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嚨

中醫學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ái hóu lóng

2 註解

白喉嚨爲病名[1]。見《時疫白喉捷要》。即白喉之俗稱[1]白喉又名白纏喉白菌[2]。係一種急性傳染病[2]。流行於秋末冬初,以學齡前兒童發病率最高[2]。《重樓玉鑰》:“喉間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速……患此者甚多,惟小兒尤甚,且多傳染。”發病多因時行疫癘之毒,從口鼻而入;或肺胃素虛,復感風熱熱毒結於咽喉所致[2]。症見咽喉疼痛吞嚥尤甚,繼之一側或兩側喉核處出現白點,白點迅速蔓延,成爲乳白色或灰白色邊界清楚有光澤之白膜,其白膜迅速蔓延至懸雍垂喉關內外白膜不易削脫,若用力剝除,則易出血,並迅速爲新的白膜所覆蓋[2]白膜堅韌不易搗碎[2]。併兼有頭痛,身疼,微熱,或寒熱交作,疲乏,胸悶煩躁口臭鼻塞[2]。若白膜蔓延至喉關內或會厭下,則呼吸困難鼻煽脣青心悸怔忡[2]白喉的病理多屬陰虛肺燥,宜養陰清肺爲主,方用養陰清肺湯[2]。有表證者當先解表;如初起陽熱偏盛,症見咽喉痛閉,飲水作嗆,目紅聲嘶,口出臭氣者,用神仙活命湯;屬陰虛者,宜養陰清熱,用養陰清肺湯加減;若痰火阻塞,喉聲如鋸,宜清肺降痰,用猴棗散(《中醫兒科》:猴棗川貝母天竺黃沉香硃砂仙半夏)加土牛膝根、葶藶子大黃礞石竹瀝之類[2]。針刺取合谷少商天突足三裏內庭[2]白喉治療禁忌,諸家主張紛紜,歸納起來有下列幾點[2]

1.忌升提湧吐[2]

2.忌溫散發汗[2]

3.忌大下亡津[2]

4.忌刀針[2]

5.忌病重藥輕[2]

6.忌苦寒助燥[2]

本病具有傳染性,發現病人應隔離消毒,並報告疫情[2]。此外,對某些虛寒性之咽喉疾患,習慣上亦有謂其爲白喉[2]。如虛寒白喉癆證白喉寒痹白喉等,故宜詳辨[2]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02.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9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