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藥分劑》

清 沈金鰲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茯苓

味甘。性平。無毒。感土木之氣而成。升也。陽也。惡白蘞。畏地榆、牡蒙、雄黃秦艽龜甲。忌米醋及酸物。【主治】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利小便。久服錄)開健忘。暖除虛熱。竅行水。(【歸經】入心肺腎脾胃五經。爲補利兼優之品。(兼補劑)【前論】東垣曰。溼淫所勝小便不利茯苓淡以利竅。甘以助陽。溫平能益脾逐水。乃除入心脾暴新病能通通膀五皮汗。【禁忌】經疏曰。病患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虛寒精清滑。均忌。【炮製】鰲按、入補藥。乳蒸曬焙用。入利水藥。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