恥骨後後尿道修補吻合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3 分類

泌尿外科/男性尿道手術/尿道損傷的手術治療/後尿道損傷的手術治療

4 ICD編碼

58.4905

5 概述

後尿道損傷多併發於骨盆骨折傷,最常見於交通事故、房屋倒塌、礦井塌方等所致的骨盆擠壓傷。膜部尿道穿過尿生殖膈並被其固定,前列腺尿道藉助於恥骨前列腺韌帶固定於恥骨聯合後下方。當骨盆骨折骨盆前後徑增大,左右徑變小,或前後徑變小,左右徑增大時,恥骨前列腺韌帶受到猛然而劇烈的牽拉或本身被撕裂,或連同前列腺突然移位,致使前列腺尿道與膜部尿道交接處撕裂或斷裂(圖7.6.1.2.4-0-1),或因尿生殖膈撕裂並連同穿過其中的膜部尿道撕裂或斷裂。由骨盆骨折斷端直接刺傷後尿道較少見。

後尿道損傷後,尿外滲首先聚積於恥骨後間隙的蜂窩組織內,若進一步發展,前面可沿腹膜組織,後面可沿腹膜後間隙向上蔓延(圖7.6.1.2.4-0-2)。尿生殖膈完整時,尿外滲不能進入會陰淺袋內,若已破損,尿外滲亦可經尿生殖膈破損處進入會陰部。

後尿道損傷的傷情一般較球部尿道損傷嚴重,休克發生率高。休克的主要原因爲嚴重出血及廣泛損傷骨盆骨折後尿道損傷以及前列腺周圍靜脈叢撕裂及盆腔血管損傷等,均可導致大量的內出血。內出血可在膀胱周圍及腹膜後間隙形成大血腫。因此,後尿道損傷的治療首先是防治休克,必要時輸血後尿道損傷常併發其他臟器損傷,不可漏診,並應根據其對生命威脅的大小,決定或先處理合並傷,或先處理後尿道損傷

後尿道損傷局部治療是:先在無菌操作下試插一F16~18號導尿管。如能插入膀胱,標誌後尿道的連續性未遭完全破壞,則留置3周左右,拔管後再定期行尿道擴張治療,多能治癒。若導尿管不能插入,則標誌後尿道已完全斷裂或大部破裂,應行手術治療。

後尿道損傷手術的術前準備同球部尿道修補吻合術。應行骨盆X線攝片觀察骨盆骨折情況。條件允許者或兒童傷員,應行靜脈尿路造影檢查,瞭解膀胱及上尿路情況(圖7.6.1.2.4-0-3)。

6 適應

恥骨後後尿道吻合術適用於膜部尿道以上的前列腺尿道斷裂,或前列腺部尖端尿道斷裂,尿生殖膈完整者。這類傷員會陰部無血腫及尿外滲。

兒童前列腺發育尚不完善,膀胱頸位置較高,骨盆較淺,故此手術特別宜用於兒童病例。

8 手術步驟

8.1 1.探查及尋找尿道斷端

下腹部正中切口顯露膀胱。遊離恥骨後間隙,消除恥骨後及膀胱周圍血腫尿液。術者一手將膀胱壓向下方,使膀胱向後上方移位。自尿道口插入一粗導尿管或金屬尿道探子,其前端自尿道遠側斷端穿出,即可尋得遠側斷端。切開膀胱,將另一粗尿道子經膀胱頸插入,探子前端即可從尿道近側斷端穿出,從而確定近側斷端。

8.2 2.吻合尿道後壁

尿道兩斷端確定後,將尿道探子分別退於尿道內及膀胱內,認準尿道斷端,用3-0可吸收線間斷吻合尿道後壁2針,注意線結打在尿道腔外(圖7.6.1.2.4-1)。

8.3 3.置入導尿管

一合適導尿管經尿道插入膀胱內(圖7.6.1.2.4-2)。兒童用F10~12號,成人則用F16~18號導尿管。

8.4 4.吻合尿道前壁

用彎圓針帶3-0可吸收線間斷吻合尿道前壁(圖7.6.1.2.4-3)。尿道吻合即告完成。

8.5 5.放置引流,關閉切口

沖洗切口恥骨後置橡皮管引流,做恥骨膀胱造口,再逐層縫合切口

9 術後處理

1.根據骨盆骨折的情況,或臥硬板牀,或行骨盆懸吊,歷時4周。

2.妥善固定留置導尿管,每日沖洗2~3次,保持其通暢。

3.應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4.服用女性激素及鎮靜藥物抑制陰莖勃起,特別是中青年病人更應注意此點。

5.注意防止大便污染切口大便祕結者便前應灌腸。

6.切口橡皮片引流於術後48h拔除。

7.留置尿道內的導尿管於術後7~14d拔除,若有恥骨膀胱造口,可於術後12~14d夾管,試行排尿,排尿通暢者,次日即可拔除。

8.手術後排尿困難者,可在出院前擴張尿道1次,以後可根據排尿情況決定是否繼續進行尿道擴張及擴張期限。排尿不暢者,應查明原因,必要時行尿道造影檢查尿道檢查,若系局部瘢痕增生,應堅持定期尿道擴張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