球形,直徑3-20μm;草酸鈣方棱晶長徑3.0-7.0μm,簇晶直徑10-36μm。木質部導管爲單紋孔,木化,直徑28-40μm;管胞爲具緣紋孔,木化,直徑10-20μm,無木纖維

表面觀或斷面觀:上表皮細胞垂周壁平直,有乳頭突起。氣孔少,不等式。下表皮細胞民垂周壁稍彎曲,有明顯串珠狀增厚。氣孔多數,不等式。兩面均被單細胞毛茸,長125-250μm,直徑25-50μm,表面有橫向環形疣狀突和縱向短線狀突起。葉肉組織柵狀細胞1-2列。柵狀和海綿組織樹脂物質。

柵表比23.6,氣孔指數16.7。

9 性味

味苦;辛;性寒

10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利溼化瘀。主疔瘡癰腫;咽喉腫痛乳癰溼熱黃疸目赤目翳腸癰下血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婦女產後瘀血腹痛;蛇蟲咬傷

11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12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