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動脈帶縮術後肺動脈乾重建術

肺動脈帶縮術及束帶鬆解術 室間隔缺損手術 心血管外科手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èi dòng mài dài suō shù hòu fèi dòng mài gàn zhòng jiàn shù

2 英文參考

pulmonary artery reconstruction after banding

6 ICD編碼

35.7207

7 概述

肺動脈帶縮術是1952年首先由Muller等提出作爲治療大型室間隔缺損等大量左向右分流的一種姑息性手術方法,對有些嬰幼兒大型室間隔缺損合併嚴重肺動脈高壓,難以耐受心內直視手術者,應用肺動脈主幹帶縮術,可以提高右心室壓力,減少左至右分流,減輕左、右心的負荷,以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預防或阻止肺小動脈的進行性改變。

有些學者聲稱在進行室間隔缺損修復術時縮窄肺動脈的束帶拆除後肺動脈能夠擴張。但事實上常需要重建動脈以免出現殘餘壓力階差。

8 適應

肺動脈帶縮術後肺動脈乾重建術適用於病兒度過危險期和成長後,進行室間隔缺損矯治手術時。

9 麻醉體位

仰臥位氣管內插管維持呼吸,一般應用靜脈複合麻醉

10 手術步驟

建立體外循環

迂迴心肺灌注時經右室流出道橫切口伸入示指探查,於束帶處縱行切開肺動脈,將束帶部分或完全拆除(圖6.26.3.2-1左)。切除肺動脈腔內由束帶引起的嵴。應用細線在肺動脈腔內連續縫合殘嵴切緣。對某些較大的肺動脈,縱切口可做間斷的橫行縫合。

應用縱切橫縫成形方法不能充分解除狹窄時,可採用心包片或聚四氟乙烯片修補肺動脈切口,一般都能收到滿意效果(圖6.26.3.2-1右)。

通過上述處理的病兒在成長後隨訪中,心導管檢查時有時在局部仍發現湍流和殘餘壓差,因此Stark建議應用切除肺動脈縮窄段,進行端-端吻合術,由於根治術時肺動脈幹口徑足夠大,吻合時可連續縫合,此手術能收到更好效果,但由於剝離面廣,會增加術後早期出血,對此應認真考慮。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