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㾦

望皮膚 中醫診斷學 望診 中醫學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ái pèi

2 英文參考

miliaria alb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白㾦爲病名。1.皮膚發生的白色水皰;2.白喉之別名。

4 皮膚發生的白色水皰·白㾦

白㾦爲病名,指皮膚發生的白色水皰[1]。又名晶㾦、白疹[1]。指發生皮膚表面的白色小皰疹,形如水泡,色白晶瑩,破之有清稀漿液流出,多見於頸項及胸腹部[2] 。見《溫熱經緯》卷三。由於溼熱之邪鬱於肌表,不能透泄而發[2]頸項初生水皰,漸及胸腹,亦可見於四肢,先少後密,狀如水晶,顯示溼熱有外透之機[2]。破之出淡黃色漿液,有腐臭味,常伴有身熱,數天後身熱漸低,水泡乾燥脫屑而愈[2]。重者可延纏日久,水皰呈枯白色,稱爲枯㾦[2]。是氣陰枯竭之候[2]。治宜清熱除溼宣透[2]。因服氤氳湯氣陰兩虛時可加入人蔘沙蔘石斛[2]。善後用薏苡竹葉散。相當於白色粟粒疹[2]

5 白喉之別名·白㾦

白㾦白喉之別名[2] 。《白喉闡微·附錄》:“煉齋偶記”爛喉風項:“或曰白前,或曰白纏喉,又曰白㾦,其名種種不一。”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93.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治療白㾦的方劑

查看更多

治療白㾦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