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唐 蘇敬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菖蒲

味辛,溫,無毒。主風寒溫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主耳聾,癰瘡,溫腸胃,止小便利,四肢溼痹,不得屈伸,小兒溫瘧,身積熱不解,可作浴湯。久服輕身,聰耳明目,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一名昌陽。生上洛池澤及蜀郡嚴道。一寸九節者良。露根不可用。五月、十二月採根,陰乾秦皮秦艽爲之使,惡地膽麻黃。上洛郡屬梁州,嚴道縣在蜀郡。今乃處處有,生石磧上,概節爲好。在下溼地,大根者名昌陽,止主風溼,不堪服食。此藥甚去蟲並蚤蝨,而今都不言之。真菖蒲葉有脊,一如劍刃,四月、五月亦作小釐華也。東間溪側又有名溪蓀者,根此爲石上菖蒲者,謬矣。此止主咳逆,亦斷蚤蝨爾,不入服御用。《詩》詠∶“多雲蘭蓀”,正謂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