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香附子5C0克(炒,去毛,分四制,酒浸125克,鹽水浸125克,醋浸125克,童便浸125克,俱炒,焙乾)益母草250克(端牛:日採,去土)當歸180克(酒洗)川芎120克 熟地黃120克(酒洗)芍藥90克(炒)白朮120克 人蔘 茯苓 玄胡索(炒)各60克 甘草(炙)30克
製法
上藥爲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婦人勞傷,氣血不足,陰陽不和,乍寒乍熱,心腹疼痛,不思飲食,尫羸乏力。
用法用量
每服50~60丸,空腹時用縮砂湯、或醋湯、或酒、或滾水任下。
摘錄
《攝生衆妙方》卷十
年氏《集驗良方》卷二
方名
滋陰百補丸
組成
魚鰾1斤(蛤粉炒成珠,極焦爲度),菟絲子(酒煮透,曬乾)4兩,沙菀蒺藜(洗淨,焙)4兩,枸杞子(酒拌,焙)4兩,肉蓯蓉(酒煮透,曬乾)4兩,女貞子(酒浸)4兩,覆盆子(酒浸,去底,焙)4兩,鎖陽(酒浸)4兩,知母(酒浸)4兩,麥門(去心)4兩,遠志肉(甘草水泡,去骨)4兩,當歸身(酒洗)4兩,牛膝(酒浸)4兩,柏子仁(去油)4兩,棗仁(去殼,炒黑)4兩,巴戟(酒浸去骨,焙)4兩,蓮鬚4兩,芡實(去殼)4兩,丹皮(酒浸,炒)4兩,山萸肉(酒浸蒸,去核)4兩,白茯苓4兩。
功效
養心神,清諸熱,調和血氣,疏肝明目。
主治
一切陰虛、腎水不足之證。陰虧熱熾,咳嗽,眩暈。
用法用量
每服3錢,空心白湯送下。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酒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仙拈集》卷三
方名
滋陰百補丸
組成
香附(酒,醋,鹽,童便四制)1斤,益母草半斤,芍藥3兩,人蔘2兩,茯苓2兩,元胡2兩,甘草1兩。
主治
婦女虛勞,經水不準,心腹疼痛,尪瘦。
用法用量
每服50-60丸,水酒送下。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活人書》卷三
方名
滋陰百補丸
組成
熟地5兩,杜仲3兩,牛膝3兩,枸杞子3兩,當歸2兩5錢,茯苓2兩5錢,山萸肉2兩5錢,鹿角膠2兩5錢,人蔘2兩,黃耆2兩,白朮2兩,白芍2兩,肉蓯蓉2兩,龜板膠2兩,鎖陽1兩5錢,知母1兩5錢,黃柏1兩5錢,肉桂1兩。
主治
臟腑不和,營衛不調,精神不足,氣血不充,以致形衰色萎,骨軟筋枯,腰膝痠痛,步力艱難,飲食減少,嗜臥懶言,皮寒內熱,精寒陽痿。
用法用量
每服4-5錢,早晨空心白湯吞服。
製備方法
共研細末,煉蜜爲丸。
《宋氏女科祕書》
方名
滋陰百補丸
組成
香附8兩(4兩新汲水浸,自辰至酉,取起曬乾用之,4兩童便制),破故紙(炒)1兩,當歸1兩5錢,山藥(酒浸)1兩,杜仲(薑汁炒)1兩,荊芥穗(炒焦)1兩,續斷1兩,白茯苓2兩(去皮)。
主治
血崩日久,血水淋瀝不止;及婦人年過五十而經血過多者。
用法用量
上爲末,米糊爲丸。空心米湯送下。
加減
更加人蔘5錢尤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