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錠 2015年04月02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紫金錠同名方劑約有十三首,其中《片玉心書》記載者爲常用方,其組成爲山慈姑90g、麝香9g、紅大戟45g、千金子霜30g、五倍子90g、雄黃30g、硃砂30g,具有化痰開竅,闢穢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本方適應證範圍比較廣泛,其病機爲感受穢惡痰濁之邪,腸胃氣機閉塞,升降失常,以致脘腹脹悶疼痛,吐瀉兼作。紫金錠爲暑令感受穢惡痰濁之邪而致脘腹脹悶疼痛、吐瀉的常用方。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痢疾等由穢惡痰濁之邪引起者。外敷亦可治療皮膚及軟組織急性化膿性感染性疾病。

《片玉心書》方之紫金錠

鑑於該方劑毒性大,在治療急性胃腸炎、痢疾、細菌性食物中毒時應當慎用,特別是現代醫學的抗生素療法對上述疾病有着優異的療效,故應首選抗生素治療。但是臨牀報道用紫金錠外敷治療皮膚及軟組織急性化膿性感染186例,3~7日治癒者達162例,治癒率可達87%,因此可以大膽應用,同時注意中毒反應,認真閱讀藥物說明書,注意各味藥物用量。[參考資料]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361.

別名

玉樞丹

組成

山慈姑90g、麝香9g、紅大戟45g、千金子霜30g、五倍子90g、雄黃30g、硃砂30g[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用法

上爲細末,糯米糊作錠子,陰乾。口服,每次0.6~1.5g,每日2次;外用醋磨,調敷患處。[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功用主治

[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具有化痰開竅,闢穢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主治:

1.中暑時疫。症見脘腹脹悶疼痛,噁心嘔吐,泄瀉及小兒痰厥。

2.外敷治療瘡癤腫、蟲咬損傷、無名腫毒以及痄腮、丹毒、喉風等。

方解

本方適應證範圍比較廣泛,其病機爲感受穢惡痰濁之邪,腸胃氣機閉塞,升降失常,以致脘腹脹悶疼痛,吐瀉兼作。治宜化痰開竅與闢穢解毒結合應用。方中重用山慈姑以清熱消腫、化痰散結,並能解毒;配伍麝香芳香開竅,行氣止痛,共爲君藥。千金子霜、紅大戟逐痰消腫,五倍子澀湯止瀉,雄黃化痰闢穢解毒,硃砂重鎮安神,俱爲佐藥。總之,本方不僅能開竅化痰,闢穢解毒,並有緩下降逆之功,可用治腹痛、嘔惡、泄瀉等證;外敷治療瘡癤腫、蟲咬損傷、無名腫毒,以及痄腮、丹毒、喉風等,有消腫散結之效。[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運用

[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1.紫金錠爲暑令感受穢惡痰濁之邪而致脘腹脹悶疼痛、吐瀉的常用方。臨牀應用除上述症狀外,舌象以潤而不燥,苔厚膩或濁膩爲證治要點。

2.使用注意:

1)本方中千金子霜、紅大戟等均爲通利迅疾而有毒之品,不可過量或久服。

2)小兒用量宜減。

3)因麝香性味芳香走竄,故孕婦忌服。

現代適應證

[參考資料]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360.

適應證: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痢疾等由穢惡痰濁之邪引起者,均可應用。外敷亦可治療皮膚及軟組織急性化膿性疾病。

急性胃腸炎

急性胃腸炎最常見的原因是細菌等微生物感染所致,如霍亂弧菌、致瀉性大腸桿菌、鼠傷寒沙門菌、細菌性或阿米巴痢疾、空腸彎曲菌、輪狀病毒、藍式賈第鞭毛蟲、隱孢子蟲、真菌等。某些食物、藥物也可引起該病。這些微生物一是直接侵襲腸道,使腸黏膜充血水腫、滲出;二是其毒素或代謝產物使腸壁前列腺素含量增多,引起cAMP增加,cAMP可使腸黏膜分泌亢進,從而引起腹痛、腹瀉。另外某些食物和藥物除引起上述病理過程外,病原本身均可因腸道消化液分泌不足,導致腸道滲透壓增高而引起滲透性腹瀉。如果感染在胃部可先出現上腹疼痛、噁心及嘔吐,病情發展可延及腸道,後出現腸道症狀;反之,腸道感染向上波及到胃,則先出現腸道症狀,後出現胃部症狀。

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志賀菌屬引起的經糞口傳播的一種腸道傳染病。當人體抵抗力低下時,志賀菌進入消化道後侵入結腸上皮細胞,經基底膜進入固有層,並在其中繁殖,釋放毒素引起腸黏膜炎症反應和固有層小血管循環障礙,黏膜表面大量黏液膿性滲出物覆蓋,嚴重者腸黏膜上皮細胞大片壞死,脫落後形成潰瘍;輕者腸黏膜僅瀰漫性充血水腫;慢性者黏膜水腫和腸壁增厚、瘢痕或息肉形成;中毒型痢疾腸黏膜僅見充血水腫,少有潰瘍形成,突出病變爲全身多臟器微血管痙攣或通透性增加,大腦及腦幹水腫,部分腎上腺充血,腎上腺皮質充血或萎縮。普通型菌痢主要表現爲發熱、膿血便伴裏急後重,急性者病程1~2周;慢型者病程大於2個月;中毒型痢疾起病急驟高熱、驚厥,休克型常表現爲循環衰竭如四肢冰涼,皮膚紫花,血壓下降,無尿或少尿;腦型者表現爲意識障礙、呼吸衰竭等腦水腫表現;普通型者具有休克和腦型兩種表現。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人們由於誤食了有毒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臨牀上可分爲細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常見於沙門菌屬、副溶血性弧菌、變形桿菌屬、大腸及副大腸桿菌感染;毒素中毒常見於葡萄球菌腸毒素中毒、肉毒桿菌毒素中毒;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化學性食物中毒常見於砷化物、亞硝酸鹽、農藥中毒等;真菌性食物中毒常見於赤黴病毒中毒、黴變苷蔗中毒;有毒動物中毒常見於河豚魚、魚類組胺中毒等;有毒植物中毒常見於毒蕈、木薯、四季豆、苦杏仁、發芽馬鈴薯等。這些中毒大多具有消化系統症狀,腹痛、嘔吐、腹瀉等,同時多伴神經系統症狀。治療的共同方法是誤食6小時之內進行洗胃後灌入瀉藥以促使腹瀉,清除進入腸道的毒物;口服中毒超過6小時以上、導瀉無效者以溫肥皂水連續多次灌腸,促使排泄,以清除毒物。

蜂窩織炎 

蜂窩織炎,多爲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或其他型鏈球菌通過受傷的皮膚黏膜進入皮下結締組織,可發生在皮下、筋膜下、肌肉間隙或深部蜂窩組織,致病菌釋放毒性較強的溶血素、鏈激酶、透明質酸酶等,使組織水腫、壞死,病變擴展快,附近淋巴結也可侵及。一般皮下蜂窩織炎表皮紅腫邊緣界限不清楚,繼續發展皮膚局部變成褐色,可起水皰,破潰後流出膿液;產氣性皮下蜂窩織炎常以厭氧菌侵犯爲主,如腸球菌、兼性大腸桿菌、變形桿菌、擬桿菌或產氣夾膜梭菌,侷限於結締組織,不侵犯肌層,破潰後有臭味,全身狀態較快惡化。

乳腺炎

乳腺炎其實就是生長在乳腺上的蜂窩織炎,主要由於乳汁瘀積,乳頭破損或皸裂使細菌直接侵入乳管,上行致乳腺小葉而使該部組織水腫、變性、壞死,形成膿腫。臨牀主要表現爲乳房疼痛,局部紅腫、發熱,重者可有全身發熱、寒戰等症狀。    膿皰瘡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通過密切接觸或自身接種傳播的皮膚化膿性病變。細菌主要侵犯表皮,引起化膿性炎症;凝固酶陰性噬菌體Ⅱ組T1型金黃色葡萄菌可產生表皮剝脫毒素,引起毒血癥及全身泛發性表皮鬆懈壞死;抵抗力低下者可引起菌血症或敗血症;少數可誘發腎炎或風溼熱。臨牀分尋常型膿皰瘡、深膿皰瘡,大皰性膿皰瘡3種。主要表現爲初起紅色斑點,繼之轉爲膿皰,然後破潰、糜爛、膿液乾燥後形成黃色厚痂,重者皮膚可大面積剝脫。

癤腫

癤腫是累及毛囊深部及其周圍組織的細菌感染性化膿性皮膚病,初起主要表現爲局部紅腫、熱痛和硬結,數天後中央變軟,有波動感,頂部出現白色膿栓,脫落後排出膿血及壞死組織。

藥理作用

[參考資料]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360-36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君藥麝香能抑制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豬霍亂弧菌,並有抗炎作用。佐藥千金子霜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近代雖無研究記載,但祖國醫學認爲其有“殺蟲”作用,可用於治療頑癬,說明其對真菌等有抑殺作用。五倍子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銅綠假單胞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雄黃對人型、牛型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桿菌以及多種黴菌和幾十種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殺作用;對血吸蟲及瘧原蟲也有殺滅作用。紅大戟50%乙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桿菌有抑制作用。硃砂外用時對大多數細菌及寄生蟲都有殺滅作用。

對胃腸道等消化系統功能的影響

君藥山慈姑含有秋水仙鹼等抗癌藥,特別是山慈姑毒性較強,大量使用或久服可引起胃腸道反應,發生嘔吐及腹瀉。千金子霜所含千金子甾醇,千金子種子中的脂肪油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可產生峻瀉,作用強度爲蓖麻油的3倍。大戟能刺激腸管,使腸蠕動增強而產生瀉下作用。雄黃有毒,急性中毒時也可引起嘔吐及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這些作用可刺激嘔吐和腹瀉,對食物中毒早期催吐和導瀉十分重要。五倍子所含沒食子酸可與若干金屬、生物鹼苷類形成不溶解的化合物,因而具有解毒作用;沒食子酸對小腸有收斂作用,可減輕腸道炎症,制止腹瀉。

對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的影響

君藥山慈姑所含秋水仙鹼具有鎮靜和催眠作用。麝香小劑量對中樞神經系統呈興奮作用,大劑量則可抑制之;可顯著減輕腦水腫,改善腦循環,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對缺氧的耐受性。雄黃主要成分爲二硫化二砷,且易氧化成三硫化二砷(砒霜),同時含有大量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包括銅、鐵、鎂、鋅、鈣、錳、鈷、鎢、鎳、硒、錫、鋁等。硃砂除能降低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而具有鎮靜及抗驚厥作用,其主要成分爲硫化汞(HgS),此外還含有鉛、鋇、鐵、鎂、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同時還含有雄黃及磷灰石,這些常量及微量元素對神經、內分泌、免疫等各系統都具有不同的調控功能。

對腫瘤的影響

君藥山慈姑含有秋水仙鹼,加氨後合成秋水酰胺,二者均有與長春新鹼相似的抗腫瘤作用。麝香對人體食管鱗癌、胃腺癌、結腸癌、膀胱癌組織均有抑制作用,且與劑量呈正相關。雄黃用於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有人用於7例病人取得良好效果,近期效果優於青黛和牛黃解毒丸,在降低白細胞和縮脾方面作用優於馬利蘭,該藥與其他藥配伍還可用於脊髓圓椎腫瘤、乳頭狀瘤。

毒性

該方劑組成中有毒藥味較多,君藥山慈姑毒性較強,過量可引起中毒,大量使用或久服可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多發性神經炎、白細胞減少。其中光慈姑毒性更強,治療量與中毒量比較接近。千金子霜在據記載“有毒損人”,其種子對胃腸道刺激作用大,常可產生峻瀉,其峻瀉作用是蓖麻油的3倍。大戟也可引起峻瀉,且具有強烈刺激性,接觸皮膚能引起炎症,內服引起口腔黏膜、咽喉和胃黏膜炎症、充血,嚴重時可導致呼吸麻痹而死亡。雄黃主要成分爲二硫化二砷(As2S2),並易氧化成三硫化二砷(As2S3),即砒霜,且含有其他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如鉛、鎘等,因此雄黃爲劇毒藥,急性中毒可引起循環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病變而死亡。硃砂主要成分爲硫化汞(HgS),還含有雄黃等成分,汞與蛋白質巰基有特別親和力,可抑制多種酶的活動,進入人體內的汞主要分佈在肝腎,而引起肝腎損害,並可通過血腦屏障,直接損害中樞神經系統。

由此可見該方劑大多藥味毒性均較大,特別是段富津主編方劑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1995,第1版,2004年所用各味藥劑量均較大,硃砂1兩(30g),雄黃1兩(30g),山慈姑3兩(90g),紅大戟1.5兩(45g),千金子霜1兩(30g)。故本書採用《外科正宗》所用劑量,以減少雄黃、硃砂用量。

歌訣

紫金錠用麝朱雄,慈戟千金五倍同;太乙玉樞名又別,祛痰逐穢及驚風。[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種福堂方》卷四方之紫金錠

方名

紫金錠

組成

辰砂5錢,陳膽星5錢,蟬蛻3錢,甘草3錢,麝香1錢,蛇含石4兩(一方加殭蠶4錢,白附子4錢,白茯神4錢,白朮4錢;一方加殭蠶3錢,白附子5錢減去甘草1錢)。

主治

《種福堂方》卷四之紫金錠主治小兒一切危痘。

用法用量

各照湯引磨服。

製備方法

上爲極細末,飯爲丸,每錠重5分。

摘錄

《種福堂方》卷四

《綱目拾遺》卷七方之紫金錠

方名

紫金錠

組成

飛硃砂2兩,紅芽大戟2兩,處州山慈菇2兩,千金霜2兩,文蛤(淨粉)2兩,草河車2兩,珍珠5錢,琥珀5錢,明雄黃5錢,冰片5錢,陳金磨5錢,梅花蕊1兩,西牛黃1兩,川麝香4錢。

主治

《綱目拾遺》卷七之紫金錠主治脣上生瘡。

製備方法

上藥各爲末,乳篩極細,以糯米粉糊爲丸,研用。

摘錄

《綱目拾遺》卷七

《活人方》卷七方之紫金錠

方名

紫金錠

組成

煅紫蛇含石8錢,煅紅青礞石7錢5分,硃砂7錢5分,膽星5錢,白附子2錢5分,牛黃2錢,冰片2分5釐,殭蠶2錢5分,天麻2錢5分,蟬蛻2錢5分,琥珀2錢5分,使君子2錢5分,麝香1錢,鉤藤7錢5分,天竺黃2錢。

主治

《活人方》卷七之紫金錠主治心家氣血不足,偶因異類驚觸,神明恍惚,痰涎流入心室而成驚癇者。

用法用量

滾湯磨汁飲,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5月5日糉子尖搗爛和勻即成方錠,以便磨用。

摘錄

《活人方》卷七

《扶壽精方》之紫金錠

方名

紫金錠

別名

紫金錠子

組成

人蔘3錢,白茯苓3錢,白茯神3錢,白朮3錢,山藥3錢,乳香(筍葉夾火上炙過,研)3錢,赤石脂(火煅,醋淬7次)3錢,辰砂3錢,麝香1錢,金箔。

主治

《扶壽精方》之紫金錠主治急慢驚風。

用法用量

金錢薄荷湯磨1錠服之。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金箔爲衣。

附註

紫金錠子(《壽世保元》卷八)。

摘錄

《扶壽精方》

《仙拈集》卷四方之紫金錠

方名

紫金錠

組成

五倍子(煮爛)2兩,肥皂肉2兩,乳香1兩,沒藥(去油)1兩。

功效

《仙拈集》卷四之紫金錠具有止痛消腫之功效。

主治

《仙拈集》卷四之紫金錠主治一切腫毒惡瘡。

用法用量

用時用醋在瓦鉢底磨汁,筆塗患處,幹再塗。

製備方法

上爲末,捶搓成錠,曬乾。

摘錄

《仙拈集》卷四

年氏《集驗良方》卷六之紫金錠

方名

紫金錠

組成

蟾酥8分,牛黃5分,輕粉4分,雄黃1錢,麝香3分,丁香1錢,廣木香8分,京墨1錢,巴豆6分(去油),冰片3分,珍珠(煅)5分(豆腐煮研),硃砂5分。

主治

年氏《集驗良方》卷六之紫金錠主治無名腫毒。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以黃連1兩,熬膏爲錠。

摘錄

年氏《集驗良方》卷六

《中國醫學大辭典》方之紫金錠

方名

紫金錠

組成

爐甘石8兩,黃丹8兩,黃連(另研)1兩,硃砂1兩,當歸5錢,硼砂5錢,海螵蛸1錢2分5釐,白丁香1錢2分5釐,生白礬1錢2分5釐,硇砂1錢2分5釐,輕粉1錢2分5釐,貝齒1錢2分5釐,珍珠1錢2分5釐,石蟹1錢2分5釐,熊膽1錢2分5釐,乳香1錢2分5釐,沒藥1錢2分5釐,麝香1錢2分5釐,冰片2錢(久留恐失氣味,宜臨用時加入)。

主治

《中國醫學大辭典》之紫金錠一切眼疾,諸般翳膜,血灌瞳仁,胬肉攀睛,拳毛倒睫,積年赤瞎,暴發赤腫,白睛腫脹,沙澀難開,眊矂緊澀,怕日羞明,眵多(目蔑)淚,爛弦風癢,視物昏花,迎風流淚,目中溜火。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新汲水浸化開,鵝毛蘸點眼大眥內;又可以熱水泡化洗眼,冷則更暖之,每日洗5-7次,點10餘次,甚效。

製備方法

除腦、麝外,餘各爲末,拌合和勻,入黃連水,碾至千萬餘下,曬乾,次入麝香(研細,羅過),又次入片腦(研細,羅過),次用黃連1斤,當歸、生地黃各4兩,防風、黃柏、龍膽草各2兩,蕤仁5錢,冬蜜8兩(另熬,酥幹爲度),訶子8枚,鵝梨8枚(取汁),豬胰子4兩(以稻草挪洗,去膏膜,潔淨無油爲度,再用布包,搗爛入藥),各洗淨,研爲末,以水浸於銅器內,春5、夏3、秋4、冬7日,濾去滓,以滓復添水,熬3次,取盡藥力,用密絹綿紙重濾過,澄去砂土,慢火煎熬,以槐柳枝各49條,互換攪拌,不可住手,攪盡枝條,至如飴糖,加蜜和勻,瓷器收盛,置湯瓶上,重湯蒸燉成膏,復濾淨,至滴入水中,沉下如珠,可丸爲度,待數日出火毒,再熔化,加入各末和勻,杵搗爲丸錠,陰乾,金銀箔爲衣。

摘錄

《中國醫學大辭典》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之紫金錠

方名

紫金錠

組成

爐甘石14兩,青鹽1兩,煅石膏20兩,硼砂1兩,冰片8兩,煉蜂蜜15兩。

主治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之紫金錠主治風火爛眼,暴發赤腫。

用法用量

每次少許,冷開水調和,點入眼角內。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和勻爲錠。

摘錄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

《瘍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之紫金錠

方名

紫金錠

組成

大黃1兩,降香屑5錢,山慈菇3錢,紅芽大戟(去蘆根)5錢,南星5錢,生半夏5錢,雄黃3錢,麝香3分,乳香(去油)3錢,沒藥(去油)3錢。

主治

《瘍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之紫金錠主治一切風火腫毒。

用法用量

鮮菊葉汁磨敷。

製備方法

上爲極細末,以麪糊爲丸,捻錠子。

摘錄

《瘍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誠書》卷八方之紫金錠

方名

紫金錠

組成

羌活(去蘆)5錢,白附子(炮)5錢,防風(去蘆)5錢,天竺黃5錢,西牛黃7分,膽南星2兩,大黃(煨)2兩,枳實(麩炒)2兩,黃連(薑汁炒)2兩,殭蠶(炒去絲)2兩,天麻(煨)2兩,白朮(土炒)6錢,青礞石(煅)6錢,雄黃2錢,川芎2錢,茯神(去木)1兩,全蠍(去毒)1兩半,冰片5分,麝香5分,辰砂2兩(水飛)。

主治

《誠書》卷八之紫金錠主治急慢驚風四證八候。

用法用量

或燈心湯,或薄荷湯磨化下。

製備方法

上爲末,甘草煎汁,打糊爲錠,焙乾,金箔爲衣。

摘錄

《誠書》卷八

《壽世保元》卷六引陳省齋方之紫金錠

方名

紫金錠

組成

川黃連4兩(銼爲粗末,將井花水10鍾,浸2-3日,入鍋煎至3鍾,去滓,再熬至半鍾,下水膠1錢2分溶化,調後藥爲錠),銅綠5錢,輕粉2錢,宮粉3兩。

主治

《壽世保元》卷六引陳省齋方之紫金錠主治暴發風熱,時行火眼。

用法用量

用時將井花水磨,加熊膽5分,冰片2分尤妙。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將黃連汁調爲錠,陰乾。

摘錄

《壽世保元》卷六引陳省齋方

《瘍醫大全》卷二十八方之紫金錠

方名

紫金錠

組成

罌粟殼(淨末)6兩,鬧羊花(火酒拌,曬乾)4兩,麻黃(去節,炒)4兩,自然銅(煅)1兩5錢,寒水石(煅)1兩,草烏(黑豆同煮,去豆)5錢,乳香(去油)5錢,全蠍(水洗,焙乾)5錢,川芎5錢,當歸5錢,白芷5錢,甘草5錢。

主治

《瘍醫大全》卷二十八之紫金錠主治周身風溼,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每用量人老弱壯實,用酒磨化,3-5分爲率,熱酒和服,取汗避風要緊。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瓷瓶蜜貯;或用陳老米糊和搗爲餅,重2-3錢,陰乾密貯。

摘錄

《瘍醫大全》卷二十八

紫金錠藥典標準

品名

紫金錠

Zijin Ding

處方

山慈菇200g、紅大戟150g、千金子霜100g、五倍子100g、人工麝香30g、硃砂40g、雄黃20g

製法

以上七味,硃砂、雄黃分別水飛成極細粉;山慈菇、五倍子、紅大戟粉碎成細粉;將人工麝香研細,與上述粉末及千金子霜配研,過篩,混勻。另取糯米粉320g,加水做成團塊,蒸熟,與上述粉末混勻,壓制成錠,低溫乾燥,即得。

性狀

本品爲暗棕色至褐色的長方形或棍狀的塊體;氣特異,味辛而苦。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針晶成束或散在,長約至128μm,直徑約2μm(山慈菇)。色素細胞紅棕色或黃棕色,長圓形或延長成管狀(紅大戟)。非腺毛1至數個細胞,有的頂端稍彎曲(五倍子)。不規則細小顆粒紅棕色,有光澤,邊緣暗黑色(硃砂)。不規則碎塊金黃色或橙黃色,有光澤(雄黃)。

(2)取本品0.5g,研細,置試管內,加入氫氧化鈉試液1~2ml和鋅粉少量,管口覆蓋以硝酸銀試液溼潤的濾紙,將試管置水浴中加熱,硝酸銀試紙由黃轉棕,最後變成黑色。

檢查

應符合錠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E)。

功能與主治

闢瘟解毒,消腫止痛。用於中暑,脘腹脹痛,噁心嘔吐,痢疾泄瀉,小兒痰厥;外治療瘡癤腫,痄腮,丹毒,喉風。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0.6~1.5g,一日2次。外用,醋磨調敷患處。

注意

孕婦忌服。

規格

每錠重  (1)0.3g   (2)3g

貯藏

密閉,防潮。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